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侯这么得意,赵海生马上拍他一句马屁。
“老侯,侯师兄,现在咱们公司论炒作你可是第一啊!”
没想到老侯听了之后直摇头,说道:
“赵总,要说咱们公司炒作水平,我其实是不如一个人的。”
“不如谁?欣欣姐?”赵海生问。
“那倒不是,吴欣欣特别善于执行,她在这个圈子里人脉广,现在很多事情离开她还真不好办,但也就是不好办而已。要论炒作水平,吴欣欣还差一点。”
“那个人是谁啊?”
“当然是赵总你啊!我这可不是拍马屁啊!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人设这个词啊!仔细一想,这可真有道理啊!我和吴欣欣,基本都是执行层面有点功夫,但说到理论只是,说到理论指导,咱们公司好多事情都是赵总你在推行的。比如这次的绯闻炒作,之前咱们也没人想到吧?不但想不到,之前咱们还一直避免呢!”
赵海生也不知道老侯是拍马屁习惯了还是真的佩服,不过和老侯总算是能说一点有深度的话。只是老侯总是有事没事就拍马屁也不大好。
“这些算什么深度啊!我都是从国外报刊杂志上学来的。比如看看国外唱片业发展过程,里面就有比较详细叙述他们借助绯闻炒作的。这不就顺手学一下嘛。再说所谓的人设也是这样。这些根本都不需要什么智慧,只是照着抄作业而已。咱们东大,哪个学生不会抄作业啊?谁会拿抄作业当真本事呢!”
老侯听到赵海生这么说,连忙嘿嘿笑了。
“你是我师兄,咱们都在一个公司,以后还是少拍马屁,有什么事情就说不是挺好的嘛,我看你和吴欣欣不是聊得挺好的啊。你以后也直接叫我名字吧,别总是赵总赵总的叫了,我一开始都没有反应过来呢。前一分钟小茹不停叫我哥,刚走出门碰到你就是一声赵总,我脑子还得连忙切换一下,真够累的。”
老侯看赵海生的神情,说的似乎是真的。只能继续解释。
“谁让你是上级啊!咱们东大就这样,对老板对上级都需要尊重啊!不由自主,我就叫上尊称了。直接叫你名字,总觉得不够尊重啊!”
老侯也很无奈,这个还真是一种社会心理,不好改。
“你和以前不一样了嘛,现在你也是高管了,以后咱们公司改组,有作为的高管,比如你这样的,就可以安排进董事会了,你想,你对公司大事都能说上话了,咱们之间就等于是朋友关系啦!要不,你和王朗他们一样,直接叫我狗子得了,我这个小名现在叫的人越来越少了。”
“那还是别了,叫您名字就不错了。其实在外面,还是叫赵总比较合适。”
看到老侯一副为难的样子,赵海生也放弃纠正这件事了。
“算了,随你吧。反正称呼也不是最重要的。还是事情最重要。反正以后是少拍马屁,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伟人的话里面,我也喜欢这一句。”
老侯看到赵海生不纠结这个问题,倒是松了一口气。
“那咱们就说事吧,赵总,我对您倒是有一点意见的。您那个人设的理论,我觉得挺好,咱们对穆洋、对汪风,甚至对白静茹的人设宣传都挺好的,就是您的人设,我觉得比较草率,您似乎很不注重自己的人设啊!”
这个问题赵海生还真没有想过。主要原因还在于他不想当歌星。想贪图歌星的方便,又不愿意弄得去什么地方都被人围观。
“我的人设似乎不重要啊!我又不想发专辑。这次即使发专辑,我也不想搞宣传。能卖出多少张就多少张吧。”赵海生解释道。
老侯叹了一口气,还是说道:“赵总,事情不是这样的。您想啊!您是创作歌手,咱们公司不少歌手都演唱您的歌曲,所以您的人设可不止是您自己的事情了。现在只是宣传没有跟上,如果长期来看,如果您的人设不够响亮,那么唱您的歌曲的歌手,就连穆洋这样,现在最火爆的歌手都会受到牵连。”
听到老侯这么说,赵海生马上一愣。以前还真没有注意这个。
老侯看到赵海生的神情,明显重视这个问题了,马上又开始分析。
“您说过怕麻烦,实际上用人设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啊!”
