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午后,沈如云坐在女医学堂的内院里,翻看着最新一批学生的名册。阳光透过院子里的梨花洒下来,在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太子妃,这是新来的几个学生的资料。\"春杏端着一摞纸走过来。
沈如云接过来翻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开办女医学堂是她来到这个时代后做得最对的事情之一。这些年,已经有不少女子在这里学习医术,其中不乏有出色的人才。
\"这个叫小翠的姑娘,家境不错,为什么要来学医?\"沈如云指着其中一个名字问道。
\"听说是因为她母亲难产去世,所以立志学医,要帮助更多的产妇。\"春杏回答。
沈如云点点头。这样的故事她听得太多了。在这个时代,生孩子就像是在鬼门关走一遭。正是因为看到太多这样的悲剧,她才决定要改变这一切。
\"对了,前几日在东市开的药铺,生意如何?\"沈如云合上名册问道。
\"很好。\"春杏笑道,\"每天都有不少人来买药。尤其是那些专门给妇人用的药,更是供不应求。\"
沈如云满意地点头。她在商业上的头脑一直很好,这一点在现代如此,在古代也是一样。开设药铺不仅能赚钱,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更多的人。
\"让张管事那边多准备些药材,价格也要控制得合理些。\"沈如云吩咐道,\"我们是要赚钱,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普通百姓也用得起。\"
\"是。\"春杏应下。
太阳渐渐西斜,沈如云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慢慢踱步。这座女医学堂是她一手创办的,从选址到规划,都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
\"太子妃。\"桂琴从外面进来,\"太子派人来问,您什么时候回府?\"
沈如云笑了:\"告诉他,我晚些就回。\"她知道太子这是在关心自己,生怕她太累。这个男人,总是这样细心。
走在回府的路上,沈如云想起了很多事。当初她穿越来时,只想着活下去。可是现在,她不仅活下去了,还过得很好。不是因为她嫁给了太子,而是因为她用自己的能力创造了价值。
\"春杏。\"她突然开口,\"你说,我们要不要再开一间女塾?\"
春杏一愣:\"女塾?\"
\"对。\"沈如云点头,\"不是所有的女子都适合学医,但她们都应该有读书识字的机会。你看沈如玉,现在不也是靠教书养活自己吗?\"
春杏想了想:\"太子妃说得对。只是这事儿...\"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沈如云笑道,\"但是时代在变,总要有人走在前面。况且有太子支持,我们不用怕。\"
回到府中,太子已经在等她了。看到她回来,立刻让人端来热茶。
\"今日很累吧?\"太子关切地问。
沈如云摇摇头:\"不累。看到那些女孩子认真学习的样子,我反而很开心。\"
太子笑了:\"你总是这样,操心别人的事。\"
\"因为我能做到。\"沈如云认真道,\"既然我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去帮助更多的人呢?\"
太子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个女人,从来就不是靠着他活着。她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他能做的,就是支持她,保护她。
\"你想开女塾的事,我支持。\"太子说道。
沈如云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我太了解你了。\"太子笑道,\"你这个人,脑子里总是装着各种主意。不过...\"他顿了顿,\"别太累着自己。\"
沈如云心中一暖。这就是她最感激的地方 - 太子从不阻拦她做事,只会在她累的时候提醒她注意身体。
\"放心吧。\"她靠在太子肩上,\"我有分寸的。\"
夜幕降临,星光点点。沈如云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她知道,在那些灯火背后,有多少女子正在为生活挣扎。而她能做的,就是为她们点亮一盏灯,照亮她们前行的路。
这就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