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霸道的流氓女修来到襄阳时,发现王凡妻妾超过百人后惊的是目瞪口呆,她们觉得王凡废了,纯阳肯定是榨干了。
连面都没见就回山了,一路上还大骂王凡是个色丕,却不知她们一个宗门都想通过王凡改变命运,那王凡又是什么?
全然不知躲过一劫的王凡连续打了几个喷嚏,还以为哪个老婆想他了呢。
可能是一堆妻妾给他带来了好运,刚刚躲过一劫王凡又避过一场劫难。
原来心有不甘的李治心心念念的想去找王凡麻烦,趁机见见两个前皇后。
谁知确定了启程日期的李治去颐园来了个告别炮,那几头饥渴多年的女妖兽立刻醋意大发,来了个群殴。
李治寡不敌众,虽有鹿血助阵还是累的口歪眼斜……最后来了个马上风!
董皇后的信都已经发了出去,一见这个状况立刻请了御医,一番诊治之后太医只撂下一句话,静心修养三年有可能痊愈。
众大臣得知皇帝中风立刻到皇宫探望,而董皇后借口皇帝需要静养就把各大臣拒之门外。
董皇后嘱咐过御医对外只说皇帝中了风,御医也很懂事,无论谁来探问都直说是中风。
众大臣可不管你什么风,他们只知道不能延误国家大事,经过商量后有了决断。
众人在李林森的带领下找到董皇后,言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建议由太子监国。
董皇后没有犹豫不决,果断的同意了众位大臣的劝谏,皇太子李钊登上了监国之位。
太子妃秦氏破天荒的给王凡写了封密信,心中没有惊喜却充满了担忧。
她是了解李治的,万一恢复健康一定会重夺大权,还会严厉打击太子及其党羽。
王凡回信简洁,只有八个字:顺其自然,静待其变。
收到回信的太子妃长出了口气,她明白王凡是让他们不要过激,要静待时机。
回信中没有劝太子推拒监国之位,因为此事推不得。
如果推拒会给群臣难堪大任的印象,真推拒了群臣就会找他的兄弟,闹不好废长立幼的戏码就会发生。
所以太子妃秦氏没有提过拒绝的想法,因为没有退路。
而她能相信的外臣只有王凡,收到王凡回信后内心安稳了不少,下意识的认为只要王凡在就不会有事。
其实这是盲目的信任,在那个被全国通缉的岁月里,只有王凡给了她们安全快乐的生活。
但她却不曾想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地位不同了,所面对的敌人也不同了。
当李治中风修养,太子李钊监国的消息传遍全国后,此事便无可更改,尘埃落定。
王凡却从未把心思放在这件事上,他对朝廷之事不感兴趣,他的精力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
他已向朝廷提出,希望把渤海的港口封赏给他,原因是听说李林森欲把渤海港口租借给八岐国。
王凡在奏章中言明,襄阳城税收不足以养陛下的亲兵,一直以来都是靠渤海的港口收入支撑襄阳。
现在有人要把属于王凡的港口租借给八岐国,王凡觉得此举乃滑天下之大稽。
他还建议把李林森的封地租借给八岐,以权首辅与八岐的手足之情。
知道消息的李林森勃然大怒,朝会上御史开始炮轰王凡,不知情的朝臣还以为李林森发神经呢。
了解情况后纷纷摇头,人家王凡从未越界,你却把人家的财源给卖了。
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王凡反击理所当然,今天对与世无争王凡下手,明天呢?
大多数朝臣只作壁上观,要看看风向。一直韬光养晦的忠义王突然跳出来指责王凡,说他有辱皇家尊严。
一句话满朝哗然,谁都不提的事被忠义王提了出来,大家都有看人闹的心思。
监国的李钊眉毛一挑,他可不像前朝两位皇帝,拗不过朝臣就去玩炼丹,撅起屁股装鸵鸟。
三年大逃亡让他褪去了青涩,一路的征战让他有了杀伐之勇气。
他看着唾沫星子直冒忠义王开口打断道:“我听说你曾派你儿子去劫持过前朝嫔妃,被王凡击败了,可有此事?”
忠义王脖子一缩,妈的你爹都中风了你还提这事,还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他赶紧躬身说道:“非是微臣派子去劫持前嫔妃,是犬子与王凡争功护送前嫔妃去襄阳。”
“王凡是奉圣命护送前嫔妃回襄阳,你儿子争得哪门子功?”李钊淡淡的说道。
忠义王赶紧答道:“都是犬子无知,犯下错误,臣已实施家法让他十年内不得出门。
李钊淡淡的看着忠义王,也不说话。态度却是很淡然,仿佛等着忠义王继续说。
忠义王有些扛不住了,他干笑一声道:“当然,陛下如果觉得惩罚的不够,臣愿意给予赔偿。”
李钊道:“念在你的祖辈有功于朝廷,就不追究你们了。从今以后若再有类似事情发生,你就告老吧。
忠义王眼眸一缩,心中暗骂这个皇帝比他爹狠啊!但本王的爵位都是一刀一枪换来的,岂是你说告老就告老的?
他低头回道:“谢陛下!”
李钊看都不看他一眼,转而对朝臣们说道:“祖宗的基业来之不易,都是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不要轻言取舍。”
他看了一眼李林森继续说道:“不要做崽卖爷田的败家子!”
