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蛰龙已惊眠 > 第40章 苏思远(4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章 苏思远(40)

“啊?”苏思远瞪大了眼睛,那模样就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奇景一般,直勾勾地盯着眼前这座高大气派的国师府。

只见那府门巍峨耸立,朱红色的大门上铜钉闪耀,门前的石狮子威风凛凛,仿佛在彰显着国师府的尊贵与威严。

他结结巴巴地说道:“不是……时夫子你……你居然成国师了?”那语气里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仿佛这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想象。

七鄞站在一旁,脸上却是一脸的风轻云淡,仿佛成为国师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双手负在身后,眼神平静,好像昨日在震惊不已的皇帝面前施展术法的人根本不是他一样。

那术法,可是惊得满朝文武皆变色,让皇帝都对他另眼相看,可他却如此淡定。他轻轻开口道:“小事,见过你父亲了吧?”声音平和,仿佛在谈论今天的天气一般平常。

“嗯嗯,见过了。”苏思远连忙点头,眼神里满是心疼,“父亲瘦了好多……他在边境一定吃了不少苦。多谢时夫子在边境对我父亲的帮助!”

说着,他将手里的食盒递了过去,脸上的笑容很是和煦,就像春日里温暖的阳光。那食盒是用上好的木材制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

“这是我跟我娘学做的点心,您尝尝吧!”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希望七鄞能喜欢他做的点心。

“啊,好,多谢啊。”七鄞浅笑着接过食盒,动作十分自然。他轻轻打开食盒,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里面的点心造型精致,色泽诱人。他心里微微一动,对苏思远的这份心意感到十分欣慰。

随后,他无意间提起:“听说南方最近好像有些水患,不知道朝廷会不会有什么措施。”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忧虑,似乎在担心水患会给百姓带来灾难。

“啊?南方水患吗?”苏思远微微歪了歪头,神情有些怔愣,不知为何七鄞会突然问出这个问题。

此刻的他,觉得当下的世道简直再好不过了。父亲在边疆奋勇作战,成功击退了那些嚣张跋扈的蛮夷,使得国家边境安宁,国内自然也是一片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

在他的想象中,百姓们都过着富足安乐的日子,田间地头庄稼茁壮成长,集市上热闹非凡,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朝廷应该会派人解决的吧?”苏思远语气轻松,在他单纯的认知里,朝廷就如同一个无所不能的巨人。

那些朝中的大臣们个个都是满腹经纶、足智多谋,处理起这种南方水患的事情自然是手到擒来,根本用不着他这个小小的书生操心。他双手背在身后,轻轻晃着脑袋,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笃定。

然而,他却没有察觉到身旁七鄞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担忧。七鄞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忧虑,仿佛已经看到了南方水患肆虐的惨状。那担忧如同一片乌云,瞬间笼罩了他的眼眸,但很快又被他掩饰了过去。

“呵呵,我之前教过你的那些救灾的对策可还记得?”七鄞伸出手,轻轻点了点苏思远的脑袋,动作看似亲昵,实则是希望他能够重视起来。

他的手指修长而有力,点在苏思远脑袋上的时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啊,当然记得呀,怎么了时夫子?”苏思远有些不解地看着七鄞,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他挠了挠头,心想自己记得那些救灾对策又能怎样,南方又没有传来水灾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七鄞的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

“但是南方并没有传来水灾发生的事情啊。”苏思远摊开双手,脸上露出一丝无辜的神情。

“没事,记得就行。”七鄞并没有过多地解释,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然后他转身缓缓走向国师府,脚步沉稳而坚定。“我先回去了,食盒我收拾干净就还给你。”他的声音在微风中飘荡,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

苏思远望着七鄞离去的背影,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但他并没有多想,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又开始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地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

而七鄞在回到国师府后,径直走进了书房,关上房门,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他铺开宣纸,拿起毛笔,开始在纸上写下关于南方水患的种种应对之策,每一笔都写得格外用力,仿佛要把自己的担忧都融入到这字里行间。

-

“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南方水患的奏折?”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紧皱起,手中捏着那一份份沉甸甸的奏折,神情显得极为严肃。

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仿佛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南方水患的情况如此严峻,让他心急如焚。

他目光扫过下方站着的一众大臣,提高了声音问道:“各位爱卿,你们可有何对策啊?”

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思索着应对之策。

就在这时,“回父皇,儿臣有对策。”冷牧鸣在皇帝的话音刚刚落下后,便立刻从大臣们的队列中站了出来。他的脸上洋溢着势在必得的笑容,仿佛已经胜券在握。那自信的模样,仿佛南方水患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小事。

“哦?说来听听。”皇帝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冷牧鸣的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儿臣以为,救治水灾可以开仓放粮,救助百姓。”二皇子冷牧鸣昂首挺胸,声音洪亮地说道,脸上的自信更甚。他觉得自己提出的这个办法简直是天衣无缝,既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又能彰显皇家的仁慈。

然而,皇帝听了他的话后,却是一阵无语。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提高了音量说道:“朕不知道开仓放粮吗?这不过是最基本的应急之策,治标不治本!南方水患如此严重,若只是单纯地开仓放粮,能解决长久的问题吗?”

