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抄家王 > 第390章 称臣纳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谷可成率本部两万兵马奔赴西域。

他这一趟携带的人力、物力资源极为丰富。

人口方面沈战拨给谷可成四十万交趾奴隶。

含三十万男奴和十万女奴。

辎重方面沈战拨给谷可成两百万石粮食。

这些粮食够六十万人吃上一整年。

同时沈战还授予谷可成西域地区的棉花经营权。

凡是西域地区出产的棉花朝廷一律以十文钱一斤的价格采购。

在这笔交易中谷可成每斤可以赚到五文钱。

而棉花生意上产生的利润沈战允许谷可成自由支配三年。

这三年相当于是西域省的起步期。

等西域省的经济彻底飞起来之后沈战才会考虑向这里收税的事情。

新占领一个地方不但不急着收税还主动投入大量资本。

也就是沈战这样的雄主能有这样的大手笔。

这要是换个人恐怕早就急吼吼地压榨西域的剩余价值了。

一个月后谷可成抵达西域。

随之而来的是朝廷的旨意。

【朝廷新立西域省和甘肃省!】

【任命谷可成为两省总督,总揽军政大权!】

【张士仪返回陕西主持局面,本部两万兵马留给谷可成支配!】

【杜寒率大军驻扎喀什地区,为征讨和硕特汗国做准备!】

沈战按照后世的思路将新得到的地盘划分出两个省级行政区。

分别是西域和甘肃。

这样一来大明的省级行政区便增加到十六个。

版图面积也暴增到750万平方公里。

等内蒙古、西藏和青海这三个省都收回来了大明的国土总面积将增加到1077万平方公里。

新增两省的军政大权暂时都放在谷可成手里,方便统筹指挥。

待将来两省的经济腾飞了沈战还会向甘肃省派一个话事人。

张士仪是陕西省的话事人。

他不适合长期滞留在西域地区。

因此沈战一封旨意便把他调回了陕西。

但是张士仪带到西域的两万兵不能跟着回去。

西域新定没有大军坐镇怎么行呢。

这两万大军全部划入谷可成的麾下。

至于说张士仪,他的防区已经从边境变成了内陆。

他可以再慢慢征兵练兵,这个不急。

战争年代一切都以边境的诉求为主。

杜寒接到朝廷的调令后率大军去了喀什。

那里原先是阿不杜拉的汗帐所在地,粮草物资储备充足。

且喀什与和硕特汗国近在咫尺,也方便杜寒展开后续的军事行动。

自此,杜寒便在喀什地区暂居下来。

至于说大冬天出征藏区。

你可别闹了,大明军队根本就受不了。

高海拔+缺氧+严寒,这仗怎么打?

这样一来谷可成在北,杜寒在南。

整个西域已完全笼罩在明军的势力范围之内。

谷可成在阿勒泰城拥兵四万。

杜寒彻底消化完蒙古俘虏后兵力可恢复到八万。

大明在西域地区的军事存在高达十二万人。

没有任何一个周边势力敢触碰大明的虎须。

在西域大开发之前谷可成给远遁外西北的巴图尔浑吉台写了一封信。

不久,巴图尔浑吉台收到了谷可成的信件。

【吾乃大明新任西域总督!】

【今后西域事务本官一言可决!】

【若准噶尔部向大明称臣纳贡则可获十年和平期!】

【纳贡清单:每年马一万匹,牛一千头,羊十万只!】

【若不允则我朝大军顷刻即至,准噶尔灭族在即!】

不得不说谷可成这哥们儿的外交态度是真的硬。

当然了这也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

谷可成:

巴图尔浑吉台大汗你好!

告诉你一个特大好消息。

俺们大明朝已经在西域建省了。

本人谷可成就是第一任西域总督。

以后在西域这一片我说话的声音最大。

现在咱们两国的地盘挨着是不是应该谈一谈如何相处的问题呢?

我先说说我自己的想法哈。

大明是战胜国,准噶尔是战败国。

叶尔羌已经亡国,不提他也罢。

作为战胜国我要求你们准噶尔向大明称臣纳贡没毛病吧?

称臣是态度问题。

纳贡是利益问题。

这两个都很重要,我全都想要。

纳贡是不是得有个标准呢?

我说说我心里的标准哈。

你们准噶尔值钱的东西不多,能拿出手的无非就是马、牛、羊这些东西。

作为好邻居我也不跟你们多要。

每年给我送过来一万匹马,其中一半必须是战马。

牛一千头,羊十万只。

就这些,意思意思就行了,谁也不能把谁逼死不是。

老巴啊,我不得不再次提醒你。

一旦你答应了我提出的条件。

那么你们准噶尔部将获得非常非常难得的十年和平期。

否则的话,哼哼!

光是西域地区的明军就高达十二万人,且多为火器部队。

能不能扛住如此强大的兵力你自己琢磨吧。

言尽于此,作为朋友我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我这人很有耐心,但是不多。

假如一个月我没有收到你的回信儿。

那我就默认你拒绝了我的提议。

到时候朝廷的大军杀向外西北那可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啦。

慎重啊,老巴你一定要慎重。

“谷可成,我艹你八辈祖宗!”看过信之后的巴图尔浑吉台破口大骂。

巴图尔浑吉台为什么骂人?

因为谷可成刚好打在了他的七寸上。

按照巴图尔浑吉台的规划。

他真的需要十年的缓冲期来恢复准噶尔的实力。

在此期间他准备向中亚地区发起一些小规模的战斗。

这些战斗可以扩大准噶尔人的生存空间。

还能掠夺到大量的人口和牲畜。

如此稳稳地发展个十年八年的。

准噶尔就能恢复到鼎盛时期的那种实力。

而且巴图尔浑吉台都想好了。

他会积极地募集金银。

然后逐渐打造属于准噶尔人的火器部队。

苏里唐的五千支燧发枪彻底打破了战场平衡。

这一点巴图尔浑吉台看得十分透彻。

穷则思变,蒙古骑兵火器化。

在巴图尔浑吉台看来这才是蒙古骑兵的出路。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

那就是准噶尔部的实力绝对不能再出现损耗。

否则巴图尔浑吉台纵使有天纵之才。

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就在这个关键节点上该死的谷可成给老巴同学写了一封信。

每年纳贡一万匹马、一千头牛、十万只羊。

这就是谷可成开出的价码。

巴图尔浑吉台捏着鼻子认下这个价码就可以获得和平。

否则就要挨揍,甚至是灭国。

这要是在准噶尔的鼎盛时期巴图尔浑吉台还真就不在乎这点物资。

问题是准噶尔刚刚战败啊。

他们在逃亡的路上丢掉了太多物资,包括马牛羊。

这要是按照谷可成拉出来的清单给明朝上贡。

准噶尔的复兴之路将变得无比漫长。

问题是巴图尔浑吉台不同意行吗?

你当大明在西域地区的十二万大军是摆设吗?

巴图尔浑吉台:弱小就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