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一声敲锣声。
肃静!
随之,有一大监手持红腊封印的卷轴走向前,将此交给了顾凌霄。校场上的气氛瞬间变得肃穆起来。看着那未曾开封的卷轴,众人知道,这里面写的,便是今日的考题了。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位文渊阁学士,心中充满了对考题的期待与好奇。红腊封印的存在,不仅代表着考题的神秘与重要性,更增添了一份庄重与仪式感。
顾凌霄轻轻抚摸着卷轴上的红腊封印,感受着其光滑而坚硬的质感。他深知,这封印之下藏着的是今日考题的关键,也是他即将面临的挑战。他深吸一口气,凝聚心神,并不准备亲自揭开这封印,他将卷轴交给大儒孔仁礼,将由老先生亲自揭晓今日的考题。
“孔老,您来!”顾凌霄十分有礼,将那卷轴双手奉上。
孔仁礼当世大儒之一,受天下读书人尊敬。在众人的瞩目下,孔仁礼缓缓伸出手,轻轻捏住封印的一角。他用力一扯,红腊封印应声而开,露出里面金黄色的卷轴。孔仁礼小心翼翼地展开卷轴,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他将开封后的卷轴交给主考官顾凌霄,“顾大人,接下来将由你公布今日考题。”
刚才嘲讽白安秋的几个学子嘴角微翘,似乎胸有成竹,今日考核势在必得。
那群翰林书院的官二代也一个个摩拳擦掌,都在等顾凌霄宣布今日考题,便马上提笔。
中秋佳节,本是团圆之时。这些参加天下书院大赛的考生们他们早早地押题,准备应对以“秋”为题的考试,“秋思”、“秋天”、“月圆”等等,毕竟中秋佳节与秋天紧密相连,似乎是最符合时节的题目。
然而,当顾凌霄站在校场中央,宣布今日考题以“天下”为题时,整个校场都陷入了一片哗然。考生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变化。他们原本精心准备的以“秋”为题的诗词歌赋,此刻似乎都派不上用场了。
“俺没听错吧?”
“什么?天下?”
“不是吧?”
“我提前准备了十首关于秋的诗词歌赋,居然……没用了?”
“耍我的吧?”
顾凌霄看着考生们惊愕的表情,微微一笑。他知道这样的变化对于考生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也相信,真正的才子佳人不会因为题目的变化而手忙脚乱。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考题,能够考验出考生们真正的才华和应变能力。
而不是提前押题,舞弊徇私。
“天下”,这个题目宽广而深远,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哲学命题。
何为天下。
白安秋站在翰林院的校场舞台上,面对着众多才子佳人,他心中没有丝毫的惧色,反而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读书,是他的舞台。
6岁习文便可作诗。
十六岁中乡试第一,如果没出意外,可在十八岁入京赶考贡生。
贡生两年一考,是朝廷的限制,并不是他白安秋的限制。
这是他的舞台,他要用脑海中那些惊艳世人的诗词歌赋,大杀四方,力压众才子。
让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在这世界之外,还有如此美妙绝伦的诗词。
当顾凌霄宣布比赛开始时,白安秋深吸一口气,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他清晰地记得自己曾经读过的古籍经典,那些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意境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半炷香不到的时间,作为东道主的翰林书院,自然有人想要借此机会表现一下自己,这人刚才与白安秋有过冲突,李明明匆匆写下了第一首诗词。他自信满满地站起,走到台上将诗卷交给评审,随后便高声朗诵起来。
天下之大我为家,
四海生平游天涯。
侠肝义胆结忠义,
天下书生归一家。
这……怎么表达,他的诗词结构却显得相当肤浅,整体感觉平淡无奇,缺乏深度和内涵。
众人听后,纷纷露出失望和嘲笑的表情。他们私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李明明太过急躁,没有深思熟虑就站起来出风头,写出这般平庸的诗句,也有人认为他的才华本就不够出众,只是借助翰林书院某位先生的关系才进入学院,才敢如此嚣张。
面对众人的嘲笑和质疑,李明明脸色有些难看,但他仍然坚持认为自己的诗词是最好的,只是他们这群凡夫俗子不懂得欣赏罢了。他辩解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的诗词虽然结构简单,但却寓意深远,包含了江湖天下,侠客书生,你们只是没有理解到而已。”
“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丢死人了。”
“翰林书院的水平也不怎么样嘛!”