皇帝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冷牧鸣听了,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略显尴尬的气氛中,“父皇,儿臣有个计划。”冷牧黎突然出声道。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步伐坚定,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说。”皇帝抬手捏了捏眉心,连日来为南方水患之事操劳,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但他还是打起精神,认真地听着冷牧黎要说的话。

“有人跟儿臣说救治水灾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掏钱让百姓来修葺水利工程设施,给他们工钱,好过直接给他们发粮发钱。”冷牧黎不紧不慢地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脑海中构思着详细的计划。

“如此一来,百姓有了收入,能够解决自身的生计问题,同时还能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修缮好水利设施,便能更好地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水灾,从根本上解决南方水患的问题。而且,让百姓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也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冷牧黎越说越有信心,他相信自己提出的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哦?有人跟你说的吗?那他是谁?”皇帝原本正端坐在龙椅之上,微微眯着双眼,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听闻此言,瞬间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紧紧地盯着下方回话的冷牧黎。

“是国学讲堂,苏思远,也就是父皇您的外孙。”冷牧黎不紧不慢,脸上淡笑着说道,神情淡定自若,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他双手微微摊开,语气平和而沉稳。

“是他?”皇帝原本靠在龙椅上的身体猛地坐直,眼睛瞬间瞪大,满是惊讶之色,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他的手不自觉地在龙椅的扶手上用力抓了一下,似乎想以此来确认自己听到的是不是真的。

“什么?居然是他?”一位大臣率先反应过来,瞪圆了双眼,嘴巴张得老大,手中的笏板都差点掉落在地。他满脸的不可思议,声音因为震惊而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他才多大啊?怎么就说出这样的救灾策略?”另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连连摇头,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写满了质疑。他的胡须随着话语的节奏微微颤动,眼神中满是疑惑。

“......”

一时间,朝堂之上炸开了锅,一众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紧皱眉头,小声地和旁边的人讨论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有的大臣则满脸兴奋,不停地搓着手,似乎已经看到了救灾的希望;还有的大臣则一脸沉思,摸着下巴,似乎在思考着苏思远提出的救灾策略的可行性。

“好好好,不愧是皇室血脉,不愧是朕的外孙!”皇帝听着大臣们的议论,先是微微点头,随后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他的笑声爽朗而豪迈,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上。

只见他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龙椅前大步地来回走动,脸上满是自豪之色。“既然如此,那朕到时候去叫他过来商议一番,定下救灾方案好了。”皇帝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挥了挥手,仿佛已经看到了灾区百姓在有效救灾方案下重获生机的景象。

“父皇英明。”

-

在那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御书房内,苏思远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衫,气质儒雅,正与高高在上的皇帝就救灾方案进行着深入且细致的探讨。

书案上,摊开着各地灾情的详细奏报,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是一个个沉重的石头,压在众人的心头。

苏思远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慷慨陈词,将自己对于救灾的种种设想和盘托出,从粮食的调配、灾民的安置到疫病的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周全而细致。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对苏思远才华的认可和赞赏。经过一番激烈却又极具建设性的讨论,两人终于敲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救灾方案。

苏思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他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了一个大礼,脸上绽放出灿烂无比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春日里的暖阳,驱散了御书房内些许的严肃气息,真诚地说道:“多谢陛下的赏识!能为陛下分忧,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力,实乃思远之荣幸。”

皇帝看着眼前这个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心中十分欢喜,摆了摆手,语气和蔼可亲,带着长辈的慈爱说道:“诶,叫什么陛下,叫外祖父。你这孩子,聪慧过人又心怀天下,我是越看越喜欢。思远啊,不如今晚就跟婉婉一起在宫中用膳,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

站在一旁的冷婉婉,身着华丽的宫装,眉眼如画,笑容温柔。她轻轻走到苏思远身边,伸出手摸了摸苏思远的脑袋,就像在安抚一个乖巧的孩子,轻声说道:“既然父皇说了,那我们就在这吃吧,思远。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多好。”

她的眼神中满是柔情和眷恋,仿佛在告诉苏思远,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皇帝大手一挥,中气十足地喊道:“来人,上菜。”话音刚落,便有一群身着整齐服饰的宫女太监鱼贯而入,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端上餐桌。

桌上瞬间摆满了珍馐美馔,有色泽红润、香气扑鼻的烤乳猪,有晶莹剔透、鲜嫩多汁的水晶虾饺,还有那散发着浓郁药香的滋补汤品。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艺术品,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苏思远看着这满桌的佳肴,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更是皇帝对他的认可和接纳,是冷婉婉对他的深情厚意。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辜负这份信任和期望,将救灾之事办好,为这个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三天后,苏思远被皇帝派往南方救治水灾,苏荣不放心,请命跟随,皇帝应允,而七鄞则是担任了苏思远的监督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