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380章 发年终奖,秦良玉的奏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0章 发年终奖,秦良玉的奏折

在其他人都走了之后。

赵小金看了一下施工计划。

拿着本子离开了会议室,站在会议室的门口看着无数忙碌的人。

会议室是在铁路旁边小山的半山腰。

他站在那里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只见左右两边顺着铁路线延伸出去,忙碌的身影一眼看不到尽头。

有了各大兵团的支援之后,劳动力方面是完全不缺了。

修建铁路的进度也加快了n多倍。

但是人手太多的话,技术人员就不够用了。

虽然工期比较紧张,但是却不能出一丝问题。

赵小金在心里感慨了一下。

他就翻身上马走下山坡,顺着铁路线向东走去。

因为东边六七里外的路段,已经开始在铺设枕木了。

赵小金这一路过去,就可以顺着铁路线巡视一遍。

施工队伍在那边铺设枕木,赵小金看看他们能不能达到标准?

如果有问题,他可以及时提出来,并让人及时改进。

铺设枕木的队伍,干的活没有什么问题的话。

他就顺着铁路线再次巡视回来,然后又向着西边巡视出去。

光是赵小军和他手下的人负责的路段,总里程就有将20多里。

所以技术人员需要不停的来回巡视。

他觉得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的话。

等到这条铁路线修好通车运行了。

下次再有修建铁路的项目,他估计就要官升一级了。

感觉前途一片光明的赵小金,干劲十足的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他仔细认真的巡视了一番。

发现整个施工路段都没什么问题,并且进度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快一些。

赵小金觉得按照目前的进度,只要铁轨能够跟得上的话,那么在过年之前就可以完工了。

提前完成施工进度,年底应该会有一笔奖金。

到时候他家里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在工地上的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是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过年有时间回家的话。

在家里人给他介绍的众多对象当中挑一个,把婚事办了以后带着媳妇一起外出。

那么以后在工地上的生活。

也就不至于那么无聊了……

……

朱慈烺在关注着铁路的修建进度。

高丽半岛的大量铁矿被开采出来,然后被冶炼铸造成了铁轨。

再源源不断的运往西边。

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完全可以在正式开战之前,把铁路修到西域的边境线。

到时候大军想要出战,以及后勤物资的运输补给,那可就方便多了。

同时李邦华跟范景文他们,把新一批官员的名单报了上来。

朱慈烺看了一下名单上共有200多人。

其中有1\/3的人是补充进入朝廷的各个部门,要么是从基层的办事员做起,要么就是给其他的人跑腿打杂。

留在京城工作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是起点被压得很低。

而补充地方职位空缺的人,基本上都是县丞县尉与主簿,或者是实习县令的职位。

这批人大概又占了1\/3多一点。

剩下的几十人则是补充到东南半岛,吐蕃高原又或者是大草原上。

这些外派的官员,在同一批人当中的起点最高。

去了以后基本上都是县令,甚至是同知级别的职位。

因为他们去的地方更遥远,环境更加艰苦,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那些地方都被都是被朝廷打下不久,还有一些不服朝廷统治的人,时不时的会搞点小动作。

条件越艰苦,那给出的待遇还有职位就越好,反之环境越好越舒服,那自然起点就会越低。

这就是朝廷故意设计的模式。

否则的话大家都拼了命的想留在京城,再不行就留在中原地区,还有谁会去那些偏远的地方上任啊?

并且这将会形成惯例。

因为大明朝廷的地盘会越来越广阔,需要派外派的官员也会越来越多。

那么最好是早点形成惯例,以后的人才会有心理准备。

甚至大家对此事习以为常之后,形成了思维定式。

那就可以省下很多事情了。

至少不用一个一个的去动员,要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才能让他们去遥远的地方上任。

虽然事情很多,大家都很忙碌,但是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到了过年之前,通往西域的铁路正式通车。

朱慈烺对有功人员进行赏赐,很多技术人员的年终奖直接翻了一倍。

还有就是其他部门的官员,以及各大兵团的将士。

年终奖该发的照发,有功劳的额外进行奖赏。

大家手上有了实实在在的可支配收入,趁着要过年的时候开启大购物模式。

这又让整个大明各地的商业,迎来了一波井喷式的发展。

像各大兵团的兵团长,还有内阁大学士和各部尚书。

年终奖至少都是1万两银子。

有功的将领那就更多了。

这一次对中高层的年终奖进行了削减,没有之前几年那么多。

但是给中下层人员发放的年终奖,却没有减少一分。

因为现在的这些将领和官员,已经够有钱的了。

他们的俸禄和崇祯年间相比,已经增涨了4倍左右。

加上前几年大笔的拿年终奖。

所以朱慈烺有意让这个事情降降温,否则把胃口养得太大了也不是好事。

这一年给中高级官员和将领的年终奖,全部都大幅度下降。

就是有意降低他们的期待值

下一年再给他们稍微加一点就好。

并且朱慈烺给这个事情定了一个参考标准。

那就是以这一年的年终奖数额为基准。

以后每年的财政收入,军事与农业商业各方面都发展得更好。

那么年终奖就会有相应的增加,反之、年终奖就会有所减少。

如此一来,大家就知道这将成为常态,那么以后就不会再轻易变动了。

大家对这个事情心里大概有个数。

也就不必为这个事情耗费太多的精力了。

除了给在职的官员发放年终奖。

已经告老还乡的忠国公秦良玉,朱慈烺也给她发了一笔年终奖。

并让人抓紧送到四川的忠国公府去。

没想到送年终奖和其他赏赐,都还没有到达四川地区。

朱慈烺却先收到了秦良玉的奏折。

秦良玉可不是多管闲事的人,也不是贪恋权位之人。

所以秦良玉既然让人送来了奏折。

那肯定就是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