“下去吧!”
……
翰林书院的其他学子辩解不得,因为他们也知道李明明的水平,别家学院说的,在理。
无论他如何辩解,众人对他的诗词仍然持怀疑态度。毕竟,在这个高手云集的书院大赛中,想要脱颖而出,必须要有真正的才华和实力。
他把目光放在了翰林书院院首李长卿身上,迫切地想要得到院首和其他几位评委的肯定。
李长卿看着顾凌霄及其他人,示意大家点评点评。
四人相觑一视,没人开口。
沉默了几息之后,大儒孔仁礼捋了捋胡须,爽朗地笑出声来,“哈哈哈,那就由老夫第一个来评价你这首诗词了。”
李明明激动不已。
当世大儒,仅次于儒圣的存在,能被他点评,夸赞一番,那自己绝对可以一跃而起,成为更多学子的榜样目标。
一想到这,李明明更加骄傲了。
孔仁礼接过李明明的诗卷,微微皱眉。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作品,确实难以期待有太多的深度和细腻,但这写的,也太随意了。
“首先你是第一个写完的学生,这一点十分好!其次呢,我认为你这首诗也有一些意境,但是呢缺乏一点层次感。每一句都直白地陈述,没有给我们太多想象空间。而且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显得不够紧密,整体感觉上有些松散,希望再接再厉!”
孔仁礼的评价十分客观也很到位。
先扬后抑,中规中矩。
四位老师商量了一下,一致给李明明亮出丙级牌子。
白安秋坐在第一排首座,自然离此时的李明明最近,听完之后也不屑地冷笑一声,“也不知道谁刚才还信誓旦旦地说要第一轮就淘汰我,就这种作诗水平,说什么大话也不怕闪到舌头。”
“你……”
李明明不情愿白安秋羞辱自己,但看到李长卿那副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后,立马闭上嘴了。
走回座位,李明明见白安秋桌案上的诗卷都还是空白未作,不由得心中平衡了一些,“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还未见你提笔,我倒是要看看你能做出什么好诗来!哼!”
“那倒不劳你操心了,一个拿丙级牌的人不配和我说话。”
一句话再一次戳伤李明明的心。
他甩下手袖,从白安秋一旁离开,经过柳如烟面前,他偷偷瞄了一眼,希望能得到一丝慰藉,但很可惜,柳如烟正眼都没瞧他一眼,他脸色更加黯淡无光了。
随着比赛继续,几家虽不如翰林书院名气响亮,却同样历史悠久的书院学子也陆续完成了他们的诗作。他们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称精品,无论是结构、内容还是意境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山河天下》
千里江山入画卷,
万重烟水映晴川。
峰峦叠翠遮天日,
江河奔腾汇海川。
长城蜿蜒护疆土,
黄河滚滚润中原。
天下美景无限好,
壮丽河山展宏篇。
四位评审们逐一细读了这些诗作,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这些诗作不仅紧扣“天下”这一主题,而且各自有着独特的角度和表达方式。比如司徒静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河来表达对天下的热爱,还有海右书院的赵轩,女扮男装的她此时也通过讲述胸怀天下宏图壮志抒发对天下的感慨。
《凌云志》
天下苍茫一线开,
乾坤万里入胸怀。
江山如画心犹镜,
岁月如歌梦似烟。
四海风云齐聚会,
九州英豪共登台。
宏图大展惊天地,
壮志凌云震九垓。
每一首都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天下。
相比之下,李明明的诗作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显得尤为平庸。不仅结构单一、内容空洞,而且缺乏深度和创意。评审们不禁感叹,真正的才华和实力并不是靠名气和背景来衡量的,而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和积累来不断提升。
其中司徒静和赵轩也纷纷拿到了四位评审先生手中甲级的牌子。
白安秋在底下也替二人开心,竖着大拇指为二位呐喊应援。
翰林书院的学子们看到这一幕,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们深知,这次比赛虽然是东道主,但并不是他们一家书院的独角戏,而是天下英才的汇聚。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璀璨的明星,也都有可能成为黯淡的流星。
比如那丢人丢到家的李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