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除夕的那的下午,一家人都会在楼下准备年夜饭,这里当然不包括小孩,因为以苏逸舟为首的这群小一辈的孩子,过年都只会享受。
向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听到大人叫吃饭就马上下楼,吃完饭也什么都不用管,钻进客厅打游戏看电视。
为什么以苏逸舟为首,也是有原因的。
虽然他是小辈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但架不住爷爷宠他,只要是和他有关的东西大人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小辈们自然而然的就把他当作“保护伞”,家里长辈一有人问,
“那个谁谁谁,你多大了也不知道来厨房帮着做点事情。”
这个时候小辈们只需要来一句“我们在陪苏逸舟玩”就能完美堵住所有人的嘴,把所有“罪责”都一股脑的推到苏逸舟这个弟弟身上。
所以他们就不用干活。
今年却不太一样,由于季浅曦小朋友想极力在未来的亲戚眼里争一个好印象,也就是说想当好一个称职的“孙媳妇”,她现在开始慢慢接受这种叫法,也去厨房帮忙做饭做菜。
这也就导致了苏逸舟也要被拉着一起去厨房做饭,以他为首的小团队自然而然的就解散了。
所有人都看到苏逸舟在季浅曦的手里吃瘪,那样子是真的好笑。
大伯母还在几个人面前断言,她的这个小侄子未来肯定也是跟苏进一个样,变成“川渝好男人”的代表———耙耳朵。
她敢这样说,自然是不能无凭无据,下午她去门外洗菜的时候,无意之中撞见了两个人的对话。
“小曦,我们上楼玩就行了,妈妈他们做好年夜饭会叫我们的。”
“不行的,舟舟,我也要帮着干点活的呀!毕竟我…”
“你是什么?”(苏逸舟奸笑)
“我不管,你待会也要跟姨姨说,你要一起过来帮忙,不然今天的贴贴就没有了!”
最后,在小曦一番友好的“劝说”下,苏逸舟妥协了,他倒戈到了大人阵营。
换来的就是小孩阵营的破碎。
大伯母:苏逸辰,你看人小曦妹妹,你比他大了不知道多少岁,怎么还是只知道吃吃吃,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净给我心里添堵,赶紧过来帮着做饭。
同样,苏逸舟二姐那里也不好受:
“苏雅馨,你看小曦妹妹才这么小就帮忙了,不帮忙做饭就算了,你什么时候给我带个男朋友回家?”
季浅曦站在一旁很是尴尬,自己只是想做个饭,没想到大伯母和二伯母一下子就给她拉了这么多仇恨。
苏逸舟的大哥和二姐很崩溃,他们对苏逸舟的这种临阵倒戈的行为很鄙夷。
你为什么不能坚定一点的选择他们?
果然,小弟未来也是个“耙耳朵”。
话又说回来了,难道他们两个就不觉得季浅曦有什么“错”吗?
小曦妹妹这么可爱,怎么会有什么坏心思呢!
所以苏雅馨和苏逸辰把过错全都怪到了苏逸舟身上,这个弟弟真的是越来越不可爱了。
一桌子的菜,其中有好几道就是小曦特意做的山城特色,比如麻婆豆腐,味道很正宗。
如何简单用一句话,就让季浅曦再次成为饭桌上的焦点?
大伯母又开始展示神力,
“之前小冉刚过门的时候,第一道做的菜也是麻婆豆腐吧?”
好几个长辈陷入回忆,纷纷点头同意,两个人做的这道菜,虽然口感有些不一样,但是都做出了麻婆豆腐的精髓———“麻”。
不出所料,这顿年夜饭的话题又转移到了小曦的身上。
有夸她贤惠的,有夸她懂事的,就连苏逸舟也被夸了,被夸眼光好。
反正以后过年,苏家又有口福了,再添“一员大将”。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春晚,几个长辈轮流消失了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好几封红包。
都这么熟了,那种一手假装推开红包,另一只手拉着红包“假客气”的场景没有出现,苏逸舟很自然的就接过了几个长辈的红包。
让家中几个小辈都惊讶的是,
为什么小曦妹妹的红包这么厚?
区别对待也没必要这么区别吧?
得来的解释却是:
女方第一次上门,按照闽省这边的传统,就是要包一个大红包的。
尤其是爷爷手里的那个红包,简直就跟砖头一样厚。
还拿出了奶奶留下来的传家宝,一个玉镯子。
硬要戴在小曦手上,
“爷爷,不行,我不能要的。”
小曦虽然不懂镯子,但是一看这么绿,肯定也不便宜,而且连几个哥哥姐姐都没有,自己先拿了算是怎么回事?
“你不戴爷爷就不开心了,快戴上,他奶走的早,当初就说了要把这个镯子给第一个孙媳妇。”
“没想到第一个不是苏逸辰带回来的,竟然还是我小孙子带的,爷爷我很高兴。”
一旁的大伯母二伯母知道这份传家宝的重量,心里没有对小曦的妒忌,全都在怪自己家里头那些个不争气的儿子女儿。
虽然现在还没过门,但是几个人对爷爷的说法都很赞同,没觉得把传家宝给季浅曦有什么不对,这是当初奶奶早就说过的。
“小曦你就戴上吧,不然爷爷回头得怪我了。”
苏逸舟做这个“中间人”确实很合适,接过了这个手镯小心翼翼的套在小曦白嫩的手臂。
据说这是奶奶从家里带过来的嫁妆,那个时候奶奶家可是地主级别的家庭,这手镯年代也挺久了。
小曦是真心感受到了一家人对自己的认可,要不是这么多人在,她真得找个角落偷偷掉一点小珍珠才是。
不行,小珍珠还是得掉,但不是现在,她决定等晚上回房间之后偷偷把苏逸舟叫过来在他衣服上掉。
还要讨一个抱抱,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