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权路相争 > 第193章 迎战暗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晨的南方调研之行引发了广泛关注。他的到来不仅稳定了地方改革派的信心,也震慑了某些蠢蠢欲动的势力。然而,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隐藏在暗处的阻力开始显现。

一回到京城,顾晨立刻召开了内部会议。会议室里,几位核心幕僚和政策专家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

地方阻力浮现

“顾书记,最近有几个省的政策执行情况出现了异常。”秘书王珂翻开手中的文件,表情严肃,“一些关键项目的审批被无故拖延,部分财政支持迟迟不到位,甚至有地方企业反映,银行贷款突然变得困难了。”

顾晨目光微微一沉,缓缓道:“具体是哪些省?”

“主要是沿海两个经济发达省份和西部的一个能源大省。”王珂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最近某些商业媒体开始刊登关于‘改革步伐过快,影响经济稳定’的文章,试图引导舆论。”

财政部长孟涛放下手中的笔,眉头紧锁:“这不是单纯的执行问题,显然是有人在故意制造障碍。”

顾晨环视众人,目光坚定:“不难猜到是谁在背后推动,但我们不能掉入他们的节奏。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突破口,让改革继续推进。”

---

会议上的较量

几天后,中央召开了一次高层经济工作会议,旨在讨论当前改革进展和经济形势。会议由高层主持,顾晨作为主要改革推动者之一,在会上发言。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但改革的方向不能动摇。”顾晨沉稳地说道,“我们要清楚,短期内的调整是难免的,但从长期来看,只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才能让经济更具竞争力。”

他的话音刚落,对面一位资深官员缓缓开口:“顾晨同志,你的改革思路是对的,但现实情况也要考虑。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波动,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社会舆论也存在不同声音。如果推进太快,是否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顾晨看着他,语气依旧平稳:“任何改革都会伴随一定的摩擦,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因噎废食,还是迎难而上?短期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方向,回到低效增长的老路上。”

另一位官员接过话茬:“但地方上的问题确实值得关注,比如某些领域的改革执行力度不够,是否应该考虑调整节奏?”

顾晨微微一笑:“节奏的调整不是停滞,而是优化。我同意加强政策配套,减少改革带来的短期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退缩。”

这场会议的较量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终形成了一个折中方案:在继续推进改革的同时,加强对受影响行业的政策支持,确保市场稳定。

顾晨知道,这算是一场小胜利,但远远没有到放松的时候。

---

沈斌的新动作

与此同时,沈斌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虽然在经济战线上遭遇挫折,但并未放弃,反而将注意力转向更隐秘的政治运作。

“最近,沈斌开始密集接触一些地方官员,试图拉拢他们。”王珂低声汇报,“他在某些行业协会和企业家论坛上公开发表言论,暗示改革不够审慎,容易引发市场动荡。”

顾晨冷笑:“他是想制造分裂,削弱改革的支持基础。”

王珂点头:“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资本力量还在运作。他在部分省份推动了一些利益集团联合,通过影响地方金融机构,制造资金紧张的假象。”

顾晨沉思片刻,随即下令:“我们要正面应对,不能让他们主导舆论。让宣传系统加强引导,把改革的真实成效展现出来。”

王珂点头:“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

亲自下场,稳住大局

几天后,顾晨决定再次亲自下场。他选择了一家在改革中受益明显的高科技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并邀请部分媒体全程跟拍。

企业负责人握着顾晨的手,激动地说道:“顾书记,最近我们享受到了一系列政策红利,企业营收增长了30%,研发投入也大幅提升。如果没有这些政策支持,我们可能早就陷入困境了。”

顾晨微笑着点头:“改革的目标,就是让真正有创新能力、能带动经济升级的企业发展得更好。”

媒体随即大篇幅报道这次调研,将改革带来的实际收益呈现给公众。此举迅速稳住了部分市场信心,削弱了沈斌在舆论上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财政系统也采取措施,向几个关键行业提供针对性支持,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

最后的交锋

沈斌看到顾晨的反击,心知不能再拖,于是加快了运作。他试图通过一些间接渠道,向高层施加影响,希望能改变改革的方向。

然而,高层很快得到了确切消息,顾晨的改革措施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的信心逐渐回稳,企业和地方政府也在适应新政策。

面对这样的局面,沈斌的行动空间越来越小。他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开始减弱,支持者逐渐撤退,甚至有人主动向顾晨靠拢,希望站在正确的一方。

最终,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和市场的稳定,沈斌的势力彻底被削弱,改革迎来了新的阶段。

而顾晨,依然站在改革的最前线,继续推进这场关乎国家未来的深远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