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王:姓乌,名钰,字昌烨。
他身材适中,不似兄长乌昌昭那般修长。
但每一寸肌肉,都仿佛经过千锤百炼。
透露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感。
他的面容棱角分明,宛如雕塑般完美。
眉头微微上扬,显得高深莫测。
一双深邃的眼睛,眸光内敛,仿佛深潭般难以窥探。
当他注视着你时,你会感到一种,被看透的错觉。
但同时又无法捕捉到,他真实的情感。
他的鼻梁挺直,嘴唇紧闭,嘴角边几乎没有什么表情,显得冷峻而严肃。
他的肤色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古铜色,仿佛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更加沉稳和内敛。
乌昌烨的头发乌黑如墨,被随意地束在脑后,显得洒脱而不羁。
发髻上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一枚简单的玉簪,彰显出他简约而高雅的品味。
他身穿深紫色,剪裁得体的衣袍,线条流畅。
既凸显了他的身材,又彰显出他独特的气质。
总体来说,乌昌烨的外貌给人一种既冷峻又神秘的感觉。
他的每一个细节,都似乎在诉说着,他淡漠的性格和英明睿智的行事风格。
他是那种让人一眼望去就心生敬畏,但又忍不住想要探究的人物。
号角声起,鼓乐喧天。
战王——乌昌盛身先士卒,率领麾下数位大将,步伐沉稳,缓缓走来。
他们跪地行礼,齐声高呼:
“儿臣拜见父皇!”
“臣等拜见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乌正祥赶忙上前,双手扶起乌昌盛。
他的脸上洋溢着,对爱子的赞赏之情,语气和蔼地说道:
“平儿,自从你前往封地——善阐,寡人与你九年未见。”
“若非战事突起,真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此次回京,你可多留些时日,在宫中陪寡人说说话。”
乌昌盛微微一笑,点头应道:
“儿臣正有此意!”
乌正祥抬眼环顾四周,面露疑惑之色,问道:
“平儿,不是说战王妃随军出征了吗?……怎不见她的身影呢?……”
乌昌盛恭敬地回答:
“回禀父皇,言儿已寻得失散多年的父亲和兄长。”
“战事结束后,她便前往父兄所在之地,与他们共度一段时光。”
“因事发突然,未能及时向父皇禀报,还望父皇恕罪!”
乌正祥开怀大笑:
“哈哈哈……这可是件大喜事,你夫妇二人何罪之有。”
“平儿一路辛苦,快快回宫歇息去吧!”
乌昌盛拱手作揖,谢道:
“多谢父皇关怀!”
乌昌盛缓缓转过头,目光如炬,落在太子和夜王身上,拱手施礼,声音沉稳:
“太子、六弟,别来无恙!”
乌昌昭嘴角挂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拱手还礼,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
“大哥真是威风凛凛啊!”
“听闻……大军刚到姚州,吐蕃王子就撤军了。”
“这场仗……是否打得太过轻松了些!……”
乌昌盛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回应道:
“打仗岂有太子殿下说得那般容易,臣身边的侍卫……皆在此次交战中不幸殒命!”
乌昌盛与乌昌昭,兄弟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那眼神中仿佛隐藏着千言万语。
乌昌烨面色冷峻,淡淡地说道:
“太子殿下,大哥方归,且父皇在此,不如改日再议吧!”
乌昌昭轻笑出声,道:
“哈哈哈……都是孤的不是,大哥请!”
说话间,乌昌昭侧身让开,做出一个请进的姿势。
乌昌盛再次拱手,朗声道:
“太子殿下、六弟,请!”
气势恢宏的皇家队伍,在御林军的严密护卫下,如一条长龙般,从城门口蜿蜒返回皇宫。
皇帝的车辇,庄严而华贵,缓缓行驶在队伍的最前列。
太子和夜王,身骑骏马,英姿飒爽地紧跟在皇帝车辇之后。
战王则骑着高头大马,不紧不慢地跟随着队伍。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而深邃。
道路两旁的百姓,如潮水般涌上街头。
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纷纷跪地叩拜,口中高呼着:
“恭迎战王凯旋而归!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战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恭迎战王凯旋而归!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战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激昂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个京城,都淹没在欢乐的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