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7章 请工匠

这一处的桑葚摘完,她们又去寻了村里另外几棵桑树,把上面已经熟了的桑葚摘的干干净净这才作罢。

时间还没到晌午,周婶子她们也还没回来,

何春花只觉得现在时间就是金钱,丝毫耽误不得。

所以等不及周婶子下山,和大贵姜德发等人交代几句,便拎着大半个篓子的桑葚回去了。

何春花跟大贵他们交代的,无非就是让他告诉村里人,要是桑葚熟了就摘下来让大贵送到山上去,顺便去山上挖草药时也看着点儿,要是碰到熟了的桑葚一并摘下。

戴秀才前些日子连着几天下山干活儿,整个人黑瘦了不少,好不容易养回来的一点肉又消了下去。

所以这两日何春花说什么也不让他去了,只让他在家里继续教孩子们功课。

见着何春花突然回来,大人孩子都是吓了一跳,忙问她怎么回事。

何春花便把她要酿桑葚酒的事儿说了。

赵氏当然清楚,眼下她们做房子要花不少钱,所以二话不说就开始帮忙,就连刘氏也把小妮妮交给柳大夫照看,和赵氏各拿一个竹篓去溪边,将桑葚清洗干净。

桑葚酒的酿造方法跟山楂酒差不多,将酒曲放入清水中,混合成泥状,然后与清洗晾干的桑葚搅拌混合,放入坛中密封发酵7天,最后滤出果液另外保存即可。

酒曲何春花去年就做了许多,如今还剩下一些,不过以防不够她决定今天再做些酒曲备着。

毕竟山上还有好些桑葚树呢,到时候要是因为酒曲不够酿不了多少酒,那才是能把她呕吐血。

眼下这个时节,辣蓼草还没开花,不过难不倒何春花这种成日里跟小仓鼠一样喜欢囤货的人,她去年就收了许多晒干了保存着。

干的辣蓼花也一样能用来酿酒,此时只需要拿出来与米粉、水搅拌均匀即可。

然后为了提高酒曲的成功概率,她还加入了老酒曲,接着就是等它发酵。

山上忙的不可开交,山下也是如此情况。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那些上山采药的妇人们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听到说等水沟挖好,就要一起做房子,立刻把背篓往屋里一丢,扛上锄头就过来了。

挖沟的队伍一下子壮大了许多,连半大不小的孩子都上前帮忙。

李老头到了天黑才回来,赵氏伸长了脖子望了好久,煮的饭都快冷掉了才见着李老头的身影。

“今天怎的回来这般晚,村里是有什么事绊住了?”

赵氏端着热水递给李老头,边问他。

李老头抄了个板凳一屁股坐下,随后看了眼还在做酒曲的何春花,抿了一口热水,随后鼻孔里哼一声,

“哪里有什么事,还不是你这好闺女干的……”

突然被点名,何春花十分猝不及防,一脸错愕的抬起头问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是不知道,自打你今儿跟他们说等挖完沟就做房子,这些人就跟疯了一样,那些回来的妇人孩子都跑来帮忙,平时申时一过就放工的,今儿是提都不提,最后没办法我只得自己走了,到了半山腰还能看到村里居然亮着火把呢,估计这些人是打算摸黑去干活儿了……”

何春花也是没想到,这些人的积极性这么高。

估计是都想早点把活儿做完好赶紧建房子,所以各个都是充满干劲。

何春花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就像她今天想赶紧暴富一样,忙了一天都不觉得累。

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忧,便忍不住提醒李老头,“爹,你得多劝着点他们,没得把身体累垮了,到时候做房子的时候反而使不上力,这才是得不偿失啊。”

李老头一听,便又瞪了她一眼,

“我怎么没劝了?那也要看能不能劝动才是!”

“是是是,是我说错了。”何春花连忙道歉,“那明儿把家里剩下的那罐拐枣糖您给带下去,让他们每天喝两碗补充体力。

再者说,您住的远,不能跟他们比,时候差不多了就回来,不用跟他们同进退。”

李老头也没真的生气,不过是习惯了去跟何春花呛声,如今何春花已经低了头,他更不可能再去吹胡子瞪眼了,只摆了摆手,说道:“那是自然,我回来还得走个把时辰的山路呢,他们不累我可受不住……”

第二日下午,李满仓和大牛便回来了。

两人还带了个崭新的竹篓,里面装了满满一篓桑葚。

村里的桑葚她昨天刚摘过,不可能熟的这么快,何春花看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忙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李满仓答:“回来的路上摘的。”

“路上摘的?”何春花激动的声调都拔高了许多。

“可不是!”大牛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笑笑,

“也是我们运气好,去县城的路上我们钻进树林里方便的时候,发现居然里边有棵桑树,我们两个看的是抓心挠肝啊,所以今儿天不亮就从县里出发了,生怕晚了那些桑葚都烂了……”

何春花估摸着,这是他们昨天发现有桑葚之后特意买的竹篓,就为着去摘桑葚。

看来这两人着实是把这件事放心上了。

何春花十分欢喜,晚上亲自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犒劳他们。

众人吃过了饭,又照例开起了家庭会议。

第一批药材卖出了28两八钱,刨去收草药的成本,还赚10两左右,不过加上之前她垫付的粮种前村里人都还了,所以目前她们手上还剩60两不到。

所以,何春花便想着把房子做了。

他们会做的是黄泥茅草屋,而何春花要的是青砖大瓦房,所以这专业的事就要请专业的人来做。

于是何春花就跟李老头商量,明日去镇上找泥瓦班子,让别人来量量尺寸估个价。

在李老头的观念里,做房子是大事,也是喜事。

所以哪怕他有些担心手上的钱不够,依然点了头。

随后就从火里取出一根烧焦了的木棍儿,开始在地上写写画画,跟柳大夫戴秀才还有何春花几人开始商量这房子怎么做。

第二日,两人就套了牛车去镇上,径直去了离集市不远的清苑巷。

那里住着一个姓黄的泥瓦匠,何春花知道他还是上次卖鸭子时找住在清竹巷的周婶子打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