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诸葛亮听闻庞统归汉,大骇

在江东的营帐之中,诸葛亮正对着军事地图沉思,手中的羽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摇着。营帐内烛火摇曳,将他修长的身影映在营帐之上,显得有些孤寂。此时,江东在与大汉的中对峙虽暂处上风,但诸葛亮深知,局势瞬息万变,容不得丝毫懈怠。

一、消息传来

忽然,帐外一阵脚步声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亲信谋士匆匆入帐,神色略显慌张,单膝跪地禀道:“军师,刚得到确切消息,庞士元已前往洛阳,归入大汉皇帝麾下!”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猛地一顿,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浮现出惊愕之色。他微微皱眉,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是难以置信,又似在思索着这一消息将带来的深远影响。“此事当真?”他紧盯着谋士,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谋士忙道:“千真万确,消息是从洛阳城中可靠之人传来,庞统已面见大汉皇帝,据说皇帝对他极为器重,当即拜为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缓缓坐回案前,沉默良久。庞统的才能他再清楚不过,二人虽各为其主,但彼此惺惺相惜。庞统素有“凤雏”之称,与自己“卧龙”齐名,智谋、见识皆非凡人可及。如今庞统归入大汉阵营,无疑将给江东带来巨大的变数。

二、回忆往昔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往昔。那时,庞统尚在江东,虽未得重用,但诸葛亮与他时常相聚,纵论天下大势。庞统言辞犀利,见解独到,对局势的分析往往一针见血,令诸葛亮也暗自赞叹。

记得有一次,在讨论天下诸侯格局时,庞统曾笑着对诸葛亮说:“孔明,如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然观其大略,不过是几家逐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庞大,但内部隐患重重;孙权据有江东,根基稳固,却难有进取中原之力;至于其他诸侯,不过是些跳梁小丑,难成大器。唯刘备,以仁义之名,若能得贤才辅佐,据荆州、益州之地,大业可图。”

诸葛亮当时微微点头,回应道:“士元所言极是,只是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各方势力此消彼长,要成就大业,谈何容易。”

庞统则爽朗地大笑:“虽不容易,但事在人为。我等既身负才华,当寻明主,展抱负,若能辅佐英主成就霸业,也不枉此生。”

那时的他们,虽各有想法,但彼此之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而如今,庞统却选择了大汉皇帝,站在了江东的对立面。

三、忧虑江东局势

诸葛亮深知,庞统的归汉对江东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在军事上,庞统擅长奇谋,其战术往往出人意料。如今他为大汉皇帝出谋划策,江东的军事行动将面临更多变数。大汉在与江东对峙的局面下,本就实力不容小觑,有了庞统的辅佐,无疑如虎添翼。

在政治方面,庞统善于洞察人心若在大汉庞统的辅佐下迅速崛起,江东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原本相对平衡的对峙局面可能会被打破,江东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四、对庞统策略的猜测

诸葛亮开始在心中揣测庞统可能为大汉皇帝制定的策略。在应对江东方面,庞统或许会建议大汉皇帝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先巩固自身实力,加强边境防御,同时寻找江东的弱点,等待时机成熟再发动进攻。

在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上,庞统可能会提出分化匈奴内部的计策,利用匈奴各部之间的矛盾,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从而减轻北方边境的压力,使大汉能够集中精力应对江东。

而在内部治理上,庞统想必会着重于改革吏治,选拔人才,发展经济。他会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推动大汉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提升大汉的综合国力。

想到这些,诸葛亮不禁眉头紧锁。他深知,接下来江东面临的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每一步决策都关乎江东的生死存亡。

五、与孙策商议

诸葛亮深知此事重大,片刻不敢耽搁,当即前往孙策营帐。此时,孙策正在营帐内与几位将领商议军情,见诸葛亮匆匆而来,神色凝重,心中不禁一紧。

“孔明,何事如此匆忙?”孙策问道。

诸葛亮将庞统归汉的消息告知孙策,孙策听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没想到庞士元竟会投入大汉皇帝麾下,这对我们江东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孙策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道诸葛亮:“主公,庞统之才,我等皆知。如今他为大汉皇帝出谋划策,我江东局势堪忧。当务之急,我们需重新审视当前局势,调整战略。”

孙策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不知先生对此有何高见?”

诸葛亮沉思片刻,说道:“首先,我们要加强军事防御,尤其是与大汉接壤的边境地区。增派兵力,加固防线,防止大汉突然发动进攻。同时,加大对情报收集力度的,密切关注大汉的一举一动,做到知己知彼。”

“其次,在内部,我们要进一步稳定人心。庞统的离去可能会引起一些波动,我们要向将士们和百姓们表明,我江东有足够的实力应对任何挑战。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充实我江东的力量。”

“再者,外交方面,我们要积极与其他势力联络。可与一些对大汉不满的诸侯加强合作,形成联盟,共同对抗大汉。如此,可分散大汉的注意力,减轻我江东的压力。”

孙策听后,微微点头,道:“先生之策甚妙。就依先生所言,立刻着手安排。无论如何,我江东定不会轻易屈服。”

六、稳定军心民心

诸葛亮深知,要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稳定军心民心至关重要。他亲自前往各军营,召集将士们训话。

在军营中,将士们整齐排列,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担忧。诸葛亮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大声说道:“将士们,想必你们已听说庞士元归入大汉皇帝麾下一事。不错,这对我们江东来说是一个挑战,但绝不是不可战胜的困难!”

“庞士元虽有才华,但我江东亦有众多贤能之士。我们有主公的英明领导,有大家的齐心协力,何惧之有?我们在江东这片土地上,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哪一次不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团结的力量挺了过来?”

“如今,我们更加要坚定信念,加强训练,提高自身实力。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大汉又能奈我何?我诸葛亮在此向大家保证,定与诸位并肩作战,守护我江东的每一寸土地!”

将士们听了诸葛亮的话,士气大振,纷纷高呼:“愿听军师吩咐!守护江东!”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安排江东的官员们深入民间,安抚百姓。向百姓们宣传江东的优势和实力,让百姓们相信,江东有能力保护他们的安全,让他们安心生活,继续支持江东的发展。

七、调整军事部署

在稳定了军心民心后,诸葛亮开始着手调整江东的军事部署。他与周瑜等将领详细商讨,重新规划了防线。

在与大汉接壤的边境,增派了精锐部队,加强巡逻和警戒。在一些重要的战略要地,修建了更加坚固的和堡垒防御工事,储备了充足的粮草和兵器。

同时,诸葛亮还对江东的水军进行了重新整编。江东水军本就是优势力量,此次进一步加强训练,提高水军的作战能力。他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将领,负责训练水军,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训练计划,模拟各种实战场景,让水军将士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战术和技能。

在情报方面,诸葛亮加大了投入。派遣了大量的间谍和斥候,深入大汉境内,收集情报。不仅关注大汉的军事动向,还对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通过建立完善的情报网络,确保能够及时掌握大汉的最新消息,为江东的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八、外交行动

在军事调整的同时,诸葛亮积极展开外交行动。他派遣使者前往各地,与一些诸侯势力进行联络。

首先,与益州刘璋取得联系。刘璋为人懦弱,且对大汉皇帝的一些举措有所不满。诸葛亮的使者向刘璋表明,若大汉在庞统的辅佐下强大起来,益州也将面临威胁。江东愿与益州联合,共同对抗大汉,互相支持,保障双方的利益。

同时,使者还前往西凉,与马腾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