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我见女郎多妩媚 > 第173章 老父亲要做助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耶!阿耶!”

女郎怀中紧抱着一捧梅枝,如同怀抱着稀世珍宝一般,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脚步轻快地朝着父亲的书房奔去。

此刻,谢司徒已回到了书房之中,屋内除了他本人外,还另有一名身着黑金色裘衣的俊美男子。

这男子气宇轩昂,仪表堂堂,浑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此人正是英王晋擎骁。

正当谢司徒与英王商议要事之时,忽然间,门外传来一阵银铃般清脆悦耳的笑声,正是爱女的声音。

谢司徒闻声,手上的动作稍稍一顿,目光往对面俊朗高冷的男子身上扫了眼,随即便吩咐身旁的仆人们将女郎请进房来。

得到应允之后,谢钟情笑意盈盈地迈入了书房。

然,当她刚刚踏进房门的那一刹那,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被那名高大俊美的男子所吸引住了。

“英......英王殿下?”谢钟情不禁失声惊呼道。

下一瞬,她连忙收敛心神,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表情,恭恭敬敬向着英王行了个礼,“臣女拜见英王殿下。”

晋擎骁正端坐在榻上,听到女郎那娇俏的声音时,缓缓回过头来。

映入眼帘的,是女郎身披一件银色斗篷,内里则穿着一袭浅云色的直袖襦裙,其面容姣好,宛如春花;肌肤胜雪,似羊脂美玉雕成;弯弯的柳叶眉下,一双明亮如星辰的眼眸顾盼生辉;樱红小口微张,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贝齿。

加之她怀中那束娇艳欲滴的红梅,更是将其衬托得灵动出尘,真可谓是人比花还要娇媚动人。

晋擎骁见此,心一颤,似流淌过初融的冰水,他不动声色收回视线,微微颔首示意,语气平淡道:“谢女郎免礼。”

谢钟情闻听此言,赶忙站起身来。

她有些局促地偷偷瞥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小嘴轻轻嘟起,似是在向父亲撒娇抱怨为何事先没有告知她英王在此,早知如此便晚些再来了。

谢司徒抚须而笑,道:“阿鸾这是从花园来的?特意给阿耶折的花么?”

谢钟情之前那点儿小情绪瞬间烟消云散,她赶忙道:“正是,阿耶!女儿看到今日的红梅开得格外艳丽动人,想到阿耶您整日忙于公务,根本无暇去欣赏这景色,遂特意折下一些来,插进花瓶里。如此,阿耶您便可在繁忙的间隙,也能抽空瞧上一眼,舒缓下疲劳的双目。”

话落,她把手中的鲜花递给一旁的仆人,并轻声嘱咐他们赶紧去找一个漂亮的彩釉花瓶,将这些红梅好好放置。

老父亲谢司徒听到女儿这番贴心的话语,脸上的笑容变得越发温柔和蔼,心叹,到底还是女儿最招人疼,那些个臭小子哪儿会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哟。

坐在一旁的晋擎骁,自从谢钟情开始说话起,目光就不由自主地落在她身上,觉得小女郎说起话来声音软糯清甜,语气娇俏可爱,整个人既乖巧又讨人喜欢,也怪不得谢司徒对这个掌上明珠宠爱有加。

待仆人们将梅花插好摆放妥当之后,谢钟情完成了献花之事,正打算向父亲告辞离开。

然,就在这时,谢司徒却抬起手轻轻一挥,示意她先不要走,缓缓道:“阿鸾,你来得正巧。阿耶正与英王殿下谈论今日流民中混进细作这事呢,你来跟英王殿下讲讲你所观察到的情况吧。”

谢钟情闻言不由惊讶,脱口而出道:“阿母已经跟您说过此事了吗?”

