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骄奢淫逸的权贵们,终于被人从废墟中救了出来,稍微包扎了一下,灰头土脸的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跑去皇宫告状。

以为这样可以狠狠地卖个惨,结果提前获得消息的皇上,直接回绝了,不见!

就连平日里十分受宠的景王,这次都没有获得任何殊荣。

他们见找皇上没有用,才想起顾澈另外一个身份,那可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有些人这才后悔起来,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该做的不该做的他们都已经做了。

况且现在受伤的是他们!

顾澈就因为一个妾室,仅仅是一个妾室,就把他们这么多人置于死地。

他们几个是命大,没有死,但也残废了啊!

更不用说死了的那两个了,都是从小精心培养的家族继承人,哪个不是文韬武略,一表人才,就出去赴个宴会,人就没有了,这谁能受得了。

这两家人看到尸体后,直接发疯!

既然皇帝不管,那他们就自己动手。

都花大价钱联系好了杀手,结果找不到顾澈。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从这件事情发生到现在,顾澈从来都没有露过面。

一问才知道,人家早已经远赴边塞了,他们也是直接给气糊涂了,事发后,第一时间想的是找皇帝告状。

算是间接给了顾澈走远的时间。

现在根本就找不到人,一时间京城不知道碎了多少茶盏。

还带动了茶盏的经济链,当然这是闲话。

不知京城局势的人肯定会说,顾澈是走了,但顾家还在呢,怎么不找顾家报仇,不好意思,顾家,那可是武将头头。

跟着建国皇帝打江山的家族,这么几代下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就算他们几家联合一起对付顾家,最后也只能是两败俱伤,让其他家族得利而已。

能在高位坐着的,哪一个是傻子,不明白这个道理。

失去一个继承人还可以再培养,不至于为此就葬送整个家族。

至于安国公,呵!

都已经废了,一个已经废了的武将,谁还会在乎他啊!

本来他的根基就不深,不然也不会投靠顾党,现在好了,直接得罪顾党最强战力。

这就是安国公过度自信的后果!

本来顾澈结婚,他是想顾党彻底培养他,才会去景王那里,为的就是想让顾党有急迫感,现在好了,自己把自己给作废了。

当然,京城贵族们,因这件事情,对顾澈意见也是很大,毕竟为了一个妾室残害了这么多人,找顾父的人络绎不绝。

还是顾父再三保证,以后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顾澈也不会再回到上京城,这件事情才算是了结。

皇帝私底下接待了景王,毕竟是自己的同胞兄弟,还是有那么一点感情的。皇帝解释了自己的无奈和迫不得已后,再送了不少补品,景王表面上是答应不再追究了。

私底下一直在想办法,颓废几日后,他想到了一个恶毒的主意,那就是用流言蜚语毁了顾澈。

当顾澈被扣上反叛的帽子后,他就不信他的好哥哥还能坐得住,哪怕这消息不一定是真的,皇帝都坐不住。

结果他还没有开始行动,外面关于他们的流言蜚语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京城贵族的那层光鲜的外表,彻底被扒了下来。

关于他们迫害顾澈的消息,更是传的异常离谱。

直接导致百姓群情激奋,毕竟顾澈可是实实在在的战神,保护大周这么多年,他们也怕,要是这次让他们得逞,大周没了了战神,那他们的安稳日子还能过多久。

景王几人彻底成为过街老鼠,朝堂上的大部分人开始躲避他们,都怕和他们有什么牵扯,最后也变成迫害战神的敌对分子。

京城的百姓除了已经不满足扔臭鸡蛋,烂菜叶子了,开始组队大晚上偷偷泼大粪,那几人的府邸方圆几里都充满着味道。

有人逼迫开始住到别的地方,但群众的力量是可怕的,就算他们都换到郊区庄子上了,还是避免不了被泼大粪的日子。

在京城几人焦头烂额的时候,顾澈快马加鞭的已经到达了边关,她把林语安葬在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鸟语花香,温度适宜,是边塞少有的少地方。

这是很早之前顾澈就给林语选好的地方,边塞苦寒,她怕林语受不了。

她把林语的墓堆修建的特别漂亮,一有时间顾澈就来这里,陪林语聊天,怕林语孤单,还会带朋友过来介绍她认识,这样即使她打仗不在了,也有人过来看她。

顾澈更是在旁边为自己早早的准备好了墓地。

要是只是这样,大家也不会担忧成那个样子。

晴天和雨天(顾澈的贴身丫鬟)两人,每次都是面带担忧地看着自家将军带着可口的食物,去到坟墓前,轻轻摆好,动作间满是温柔与眷恋。

仿佛那个熟悉的身影真的还活着似的,还会如往昔一般,笑语嫣然地走来,与她一同分享这份美味。

边塞的将士们起初满心忧虑,时常暗中留意着将军的举动,怕她真的出什么事情,可日子久了,见她处理军务、指挥作战依旧雷厉风行,除了这偶尔的“反常”,一切都正常的不能再正常。

渐渐地,便也不再过多干涉她的私事,任由她沉浸在这份独属于她自己的回忆中 。

边关局势动荡,战火纷飞,很难有安宁之日。

即使顾澈是战神,但对面的敌国也是不容小觑,他们的战力不输大周,甚至是更胜大周。

大周要不是出了一个顾澈,根本就不会有现在的安稳日子。

这也是皇帝为什么能放过顾澈一马的主要原因。

在这里,顾澈大部分时间都投身战场,金戈铁马,奋力厮杀,为守护边疆而安宁浴血奋战。

战斗的间隙,又要绞尽脑汁解决朝廷中断粮草供应的难题。

她四处勘察地形,尝试改进耕种方法,组织士兵空闲时间开荒屯田,尝试种植各种耐干旱的食物,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

不仅让将士们吃饱吃好,还储备下不少余粮,为稳固边关防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