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冯士真拼命磕头喊冤:“陛下,臣确实贪污受贿,但谋反之事绝无啊,定是贾珩伪造证据。”

贾珩冷笑:“陛下,这些证据均是从其书房密室搜出,还有郑大人和皇甫将军在场。”

事情已然明了,郑斌也不能再替冯士真遮掩,只得和皇甫将军证实此事。皇帝叹了口气:“朕虽不愿相信,但证据确凿,冯士真按律当斩。然念及你往日功劳,赐你全尸,自行了断吧。其家产罚没,族中男子一律斩首,女子送入教坊司,以儆效尤。”冯士真绝望地闭上眼。

处理完此事后,皇帝缓缓地将目光移向站在一旁的贾珩,眼中满含着赞赏之意,开口说道:“贾爱卿此番代替朕南下,不仅成功抓获了那些猖獗的盐枭,更深入彻查了地方官员的贪腐行径,实乃劳苦功高之举!尤其是此次对于复国社逆党的成功抓捕,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朕定要重重赏赐于你,以彰其功。”

贾珩闻听此言,赶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一事相求,恳请陛下应允。”

皇帝微微一怔,面露疑惑之色,连忙追问道:“哦?贾爱卿但说无妨。”

只见贾珩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直视着皇帝,郑重其事地说道:“陛下,微臣欲辞官归隐,从此远离朝堂纷争,还望陛下能够恩准。”

皇帝听闻此语,不禁大为惊诧,眉头紧蹙,满脸狐疑地问道:“贾爱卿何出此言呐?莫非是朕待你不够宽厚?还是朝中有人对你有所亏待不成?”

贾珩轻轻摇了摇头,苦笑着解释道:“陛下圣明,对微臣一直厚爱有加。然而,朝堂之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事时有发生,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就拿今日之事来说,若非微臣恰巧寻得了冯士真犯罪的确凿证据,恐怕此刻掉脑袋之人便是微臣了。日后若是天天都有人恶意弹劾微臣,那微臣这官当得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与其整日提心吊胆,倒不如早日辞官归隐,落个清静自在。权势于我如浮云,臣只想多活几年。还望陛下能够体谅微臣的苦衷,成全微臣吧。”

皇帝听完一拍桌子,勃然大怒,“混账!”也不知道是骂贾珩还是骂大臣。随着皇帝这一声怒吼,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片死寂,众人皆被天子的威严所震慑。正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漂杵。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生怕一不小心触怒龙颜,惹来杀身之祸。

皇帝威严地扫视着朝堂之下的众臣,声音洪亮而坚定地继续说道:“诸位大臣们,你们可都听清楚了吗?贾爱卿乃是我大禹朝的肱股之臣!他平定犬戎之乱,让边境得以安宁;清查贪腐之举,整肃了官场风气;剿灭乱贼匪寇,保一方百姓平安。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不是彪炳千秋的赫赫功绩?然而,如今他竟然遭受尔等如此不公的逼迫,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说到此处,皇帝不禁怒目圆睁,拍案而起。众臣见状,纷纷跪地请罪,齐声高呼道:“陛下息怒,微臣知罪!”

皇帝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的贾珩,语重心长地说:“贾爱卿,你为国家社稷所立的汗马功劳,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朕在此郑重承诺,绝不会亏待于你。自今日起,御史台将不再拥有风闻奏事之权,必须要有真凭实据方可上奏,否则必将严惩不怠,以免再有像今日这般冤屈之事发生。”

紧接着,皇帝高声宣布:“朕赐贾珩免死金牌一块,从今往后,只要不是犯下谋反之大罪,皆可凭借此牌免除一死。此外,朕册封贾珩为安国郡王,世袭罔替,官拜骠骑大将军,授予其开府仪同三司,继续担任龙武卫大将军一职,同时兼掌管京城五城兵马司,负责清剿乱党,维护京城安定,顺天府尹受其管辖。府内四品以下官员由贾爱卿自行任命,只需向吏部报备登记便可。开府之地由工部负责。”

这时,皇帝又想起了在查贪腐案中立下大功的狄仁杰,继续说道:“另有狄仁杰,此人才能卓越,在查贪腐一案中表现出色,功勋卓着。朕特此擢升其为顺天府尹,以表彰他的功绩。此事已定,圣旨即刻拟好并下发,不得有误!”

皇帝的这一连串操作,不仅让一众朝臣直接蒙圈了,免死金牌啊,好像大禹王朝根本就没发行过这种高档货。这得是多大的恩宠啊,简直就是亲儿子的待遇。为了贾珩甚至把御史风闻奏事的权利都给撤了。开府仪同三司,这不仅仅是荣耀,更是权利,也是皇帝的信任,可以说从今天开始整个京城都归贾珩管辖。要知道京城重地不是皇帝的心腹是万万不能放在这个位置上的。这也让很多本来想对贾珩疏远的大臣又有了动摇,但也仅仅是动摇而已,毕竟贾珩面对的可是太子,将来要当皇帝的人。而太子听完皇帝对贾珩的这一连串封赏比之前庭议的还多了不止一星半点,更是暗暗恼怒,对贾珩更是不爽,本想借此机会打压一下他,却不想被他巧妙化解还顺势扩大了势力增加了人手。

同时,皇帝的这一波红利也给贾珩整不会了。本来贾珩想着太子已经开始对他发难了,以后的麻烦肯定也不会少,这受气的官当不当都无所谓了。但即使他不当官也不会让太子好过,所以才会说出那些话,让大臣们都知道正是因为太子的逼迫我才辞官的。

以后若太子还是招惹他,这时他再反击,至少情理上也会被金钗们同情,其他人的想法贾珩才不会在乎。甚至贾珩已做了最坏的打算,搞死太子后,直接把十一钗全都带到犬戎去,然后看看和凤姐能不能研究出巧姐来,直接GAmE oVER得了。没想到皇帝这么大方,这就意味着谁要敢惹我,我把他揍死了也不用偿命,爽的很。皇帝对自己这么照顾,再走也不是那回事了,那就给他个面子,再留下来观察观察。

想到这,贾珩躬身说道:“陛下对臣关爱有加,臣谢主隆恩,臣必当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笑道:“如此甚好!朕希望你和狄爱卿能够把京城治理好。”

贾珩说道:“臣等必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