谢司徒点头。

见此情景,谢钟情虽内心对父亲要求她亲自来讲感到好奇,但并未表现出半分犹豫或推脱之意。

她轻轻弯下腰去,褪去脚上精美的绣履,而后小心收敛起自己的裙裾,缓缓跪坐在那铺着柔软锦缎的坐榻之上。

晋擎骁的目光也随之投来,落在了正襟危坐的谢钟情身上。

谢钟情毫不回避地迎上对方的视线,定了定神后,开始有条不紊地讲述起今晨所见到的情形:“英王殿下,今日清晨,臣女与家慈施粥时,无意间竟发现流民之中似乎有一些身份不明之人混迹其中......”

随着话语的流淌而出,谢钟情将自己的全部所见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猜测,毫无保留且详详细细地一一叙述完毕。

整个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端庄沉稳的姿态,言语间条理分明、逻辑清晰,丝毫不见半点慌乱之态。

晋擎骁那双清冷如寒星般的凤眸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个徐徐道来的女郎,注意到,谢钟情面对恶名在外的自己时,神态始终从容镇定,说话时更是有条不紊,丝毫不露怯意。

从她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的那份纯真和无邪,以及那双清澈如水,似未曾沾染过世间任何阴暗晦涩的眼眸,不难看出,这位谢氏女郎的确是被其双亲呵护备至,成长于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环境之中。

坐于一侧的谢司徒则面带欣慰之色,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女儿。

事实上,此次让女儿当面来向英王汇报这一发现,除了事情本身确需如此之外,谢司徒心里也存了一份小小的私心,希望借此机会能让阿鸾在英王面前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晋擎骁确实对看似单纯天真,实则心思细腻、聪慧过人的女郎心有赞赏,她着实继承了其父母的优点。

说完,谢钟情看看对面榻上的男子,再看看身边的父亲,见二人都看着自己,她微微赧然,问:“殿下,阿耶,你们已派人去跟踪了吗?”

谢司徒点了点头,脸上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缓缓道:“你阿母将此事传信于我时,阿耶这边早就已安排人手前去仔细调查了,用不了多久便能水落石出,阿鸾你且放宽心吧。”

听到这话,原本还有些忧心的谢钟情这才稍稍安心下来。

冬日,流民已经够苦了,若建康再乱,不知他们又该多难熬,只要事态未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便是极好的了。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晋擎骁忽而掀起眼眸,目光如炬,直直看向谢钟情,道:“不知谢女郎心中可有猜测,认为这些人会是何方势力呢?”

谢钟情闻言不由得一怔,她略带狐疑地瞥了对面那位面容冷峻的男子一眼,而后神情严肃答道:“在尚未掌握确切的证据之前,臣女实在不敢胡乱猜测,更不敢妄下结论。”

晋擎骁看着她那副“你别想给我设套”,生怕被自己算计了的谨慎模样,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她着实是多虑了,若是换作其他皇室子弟,或许真有可能如此行事,但他却绝不会这般无聊,他可没那份闲暇心思来设什么圈套。

晋擎骁清冷如霜雪般的眉眼,此刻竟像是被春日暖阳轻抚过般,悄然染上了丝丝柔和之色,他薄唇轻启,缓声道:“谢女郎但说无妨,本王向你保证,绝无半分怪罪之意。”

得到晋擎骁这番承诺后,谢钟情先是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谢司徒,见谢司徒面带微笑,微微颔首,示意她放心大胆地讲出来。

谢钟情这才将目光缓缓收回到俊朗非凡的英王身上,轻声道:“英王殿下,依臣女之见,这些人或许极有可能乃是当年秦王的残余势力。”

晋擎骁听闻此言,剑眉微挑,流露出一抹饶有兴致的神色,做了个手势,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谢钟情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想当初,秦王谋逆逼宫之时,其手下的兵马皆是从大晋各个地方招募而来的走投无路之人。那时,就有一部分人佯装成四处流浪的灾民,聚集在了建康城外。而今,难保不会又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前来复仇......”

