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小琴把唐晓燕送到楼下,给她拿了十块钱。

唐晓燕没要。

“你堂哥在哪儿呢?”李小琴问。

“买东西去了,我去新华书店买几本书,小姨,您回去吧,怪晒的。”

“钱你拿着花。”

“不用了,我有,我先走了,再见。”

唐晓燕头都不回的走了。

李小琴回到楼上,王志军放下报纸:“走了?”

“嗯,走了。”

“你这姨甥女年纪不大,但是有点厉害啊滑不溜秋的。”王志军说道,“你可以旁敲侧击多打听下,她跟冯总什么关系。”

“她一个小孩子还能有什关系?”

“没关系,人家冯总跟她个小屁孩儿吃饭?就算她没关系,她老板肯定有关系,冯总跟乡长是战友,关系老好了,要是有他帮忙,我升职的事,肯定稳稳的。”

“过几天三妹过生日了,我去她家,到时候问问吧。”

……

唐晓燕到了新华书店,买了一些课外书,买了一些两本练习册,还买了四本楷书练字贴,花了三十七块钱。

买好东西,她在路边的电话亭给市里打了个电话:“我这边已经卖完了,明天回来。”

“太好了!”电话里的唐晓芸雀跃不已,“我今天给大家发工资了,现在家里还没货,还不知道什么才能卖,所以奶奶和小花婶带着晓强今天回去了。”

“我一会儿就打电话要货,你们在市里注意安全,晚上睡觉之前门窗仔细检查一下,我明天回来。”

“好。”

……

挂了电话,唐晓燕又给王仲春打电话,要了跟上次一样数量的货,货到付款。

“小唐总生意兴隆啊,放心,我这边尽快给你安排。”

“这次还是要给我送三百个蛤蜊油哦。”唐晓燕盯着道。

“送送送,给你送,小唐总都开口了,我敢不答应嘛,哈哈哈。”

“下个礼拜五之前到就行。”

“行,没问题。”

……

挂了电话,唐晓燕去菜市场买了一条草鱼,买了两斤现成的蛋饺,还买了一个卤的猪耳朵,十块卤豆腐,这才去了二完小等着。

想着还早,唐龙不一定在这,唐晓燕正懊恼时间说晚了,没想到唐龙拿着根冰棍在这门口边舔边等。

“三妹!”看到唐晓燕,他兴奋的小跑过来,立马把唐晓燕手里的东西接过去,“吃冰棍吗?”

“我不吃,我今天都吃两根了,走了,叫个车回家。”

随手喊了一辆慢慢游,俩人先坐慢慢游去了车站,唐建华和唐晓艺也差不多收摊了。

“叔,小艺。”

“三妹。”

“收摊没?一起回去。”

“收了收了。”

父女俩三下五除二,把东西一收,就齐齐上了慢慢游。

四个人再加上货,慢慢游就显得有点挤了。

“叔,你现在生意怎么样?”唐晓燕问。

“今天还可以,是最好的一天了,今天卖了三十三件!嘿嘿。”唐建华难掩喜色。

唐晓艺:“每天卖这么多就好了。”

“现在生意已经有很大起色了,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好事,别着急嘛。”唐晓燕说道。

唐龙:“卖了这么久,有经验了,以后肯定越来越好。”

“以后挣了钱,在城里买套房,把户口迁过来,让弟弟妹妹来城里读书,城里的教育水平跟村里不一样。”唐晓燕说道,“晓艺,我给你礼物。”

“什么好东西?”唐晓艺两眼发光。

唐晓燕把在新华书店买来的这堆东西塞她怀里笑眯眯说:“练习本两本,练字贴两本给你,两本给晓强,课外书两个人轮流看。”

“三妹姐,你是魔鬼吗?”唐晓艺发出灵魂拷问,“你这个骗子!我再也不相信你了,你说给我买好东西,我以为你给我买头花,发箍,你……啊啊啊……”

唐建华一巴掌拍她脑门上:“叫魂啊?你姐这是关心你的学习,别不识好歹。”

唐晓艺立马闭嘴,幽怨的看着唐晓燕。

“我过阵子要去羊城,耳环啊,蜻蜓发夹,蝴蝶发夹,你要是喜欢,我可以给你买一堆,但是练字贴一天五张,练习册数学和语文,每天两页,我会算日子的,少了,不给你。”

唐晓艺苦哈哈的说:“我已经有暑假作业了……”

“到时候买回来了,某人没完成,我就送给别人喽。”

“给她买什么买?三妹,别乱花那个钱?”唐建华又看向唐晓艺,“给你买字帖和练习册,还害了你了,是吧。,看看你自己那个狗爬似的字,见的人吗?”

唐晓艺:“……”宝宝心里苦,宝宝不敢说。

……

回到小卖部,已经六点半了。

小卖部没什么人了,这个点,不是聊天侃大山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不热了,但是天还是大亮的所以都在干活儿。

“回来了啊。”卢美玉正在扫地,“三妹,怎么买这么多菜?”

“这几天辛苦了,晚上整点丰盛的,明天我们要回市里。”唐晓燕说道,“龙哥,晚上把你一家子也叫过来。”

“行。”

“那我先把红薯粉泡上。”卢美玉接过唐晓燕手里的东西,跑回厨房,把鱼放进桶里,加了点水,别让它死了,又拿出红薯粉丝放盆里,用水泡上。

“喊了建清两口子,不喊建英肯定不行。”唐建华说道,“美玉,饭多煮点。”

“行,菜不够,杀只鸡。”

唐晓燕:“菜够了,鱼都快六斤了,煮出来起码一盆大的,还有粉丝炖蛋饺,蛋饺我都买了两斤,还有一碗卤菜,再整点丝瓜、豆角茄子,应该差不多了。”

唐老太:“够吃的,鸡等三妹过生再杀。”

唐建华叮嘱一句:“三妹,过生要回来过啊。”

“我还没看今年是几号呢。”

唐晓燕是七夕当天生日,他们都是过农历生日,但是平时又只记阳历日子,所以今年七夕是哪天,她还要去翻日日历。

卢美玉:“不管哪天,你都要回来吃饭。”

唐晓强拿了一本日历噔噔噔跑出来:“三妹姐,我给你找,你说,你哪天生日?”

“七月初七。”

“七月初七。”唐晓强一边念叨,一边翻日历,“找到了!七月初七,阳历八月二十号,星期二!”

唐晓燕笑:“行,我一定回来吃饭。”

唐晓艺看到唐晓强,立马掏出三本字帖塞过去:“三妹姐说了,让你把你狗爬一样的字练一练。”

“唉唉唉,唐晓艺,第一,我没这么说,第二,我说字帖,你们两个一人两本,你别耍小聪明,要不然我给你买一箱回来。”

唐晓强跳脚了:“你这个骗子!”

“哎呀,拿错了,拿错了。”

唐晓强:“哼!”

唐晓艺:“姐,为什么他不用做练习册?”

“他几年级?你几年级?”唐晓燕说道,“你放心,他到了你这个年级,也跑不掉,你们亲爱的三妹姐,会给你们送很多很多的黄冈特产。今年年底,我来检查你们的字,你们两个字谁写的更好,我给谁买自行车,让他骑车去上学。”

不夸张的说,他们村自行车也没多少,也不知道到底是买不起,还是大家觉得没必要,反正自行车很少。

学生都是走路去上学的,大人出行,也基本靠走。

尤其逢年过节,都是靠走的,要是坐车的话,一家子出门,这么多亲戚要走动,得花多少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