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工人们能够吃上大米饭了。

干活也就更加积极了。

看起来产量好像有所提升,但是总体的产量还是太低了。

想要继续提高产量的话,要么就是增加人手,要么就是使用更先进的办法和技术。

李定国对采矿和冶炼不怎么了解。

看了原有的矿场和冶炼场地。

他本能的感觉实在是太原始太落后了。

李定国只能把情况汇报上去。

希望朝廷派人过来建造新的冶炼炉,改进矿场的采矿方法。

不过就算朝廷同意了,那也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办成的事情。

这些事情李定国不擅长。

带兵打仗才是他的长项。

随后李定国他们四处出击,把周边地区不愿臣服的敌人,绝大部分都给消灭掉。

只有少部分逃向了更远的地区,或者是逃进了深山老林里边去。

剩下的土着都被集中成来,分配到各处地方去建设农场,又或者是被分去矿场里面干活。

前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把腊戌地区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

李定国在腊戌地区留下了1万兵力。

大部队则是继续向东而行,到了萨尔温江的岸边。

这里的河道已经可以航行了,虽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没有萨尔温江的上游那么危险。

李定国就用沐天波他们的办法。

顺着岸边到上下游去逛一遍,把敌人的船只全部都给收集过来。

大部队就可以分批顺流而下。

这一次继续出战的目标,是要杀到东枝地区,去跟穆天波手下的队伍会合。

鉴于李定国他们可用的船只太少,还得继续收集更多的船只才行。

结果第1批船队向下游航行了一天,在第2天就遇到了李自成手下的队伍。

双方确认了彼此的身份之后放下戒备,都有一种他乡见老乡的惊喜。

李定国让手下人过去了解情况。

没想到对方带队的将领是刘芳亮。

李定国就过去跟刘芳亮见面。

以前李自成跟张献忠合作过,他们一起打了不少仗。

所以刘芳亮跟李定国也算是老熟人了。

李自成他们的几十万大军,在淘汰了老弱病残之后,兵力就缩水了一小半。

留下来的兵又有一部分改编成了地方守备营,剩下的兵力只够改编成四个兵团。

刘芳亮这种李自成手下的大将。

也只能担任副兵团长的职位。

现在的刘芳亮就是李自成的副手。

李定国客气的说道:“刘将军,很久不见了啊!没想到我们会在这里相遇,刘兄别来无恙?你们怎么来到这里了?下一步准备去哪里?”

刘芳亮苦笑一下:“李将军,你这是挖苦我呢?你现在都是野战兵团的兵团长了,而我只能担任一个副手,比你们可是差远了!”

李定国:“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力,我只不过是运气稍微好点而已。”

刘芳亮:“不说这个了,我奉顺国公的命令,带兵过来寻找宾河,并顺着宾河杀向中下游的清迈地区,但是在大山里面绕来绕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走错了方向,结果就摸到萨尔温江这边来了!”

李定国:“我仔细看过萨尔温江流域的地图,你们走错了地方也没关系,跟着我们一起南下好了。

到了达帕伦地区之后你们登陆上岸,从那里向着孟塔方向前进,应该很快就能找到宾河的支流了,顺着河流一直前进,那就不容易走偏了。”

刘芳亮:“那就多谢李将军了,我们正准备去收集船只呢!没想到就遇到了你们,看来我们的运气还不是太差。”

李定国:“都是自家兄弟,不用客气。不过现在我们的船只不够用,你们要在这里等上一两天。”

刘芳亮:“没问题,我们刚好可以休整一番。”

接着两人又聊了一下各自的近况。

得知李自成带兵从普洱地区南下,已经拿下了会晒与清莱等地。

李自成继续带兵南下,准备杀到南邦那边去。

刘芳亮带着一部分兵力,目标则是杀到清迈地区。

其实两支队伍相遇也不奇怪。

大明朝廷一下子出动了那么多的部队。

光是作战部队就超过了100万人,还有后勤运输队伍,修路的队伍与工程兵,以及修路的劳动力。

一起进入东南半岛的人员,加起来足有200多万人。

东南半岛地广人稀,到处都是山林河流。

大部队能走的道路并不多。

走来走去相互遇上就很正常了。

刘芳亮跟李定国他们合作,顺着河流不断南下。

没用几天就收集到了不少船只。

大部队陆陆续续的赶到了达帕伦。

有地方之后,刘芳让他们上岸休整了一下,之后就继续向着目的地进发。

船只都留给了李定国他们。

有了更多的船只,李定国他们的速度就更快了。

到了合适的地方之后,李定国他们也开始登陆。

他将部队分成了两部分,分别杀向了东枝和垒固。

顺利拿下这两个地方之后。

把当地的局势给稳定下来。

接着他们又杀向了内比都……

……

李定国这边的行动比较顺利。

虽然遇到了不少小问题,但是没有出现什么大麻烦。

沐天波那边就更加顺利了。

第十五兵团的将士们,收集到的船只越来越多。

这一路瓦底将不断向南挺进。

当李定国他们杀到内比都的时候,沐天波他们已经杀到了仰光。

李过兵团,李来亨兵团,还有李自成和其他将领统率的兵团。

总体来说行动也都很顺利。

当时间到了天武四年的2月,东南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变成了大明朝廷的土地。

战略目标基本达成,接下来就是拼命搞生产。

同时还需要更多的文官来治理地方。

而有些文官早就接到了命令。

有的正在南下,有的已经赶到了目的地。

四川巴中担任实习县令的王夫之。

就正在赶往东南半岛的路上。

王夫之已经收到了不少消息,他们的很多同学都会前往东南半岛。

比如黄宗羲和顾炎武。

还有他跟他们同批的很多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