听到这句话,赵海生可就有兴趣了。连忙向老侯请教。
“赵总,您知道大家对您称呼最多的词是什么吗?”老侯笑着问道,同时拿起旁边的水杯,一看,没有水。
“王朗,感慨给老侯倒水,一点眼力见都没有!”赵海生连忙喊人。
喊了半天王朗都没出来,倒是在旁边整理资料的黄妙妙跑过来倒水了。
“王朗这些天迷上写歌词了,现在估计到图书馆查资料去了。”黄妙妙一边倒水一边解释。
“我自己来就行,怎么能让三,妙妙倒水呢,当不起啊!”老侯连忙双手接过水杯。刚才差点说漏了。王朗最近编外号,把白静茹叫二嫂,连带把黄妙妙叫三嫂。老侯不知道没有这回事,也混跟着叫。
老侯这个大胆喝黄妙妙倒的水,是他觉得自己可以用聪明化解赵海生目前的难题。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一定的感谢。
看老侯端着水,惬意地喝了一口之后。赵海生才继续问。
“大家都怎么叫我啊?”
“对你的称呼可乱了。不过一般人,尤其是对你了解不太深的,大部分都称呼是大才子。您理解这里面的含义了吗?”老侯说道。
“哎呀,大家对我过于谬赞了!”赵海生谦虚地回答。
“这个倒不是,而是这是大家对你的正常的推测。因为你的创作能力确实很强啊!这一点大家都佩服。他们可能还真不知道,创作对你来说,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情。”
“这个,我也需要灵感的刺激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赵海生解释道。
没想到老侯妹接这个茬,而是自己分析了起来。
“咱们只需要知道一点,那就是大家都接受你是一个大才子就行了。咱们就可以把大才子的一些性格特点,加到你的人设里面。”
这一次赵海生倒是听明白了。
“就是让我主要立一个大才子人设,是吧?如果做错了事情,就说是大才子脾气犯了。这样大家就原谅了?”赵海生问道。
“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大才子这么旗子其实挺好用啊!自古以来,凡是大才子,难免性格怪异,难免是一个好色之徒,甚至大部分都是色胆包天的。您也知道宋朝的柳永吧,甚至整天寻花问柳。”
老侯越说越来劲,赵海生连忙止住了他。
“可别太过分了啊!现在可是新社会啊!”
老侯说得来劲了,赵海生都止不住。
“新社会也一样啊!现代的才子照样是多情的啊!”
“多情?这个形容词还勉强可以接受。”赵海生回答道。
老侯看了赵海生一眼,心说你终于露馅了吧,不多说几句你还不承认呢,于是马上又说了起来。
“现代的才子,几乎是才华越高越多情。比如德国大诗人歌德,那可是文坛有名的多情才子啊,而且每段感情都能让他写出好作品来。”
“好了,别说了。你又不是不了解咱们现在的社会。宣传多情可不是什么好事啊!咱们要稳妥啊!除了多情之外,还有什么关于才子的好词?”赵海生问道。
“要是这个都不能说的话,那就只有那句话了,赵总听过‘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这句话吧?要是多情都不能说,咱们就宣传您有真性情,有才子本色,这样避开了一些比较敏感的词汇,听起来也好听。”
老侯这样回答,咽回去了一句‘实际上也差不多’。
“这样好啊,以后就说我真性情,有才子本色。老侯你总结得不错。而且也十分合理。这么说吧,我写歌也不一定要谈恋爱才能写出来情歌啊!其实很多事情都能引发人的创作激情的,这一点你应该也有体会吧?写乐评有时候也需要灵感刺激的吧?我有时候看书查资料都能写歌。”
赵海生解释着,旁边黄妙妙还作证肯定了这一点。
“那我这倒有一本奇书呢。”老侯说着,从自己包里翻出来一本书。
赵海生一看书名,叫《海上花列传》。老侯还在一边介绍这本书的情况,赵海生早就翻开了起来。
“这是一本描写晚清旧上海十里洋场妓院生活的书,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当时的官场和商场,故事也写得不错。可惜就是用吴语方言写的,我还能看懂,赵总估计看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也不麻烦,这样的书其实还真是一个寻找灵感的好东西。”赵海生回答道,实际上,一首名叫《海上花》的歌曲已经在他脑海里了。
“这首歌倒是挺适合穆洋的嗓子的。”赵海生感到很欣慰,又为穆洋的新专辑准备了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