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第一场雪来的毫无预兆,前一天还是天气晴朗,谁能想到半夜毫无征兆的就开始下起了大雪,第二天早上起来整个世界已经是银装素裹。
谢宴还在睡梦中吃着火锅,就被外面扫雪的声音吵醒。
他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刚想问于月回,这么早怎么就开始扫院子,还是扫不完的那种。
打开窗户往外面瞅了一眼,世界一片雪白。
远处错落有致的屋舍被雪温柔的包裹,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小屋,屋顶的积雪蓬松厚实。
昨天还是光秃秃的树枝,已经挂满了雪,宛如盛开的纯白的梨花,每一个树枝都是被精心雕刻的,呈现出优美的弧度,飘飘扬扬落下的雪花又为其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
谢宴被眼前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一瞬不瞬的看着外面,哪哪都是美的让人失语。
骤然一股冷风吹了进来,直接顺着谢宴的领口灌了下去,来了一个透心凉,他冷打了个哆嗦,赶紧麻利的关上窗户。
麻利的缩进了温暖的被窝。
感受到周身传来的热意,谢宴舒服的在被窝里打个滚。
外面的世界再美丽,也没有被窝温暖、舒服啊!
哎!
冬天的被窝就是一个小妖精。
尽情地释放它的魅力,缠着谢宴,不让他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对谢宴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他要在被窝里哄自己好半天,才舍得离开它。
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都要算一下,距离放假还有多长时间。
艰难爬起来,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才哆哆嗦嗦的打开门。
院子里的雪已经扫干净了,谢宴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的声音。
天空还在下着雪,细碎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刚刚扫过的干净地面上,又薄薄的覆盖了一层。
整个世界都被白雪覆盖,外面传来说话的声音,谢宴走出去就看到白色中,有几个黑色的人影,穿的圆滚滚的在扫雪。
他们的交谈声在风中飘荡。
谢宴拿起了屋里的扫帚,跟上于月回,在她旁边扫起来。
于月回转头看着他,“怎么早就起来了?”
谢宴:“扫雪你怎么不叫我呢?”
于月回笑了笑,“就这点雪,我一会儿就扫完了,叫你干嘛?你回去吧,冷的很。”
谢宴:“?”
这还叫一点?这么厚?
但看于月回的扫雪速度,这确实对她来说是小意思啊!
但他还摇头,“不行,别人家都是几个人一起扫,我们家怎么能只有留你一个人呢?”
别人家有的他们也要有!
于月回好笑的道:“看你说的,你看旁边那不也是一个人在扫吗?你不能因为他扫的比较吃力,就忽略了他!”
谢宴转头,就看到一个人在吭哧吭哧扫雪的顾斌。
“额······”
确实是没有看到了!
谁叫他那边动静太小了呢?
被忽略不是应该的吗?
转头又变另一张脸,笑的很是暧昧,“那我也不愿意你一个人扫雪!”
于月回:“······”
主要是她已经马上就要扫完了!
但见兴致勃勃的谢宴,她无奈的点点头,“那就一起吧!”
门口的一点小路,两人很快就扫完。
但身后扫过的地方,又落了一层薄雪。
谢宴看着后面,感慨道:“就这雪下的速度,还不如不扫,等不下了一起扫!”
于月很有经验的道:“那不行,那样会积太多雪,会不好扫!”
谢宴点点头,跟着媳妇往家里走,中途还不忘把扫帚丢在墙角。
他们身后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已经早早的起来,在雪地里玩耍,他们一个个穿的圆滚滚的,和被雪包裹的略显憨厚可爱的小屋完美适配。
有早起的人家已经开始烧炕,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为这童话般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谢宴拉着于月回的手,本来是想给她暖手,结果确实自己的手比于月回还凉。
谢宴很是不理解,明明于月回在寒风中的时间更久,为什么她的手比自己还暖?
真的不理解!
远处扫雪的顾斌,刚刚还听到谢宴的声音,本来还想打声招呼,结果一转头,好家伙,已经没人了!
只有缓缓关上的大门预示着刚刚确实是有人的。
屋里谢宴趴在炕上,双手伸进被窝里,真的是一点也不想去洗漱!
要不是待会要去学校,他都不想洗脸了,这么冷,真的是滴水成冰,能洗个手都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一想到待会还要去学校,他就心累!
好烦啊!
人为什么要上班?
冬天就不能冬眠吗?
睡在热热的炕上多舒服啊!
上什么破班呀?
早起的打工人怨念很重!
于月回很是无奈,自从到了冬季,谢宴每天都这样,磨磨唧唧的,不愿意洗漱。
她直接把热水倒进洗脸盆,拉着谢宴过来,“快洗吧,不然等会水就凉了!”
谢宴还能怎么办呢?只能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
吃过早餐后,拎着他的心爱的小火炉小心翼翼的踏上了上班的路。
这小火炉是于月回专门给谢宴弄得,可把他给高兴坏了,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都带着。
可谓是上班神器。
在路口遇到了比他还怨念还深的于月华和于月河两兄弟,这两兄弟包的严严实实的,要不是听到他们抱怨的声音,谢宴都认不出来。
看到谢宴后,略微点点头,就要走,还是谢宴好奇的问了一句,“大哥二哥,你们两个是要干嘛去?”
这么大的雪,按理来说,也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去干的!
他们应该是在家烤火,或者是在被窝里面暖着啊!
他们又不像自己,要去上班!
于月河很是伤感的叹口气,“干嘛去?受罪去呗!”
谢宴:“?”
他更加疑惑了!
还是于月华稍微靠谱一点,对谢宴道:“去接知青!”
谢宴:“!”
知青?
这个时候来的知青?
也许是谢宴脸上的表情太过丰富,于月华解释了一句,“就是你想的那样,新来的知青!”
于月河在旁边抱怨道:“早不来晚不来,非得下雪的时候来,这么大的雪,我看他们那大包小包的怎么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