李林森浑身一震,差点气死过去。老夫伺候过三朝皇帝了,哪个对我如此敲打过?
到了你这里,才几天啊就如此敲打于我,看来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今后很难相处啊!
朝会散去后,李林森的府邸聚集了一批朝臣,都是他的得力干将。
一个身着三品朝服的官员率先出言道:“皇帝初登大宝易受奸人蛊惑,咱们不能眼看着陛下误入歧途啊!”
这句话用在皇帝身上就有些大不敬了,旁边的几个人并不回应,李林森观察着到场的几个嫡系。
他面带微笑道:“皇帝虽然初登大宝,但他仍是皇帝,不可不敬。但王凡其人不得不教训一番。”
众人齐齐附和,有说王凡跋扈的,有说王凡娇纵的,还有说王凡荒淫的……
李林森摇摇头,继续道:“一个恩荫的侯爷坐享富贵即可,参与朝政不是个好事,其他勋爵效仿怎么办?”
众人听完再次纷纷附和,并有人出主意连襄阳也剥夺了,听说襄阳建设的很不错,有兴趣的大有人在。
李林森想了想道:“这也是个好主意,明日早朝上书擢升郑刻为吏部员外郎,你们可以襄阳人选?”
众人顿时沸腾起来,谁不知现在的襄阳肥的流油,据说城池扩大了六倍,人口翻了六番。
最重要的是听说王凡投入了两三千万两银子,这王凡还真有钱啊!到时敲打一下岂不黄金万两?
于是众人纷纷举荐自己的人选,李林森也是施恩于下,进一步拉紧首辅一脉的势力。
远在襄阳城的郑刻还不知道他的恩师要提拔他呢,王凡也正处在辛勤耕耘之中,累并快乐着。
当圣旨传到襄阳,郑刻懵了!恩师如此照拂于他,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接任郑刻的是监察院的御史徐源,三十几岁年纪,为人机智善辩,是个惯看眼色的家伙。
上任后立刻跑到侯府拜见王凡,当真儿个八面玲珑。
王凡见到徐源后勉励了几句就让他退下了,不是王凡托大,而是这个地方乃王凡封地,辖内所有官员皆受其管。
徐源是个聪明人,他可不想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决定以静制动。
襄阳总兵也换人了,新上任的是京都北大营的副将,算是平调吧。
王凡没有干预,只是静静地看着事态发展。
可能王凡的无动于衷给了京都兵部错觉,没几天又派来了五位参将,任襄阳五卫的指挥使。
现在的五卫,只有二十个指挥,还真没有指挥使。
他们突然驾临襄阳,出任指挥使还真把王凡给逗乐了。
一声令下把五个指挥使绑了过来,一起绑来的还有兵部官员,他们大声喝骂,指责这是造反。
王凡看着被绑的兵部官员道:“咆哮节堂,掌嘴!”
噼里啪啦的打了十几二十个大嘴巴后,兵部官员消停了。
王凡轻声说道:“襄阳五卫乃陛下御赐于本侯,有守卫行宫之责你可知道?”
兵部官员被打了嘴巴心中不服,嘴硬道:“知道如何,不知道又怎滴?”
“本侯乃陛下亲封,超一品大员。尔敢不敬?掌嘴!”
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大嘴巴,打得兵部官员鼻口流血。
王凡又问:“你可知道?”
兵部官员已经被打的神情恍惚,他艰难的点点头。
王凡有道:“你兵部可曾给襄阳五卫拨过一文钱军饷?谁给你们的权利,给本侯的兵派指挥使?”
兵部官员顿时张口结舌,这次派来指挥使,本就是兵部的一次试探,这个兵部官员没有正确领会上官意图。
“来人,把这个不敬皇权,目无尊卑的东西挂到北门,暴晒三日后送回京都。”
王凡一句话说完,把那五个来捡便宜的指挥使吓得瑟瑟发抖。
他们只知道王凡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却不知逆了龙鳞如此可怕!
把兵部官员挂在北门三日,这就是赤果果的羞辱京都兵部,你跟我玩埋汰的,我就打你的脸。
王凡处理完兵部官员,又看向跪在下面的五个指挥使。
这下五个人抖得更厉害了,王凡笑了笑骂道:“怂货!就这点胆子还想做我王凡的五卫指挥使?”
五个人皆无地自容,低头不敢看王凡。“既然来了就留下吧,去劳改营找那个参将报到,表现好了有机会回去。”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们当襄阳是菜市场?我告诉你们,这里是莫些人的菜市口!
这五个人去了劳改营,见到负责的参将还都认识,六个人一番交谈差点把五个捡便宜的参将吓死。
这王凡生猛的一批,谁他妈说的王凡脾气好?你出来!我不打死你……我就跟你姓。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个赴任的家伙都带了一二十个随从护卫,本来还想交待一些事情的,结果被一锅炖了。
事情随着兵部官员回到京都传到朝堂之上,有人弹劾王凡羞辱兵部官员。
立刻有人反驳道“别人到你家里胡乱翻找随意吃喝糟蹋东西,你怎么想?”
顿时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五卫一万人马都是王凡出钱养着,谁想摘桃子就要先出钱养着一万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