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的晨光,宛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落在山林间,为这方天地勾勒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致之下,却弥漫着浓浓的离别愁绪。杨将军夫妇携着两位干将与儿子杨晓韬,在拜别素静师太和众人后,即将踏上归京的漫漫旅途。
杨晓兰与赵靖轩、马春喜一路相伴,将他们送至山脚下。杨将军神色凝重,目光中满是关切与叮嘱:“皇子,娘娘,还望多多保重。女儿啊,你在此处可要乖乖听从娘娘的教诲。”
杨晓兰如小鸡啄米般,不住地点头,那乖巧的模样让人心中泛起一丝怜爱。
杨夫人亦是满脸慈爱,轻声说道:“女儿,安心在此学习,莫要再胡思乱想。”
杨晓兰依旧用力地点着头,随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喊道:“爹,娘,你们也要多多保重。”言罢,她便急切地四处张望,寻觅着大哥杨晓韬的身影。
在不远处的山径旁,素芳宛如一尊静立的雕像,唯有那目光,紧紧地黏在杨晓韬的身上,眼眸里满是化不开的眷恋与不舍。杨晓韬亦是步伐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斤的重量,脸上写满了对素芳的深情。
“晓韬,此去山高路远,你定要千万小心。”素芳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恰似一片落叶,在这寂静的清晨中打着旋儿,直直地飘进杨晓韬的心间。
杨晓韬疾步走向素芳,双手温柔而坚定地搭在她的双肩,眼神炽热得似能将这清晨的薄雾驱散:“素芳,昨日我们已许下婚约,你便是我此生唯一的未婚妻。你只需耐心等待,我必定会回来迎娶你,风风光光地将你迎入杨家。”
素芳微微低下头,轻轻地点了点,泪水在眼眶中盈盈打转,恰似那清晨草叶上即将滑落的露珠:“我会一直等着你,无论多久。”
杨晓韬轻轻将素芳拥入怀中,那怀抱温暖而有力,他深深地嗅着素芳发间的清香,仿佛要将这气息铭刻在灵魂深处:“我定会催促爹娘早日选定良辰吉日,你在这山中,定要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地等我归来。”
一旁的杨将军看着相拥的两人,心中虽有对儿子这般儿女情长的些许无奈,却也不禁为他们之间深沉的情感而触动。“晓韬,我们真的不能再耽搁了,路途遥远,必须即刻启程。”
杨晓韬缓缓松开素芳,但那指尖却仍恋恋不舍地牵着她的手。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枚温润的玉佩,递到素芳手中:“这是我杨家的传家玉佩,它承载着我杨家的荣耀与传承。见此玉佩,便如同见到我本人。你一定要好好收好它,等我来娶你。”
素芳双手接过玉佩,紧紧地攥在手心,那力度仿佛要将玉佩嵌入掌心。她随即从袖间取出一个精心绣制的香囊,说道:“韬,你带上这个。”说着,便将香囊轻轻挂在杨晓韬的腰间。
杨晓韬深情地凝视着素芳,那目光中满是爱意与承诺:“素芳,相信我,我定会回来迎娶你。”
素芳努力地噙住泪水,嘴角微微上扬,挤出一抹微笑,用力地点头:“我信你,我会一直等着你。”
杨晓韬转过身,一步一步朝着父母和干将们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走得极为缓慢,那鞋底似与大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绊,仿佛在与这片土地、与素芳做着最后的告别与拉扯。
素芳站在原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泪水终于如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她的身影在山风中愈发显得单薄而孤寂,却依然倔强地挺立着,像是在与这离别之痛做着无声的抗争。直至那一行人彻底消失在山路的尽头,那蜿蜒的山路,只剩下无尽的空荡与寂寥。
此时,杨晓兰飞奔而来,一把抱住素芳的一侧身子,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安慰:“嫂子,你放心,不出半年,我大哥一定会回来迎娶你。”
素芳听到杨晓兰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伸出手,将杨晓兰紧紧地拥抱在怀中,仿佛在这拥抱中,能汲取到一丝力量与慰藉,来抵御这汹涌而来的离别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