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云穿梭在各个实验区域,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研发细节。

“小李,那个新型复合材料的测试数据出来了吗?我们必须确保它能承受住发射时的冲击力。”苏云一边看着实验设备,一边向负责材料测试的小李询问。

“苏博士,数据刚出来,经过改良后,这种材料的性能有了显着提升,完全能够满足车载电磁轨道炮的要求。”小李兴奋地回答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苏云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很好,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

但我们不能放松,还有很多关键环节需要进一步优化。”

在苏云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他们深知,陆军电磁轨道炮的研发对于提升陆军作战能力至关重要,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最终的成败。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设计修改、部件测试和整体组装后,第一台可移动的车载电磁轨道炮原型终于呈现在众人眼前。

这台车载电磁轨道炮犹如一头威风凛凛的钢铁巨兽,车身涂着迷彩,巨大的炮管伸出车体,散发着一股无形的威慑力。

“终于有了初步成果,接下来就是试验阶段,大家一定要严谨对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苏云神情严肃地对团队成员说道。

试验场位于一片广袤的沙漠之中,黄沙漫天飞舞,烈日高悬天空,为试验增添了几分严峻的氛围。

车载电磁轨道炮被缓缓驶入指定位置,技术人员们迅速围绕着它进行最后的调试和检查。

“各单位注意,准备进行首次发射试验。”苏云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声音沉稳而有力。

随着一声令下,车载电磁轨道炮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向着远处的目标飞驰而去。

然而,第一次发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炮弹偏离了预定轨道,未能准确命中目标。

“不要气馁,这只是开始,我们仔细分析数据,找出问题所在。”苏云安慰着略显沮丧的团队成员,自己则迅速投入到对试验数据的研究中。

经过数小时的数据分析和讨论,团队发现是火控系统的参数设置出现了偏差,导致炮弹发射角度不准确。

找到问题根源后,他们立刻对火控系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紧接着,第二次发射试验开始。

这一次,炮弹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巨大的冲击力将目标瞬间摧毁,试验场上升起一团浓浓的黑烟。

“成功了!”团队成员们欢呼雀跃,兴奋地拥抱在一起。

苏云看着这一幕,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和改进。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苏云带领团队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对车载电磁轨道炮进行了多次试验。

他们将试验场地转移到了山区、丛林和寒带地区,模拟各种复杂的作战环境。

在山区试验时,崎岖的山路给车载电磁轨道炮的机动性带来了巨大挑战。

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挂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炮身稳定性受到影响,射击精度下降。

苏云与团队的机械工程师们迅速展开研究,对悬挂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他们采用了更先进的减震技术和自适应调节装置,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形变化,保持炮身的稳定。

经过改进后,车载电磁轨道炮在山区的机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它能够灵活地穿梭在山间小道,迅速找到合适的射击位置,对隐藏在山谷中的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在丛林试验中,潮湿的环境和茂密的植被给电磁轨道炮的电子设备带来了诸多问题。

电子元件容易受潮短路,信号传输也受到干扰,影响了火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对电子设备进行了防水、防潮处理,并加强了电磁屏蔽措施。

他们还研发了一套抗干扰通信系统,确保在复杂的丛林环境中,车载电磁轨道炮能够与指挥中心保持稳定的通信联系,接收准确的作战指令。

在寒带地区试验时,低温对车载电磁轨道炮的供能系统造成了严峻考验。

电池性能下降,能量输出不稳定,导致电磁轨道炮的发射频率和威力受到影响。

能源小组迅速展开攻关,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的耐寒电池材料,并对供能系统进行了优化。

经过改进后,车载电磁轨道炮在极寒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行,炮弹依然能够以强大的威力击中目标。

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改进,车载电磁轨道炮的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它不仅具备了较强的机动性,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形中快速部署和转移,而且打击能力也大幅增强。

炮弹的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破坏力更是令人惊叹。

在一次陆军内部的军事演习中,车载电磁轨道炮迎来了真正的实战检验。

演习场景设定为敌方在边境地区集结了大量装甲部队,企图对我国发起进攻。

车载电磁轨道炮被迅速部署到前沿阵地。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电磁轨道炮发出一声声怒吼,炮弹如雨点般射向敌方装甲部队。

只见敌方的坦克在炮弹的攻击下,纷纷起火爆炸,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车载电磁轨道炮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高机动性,在演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它能够在敌方火炮射程之外对其进行打击,有效地压制了敌方的进攻势头,为我方部队的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演习结束后,陆军高层对车载电磁轨道炮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意识到,这款新型武器将为陆军作战带来全新的战术选择,极大地提升陆军的作战能力。

“苏博士,你们的研发成果太出色了!车载电磁轨道炮的出现,让我们陆军在未来战场上有了更强的底气。”陆军司令员紧紧握住苏云的手,激动地说道。

“司令员过奖了,这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