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深宫内,时光悄然流转,转眼间,小公主即将满月。这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清幽轩的室内,给整个房间都镀上了一层暖金色。
杨晓兰坐在床边,看着皇上怀中的女儿,温柔地说道:“皇上,再过十天就到孩子满月了,我们来帮我们的孩子起名吧。”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初为人母的喜悦与期待。
皇上微微颔首,目光满是慈爱地看着怀中粉雕团子,缓缓说道:“我们皇家都是靖字的,叫赵靖媚,皇后,你看如何?”
杨晓兰秀眉轻蹙,摇了摇头,轻声说:“媚字嘛!本宫不喜欢。薇,萱,莹,这几个字倒是不错。而且我记得生女儿那夜月亮很亮,晶莹剔透的。这样吧,皇上,你把薇,萱,莹三个字都拿去给大学士董大人推敲一下,看看哪个字比较适合我们的女儿。”
皇上闻言,点头应道:“好的。”说罢,便走到桌前,拿起纸笔,将薇、萱和莹三个字工工整整地写了下来,准备明日早朝后找董大人商议。
第二日,早朝结束后,皇上将董国华大学士召至御书房。皇上神色温和,说道:“董学士,皇后娘娘写下这三个字,你看看哪个比较适合给小公主起名。”说着,便从袖中拿出纸条递给董大人。
董国华接过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薇、萱、莹三个字。他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皇上,这三个字中,赵靖萱,萱字寓意美好,象征快乐无忧,本是最适合小公主的。然而,萱字和皇子的轩字同音,恐怕日后会有所不便。依臣之见,还是叫赵靖莹吧。莹字,有光洁透明之意,恰似那晚皇后娘娘所见的明月,寓意小公主冰清玉洁、光彩照人。”
皇上听后,也在心中反复推敲着,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采纳董大人的建议。
董国华告退之后,皇上迫不及待地赶回清幽轩。他一迈进清幽轩,便大步流星地走进杨晓兰的房间,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说道:“皇后,董学士反复推敲过了,我们决定给我们的女儿起名叫赵靖莹,因为萱字是好,但是……”
皇上话还未说完,杨晓兰便心领神会,接口道:“和轩儿的轩字同音。”
皇上笑着点头:“正是。”
杨晓兰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好,就叫赵靖莹。”
皇上从杨晓兰手中接过女儿,轻轻抱进怀里,对着婴儿轻声说道:“朕的小公主叫赵靖莹,记得哦,小公主,你叫赵靖莹。”
恰在此时,赵靖轩下学堂回来。他经过杨晓兰房间,见门开着,又见父皇抱着妹妹在说话,便好奇地走了进去。得知妹妹取名赵靖莹后,他兴奋地从皇上怀中抱过妹妹,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说道:“我的妹妹叫赵靖莹,好,好美的名字,刚好配漂亮的妹妹。”
杨晓兰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温暖。她看着眼前的儿女,感慨自己才十七岁就儿女双全了。
在这深宫内,这份亲情显得尤为珍贵。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这一刻,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新生命带来的喜悦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