当日那场惨烈厮杀,死伤无数,那些叛贼定然还有不少亲眷存活于世。他们心怀仇恨,伺机而动,也是极有可能之事。

否则,实在难以解释为何这些人会对皇室抱有恨意。

说到此处,谢钟情似是怕自己的推测有误,连忙又急急补上一句:“不过,以上所言皆仅为臣女个人的一番胡乱揣测罢了。究竟事实如何,一切还需待最终调查清楚方能知晓。”

晋擎骁听沉吟,片刻才缓缓道:“谢女郎所言的确有些道理。”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不禁想要多听几句。

谢钟情则轻轻咬着嘴唇,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抬头看向晋擎骁,问道:“敢问英王殿下,不知道您是否清楚秦王可还有血脉留存于世?”

秦王因谋逆之罪已被处死,其母高贵嫔也被贬为庶人,被幽禁在了冷宫中。

不仅如此,整个秦王府上下的人,无一幸免,全部都被处以极刑。

谢钟情之所以会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却是因为她回想起此前皇后所举办的那场赏菊宴。

当时,秦王竟然自导自演了一出中药的戏码,害得萧妤差点遭殃,那时秦王据说临幸了好几位美人,她很想知道那些女子当中有没有人怀上了秦王的骨肉。

只是这件事情过去许久,却一直没有任何相关的消息传出。

就在这时,晋擎骁再次用一种意外的眼神瞥了谢钟情一眼,但随后还是点了点头。

这下子,反倒是谢钟情惊讶了。

原来,秦王还真是留了后手啊!

想必他早就暗中将自己的孩子给转移到安全之处去了。

不过,就算真有这么个孩子存在,估计也就是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罢了,根本难以成什么大气候。

唯一令人担忧的,便是那些秦王的旧党可能会借题发挥,利用这个孩子来大做文章。

但转念一想,既然连英王都已知晓此事,那么想来官家定然也是心中有数的。

如此一来,倒也不必过于担心,想必一切皆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待将正事儿讲完后,谢钟情转头望向自己父亲,俏皮眨了眨眼睛,眼神询问:阿耶,女儿可否先行告退了?

谢司徒却是微微一笑,故意卖起关子来,慢悠悠地道:“呀,阿鸾难道没瞧见英王殿下面前的茶杯都空了吗?还不快些上前替他再斟满一杯茶水。”

谢钟情一听,顿时瞪大了双眼,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难道咱府上连个斟茶倒水的仆人都没有了不成?

谢司徒看着女儿眼中透露出的疑惑,嘴角微微上扬,轻声笑道:“阿鸾可还记得那次你与你母亲从瓦官寺回来时遭遇山匪?要不是英王殿下出手相救,恐怕后果不堪设想,你理应为殿下斟一杯香茗,以表谢意才是。”

这道谢之事不是早就做过了吗?

她暗自思忖着父亲究竟又在耍什么花样儿。

尽管心中满是不解,但她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笑容,缓缓起身走到翘足漆木案前,案上摆放着一只古朴典雅的陶制茶壶,壶嘴还升腾着缕缕热气。

谢钟情伸出玉手轻轻握住壶柄,将茶壶提起,稳稳当当为英王斟满了一杯热茶。

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接着,她笑意盈盈将茶杯递到英王面前,柔声道:“英王殿下,请品茗。”

晋擎骁微微颔首,神情矜傲,宛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不过,他的手倒是十分诚实地接过了那杯尚冒着热气的彩釉茶盏。

二人手指微微触碰,又极速分开,没一丝停顿暧昧。

晋擎骁接过茶,优雅地轻轻抿了口茶,随后放下茶盏,再次点点头。

此时的谢司徒将两人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看到他们都如此循规蹈矩、彬彬有礼,特别是英王始终保持着正人君子的风范,谢司徒既感到欣慰又不免心生一丝遗憾。

他对这位英王着实颇为欣赏,一来是担心女儿因先前丧偶而过度悲伤,希望她能尽快开启新的恋情;二来则是觉得像英王这般洁身自好、高冷且尊贵之人实属难得,如果能成为阿鸾的夫主,自是再好不过。

只可惜,英王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拿下的人物啊。

谢钟情斟了茶后,退回自己座位乖乖坐好,谢司徒挥挥手,道:“成了,阿鸾若还有事,先行下去吧。”

谢钟情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告退,随后穿上绣履,欢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