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求贤若渴觅师者

苏云澜轻叹口气,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眼底的坚定。

“资金的事,解决了大半,只是这寻访名师,怕是比筹钱更难。” 她纤细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敲击在萧煜寒的心上。

萧煜寒深邃的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心中涌起一丝心疼。

他知道,重建书院是苏云澜的心愿,也是她为这个时代播撒希望的种子。

他握住她的手,宽厚温暖的掌心包裹着她微凉的指尖,“澜儿不必忧心,万事有我。” 低沉的嗓音如一缕暖阳,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

回到家中,苏云澜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几个名字,每一个都赫赫有名,在当地学界享有盛誉。

萧煜寒在一旁静静地研墨,目光随着她的笔尖移动,浓厚的墨香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这几位,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只是……”苏云澜的语气带着一丝犹豫,“他们大多固守传统,未必肯接受书院新的教学理念。”

萧煜寒沉吟片刻,“澜儿不妨先去拜访一下,或许能有所收获。”

次日清晨,苏云澜带着萧十八少爷,前往城郊拜访赵夫子。

赵夫子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在当地颇有威望。

抵达赵府,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一处幽静的书房。

赵夫子正坐在书桌前,手捧一本古籍,摇头晃脑地吟诵着。

他须发皆白,一身素雅的长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气质。

听到脚步声,赵夫子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苏云澜身上,带着一丝审视。

“四少夫人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他的语气淡漠,带着一丝疏离。

苏云澜说明来意,赵夫子听后,只是淡淡一笑,“重建书院?如今世道艰难,读书又有何用?老夫只想安享晚年,潜心研究学问,对这些俗事,不感兴趣。” 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似乎并不想与苏云澜多言。

萧十八少爷在一旁看得着急,正要开口,却被苏云澜拦住。

她微微一笑,“赵夫子此言差矣……”

苏云澜不急不缓地从袖中取出一叠纸,双手恭敬地递到赵夫子面前,“夫子,这是我构想的书院教学规划,还请夫子指点一二。”

赵夫子本不欲接,但苏云澜清澈坚定的眼神让他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伸手接过。

他漫不经心地翻看着,然而,随着他一页页地深入,原本漫不经心的神色渐渐变得认真,眉头也微微皱起,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苏云澜观察着赵夫子的表情变化,心中渐渐燃起一丝希望。

她适时地解释道:“如今世道动荡,百姓更需知识武装自己。我打算在书院引入一些新的学科,比如农耕、水利、医术等等,让学子们不仅能读圣贤书,也能习得实用之术,将来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赵夫子听到“医术”二字,目光一亮,他指着其中一页问道:“这……这可是失传已久的《青囊经》残卷上的内容?” 他苍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苏云澜微微颔首,“正是。我偶然所得,希望能将其发扬光大,造福百姓。”

赵夫子激动地站起身,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妙哉,妙哉!若真能将这些失传的医术重现于世,老夫……” 他突然停住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苏云澜,“四少夫人,老夫有一事相求!”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苏云澜的脸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眼波流转,嘴角噙着一抹自信的微笑,静静地等待着赵夫子的下文。

在不远处,萧煜寒一直静静地看着苏云澜。

她的自信、她的从容、她的智慧,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他看着她侃侃而谈,看着她游刃有余地应对赵夫子的质疑,眼神中满是欣赏和爱慕。

苏云澜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转头朝他微微一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赵夫子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老夫愿意加入书院,但……”他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精明,“老夫还有几个条件……”

“……老夫愿意加入书院,但……”赵夫子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精明,“老夫还有几个条件……”

他捻着胡须,缓缓说道:“这其一,老夫在书院的待遇,不能低于城中李家书院的张夫子;其二,书院的藏书,需得有几本能入老夫眼的珍本;其三……”他目光一转,落在苏云澜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四少夫人虽有善名,但毕竟年轻,这管理书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知四少夫人……”

赵夫子一连串的提问,让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萧十八少爷在一旁急得直搓手,却又不敢插话。

苏云澜却依旧面色平静,她微微一笑,不急不缓地答道:“赵夫子所虑,皆是情理之中。待遇方面,云澜自当尽力满足;至于管理书院,云澜虽无经验,但愿虚心学习,与诸位先生一同将书院办好。”

赵夫子听了,却只是捋着胡须,不置可否。

他那双精明的眼睛在苏云澜身上打量着,似乎在评估她的话有几分可信。

书房里静得落针可闻,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更衬托出此刻的沉闷。

苏云澜知道,光凭言语,很难打动这位固执的老学究。

她暗中深吸一口气,从袖中缓缓取出一本古朴的书籍。

书籍的封皮已经泛黄,边角处还有些磨损,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沉淀。

“赵夫子,这是书院藏书阁中的一本古籍,请您过目。”苏云澜双手捧着书,恭敬地递到赵夫子面前。

赵夫子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在看到那本书的瞬间,猛地一亮。

他几乎是抢一般地将书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

他的手指颤抖着,抚摸着那些古老的文字,眼中放出狂热的光芒。

“这……这是……《山海志异》的孤本!”赵夫子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老夫遍寻多年而不得,没想到竟在此处得见!”

苏云澜看着赵夫子那如获至宝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她知道,这本古籍,已经成功地叩开了赵夫子的心扉。

赵夫子捧着古籍,爱不释手地翻看着,时而点头赞叹,时而低声沉吟。

他完全沉浸在了书的世界里,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良久,赵夫子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页,抬起头来,看向苏云澜的目光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眼中不再有之前的审视和怀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欣赏和期待。

“四少夫人,这书院,老夫是去定了!”赵夫子的话语中透着坚定,“只是……”他又有些迟疑地看了看手中的古籍,“老夫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苏云澜微微一笑,心中却知道,招揽名师之路,才刚刚开始。

除了赵夫子,还有许多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先生需要她去一一拜访、说服。

而且,有了名师,还得有愿意学习的学子。

“还有几位先生那里……”苏云澜看着窗外,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