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 第143章 魏文长长沙显身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封看着赵范,心中虽对他昨夜的心思有所洞悉,但此刻长沙战事为重,也不愿多做计较。

他点了点头,说道:

“如此便好。赵太守,后会有期。”

说罢,转身便走。

赵范紧跟几步,说道:

“少将军一路保重,预祝少将军旗开得胜,早日平定长沙。”

刘封头也不回,摆了摆手,大步流星地走出大厅。

太守府外,大军早已集结完毕。

将士们身着战甲,手持兵刃,整齐列队,军容严整。

刘封翻身上马,乌骓马仰头嘶鸣,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

他环顾四周,目光如炬,大声喊道:

“弟兄们,长沙战事危急,我等需即刻驰援。

此番前去,定要与魏延将军会合,拿下长沙!大家可有信心?”

“有!有!有!”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士气高昂。

刘封大手一挥,下令道:

“出发!”

大军如洪流般浩浩荡荡地离开桂阳。

刘封骑在马上,神色凝重,心中思索着长沙的战局。

他深知,长沙城内有猛将黄忠坐镇,魏延久攻不下,想必战事艰难。

此去,必定是一场恶战。

出了桂阳城,队伍沿着官道疾驰。

秋日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将将士们的身影拉得修长。

一路上,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

……

时间回到魏延与刘封分别领兵离开江陵当日。

魏延端坐在高头大马上,身姿犹如苍松般挺拔,神色间满是志得意满。

他微微仰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长沙城下立下赫赫战功,声名远扬的场景。

“此番出征,定要让天下人知道我魏延的厉害!”

魏延紧握着缰绳,心中暗自思忖。

“我魏延此番定会名扬天下!长沙城,必将是我魏延扬名立万之地!”

想到这里,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

他大手一挥,高声喊道:

“弟兄们,随我拿下长沙,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杀!杀!杀!”

士兵们的回应声如滚滚惊雷,在天地间回荡,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魏延带领着部下,朝着湘江进发,一路上军旗猎猎作响,彰显着这支军队的昂扬斗志。

当魏延的军队在湘江边整军渡河时,长沙城内的气氛却如暴风雨来临前一般压抑。

太守韩玄端坐在太守府的大厅主位上,眉头紧锁成一个深深的 “川” 字,眼神中透露出焦虑与不安。

他的目光在下方站立的众将身上一一扫过。

“魏延那逆贼,竟敢带兵来犯我长沙,诸位可有良策?”

韩玄的声音略显沙哑,打破了大厅内的沉默。

这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将从队列中走出。

他须发皆白,却丝毫不显老态,身材强壮得如同壮年之人。

其双目炯炯有神,宛如两团燃烧的火焰,透着一股令人敬畏的威严。

此人正是来自南阳的黄忠。

黄忠双手抱拳,上前一步,声如洪钟地说道:

“太守,末将愿领兵出城迎敌,定叫魏延有来无回,为长沙城除去这心头大患!”

黄忠的话音刚落,一旁的杨龄便忍不住冷笑一声,向前跨出一步。

他满脸不屑地说道:

“杀鸡焉用牛刀?魏延不过是个无名小辈,能有多大本事?

何须黄老将军亲自出马,交给我便好。

我去去就回,定将魏延的首级提来,为太守解忧!”

韩玄听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深知黄忠武艺高强,经验丰富,是长沙城的重要支柱。

但杨龄平日里作战也颇为勇猛,且主动请缨,若不给他这个机会,恐伤其士气。

韩玄思索片刻,目光再次落在杨龄身上,问道:

“杨将军,你可有把握?”

杨龄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说道:

“太守放心!魏延远道而来,必定疲惫不堪。

我趁其立足未稳,突然出击,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韩玄微微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说道:

“好!杨将军一向勇猛,若能击退魏延,本太守定当重重有赏。”

杨龄兴奋地一抱拳,说道:

“多谢太守信任,末将定不辱使命!”

一旁的黄忠微微皱眉,心中虽对杨龄的轻敌有些担忧,但见韩玄已经做出决定,也不便再多说什么。

他暗自想着,若杨龄有难,自己定要及时出手相助。

就这样,杨龄领命后,带着一支兵马,趾高气昂地出了长沙城。

魏延与部下抵达湘江之畔,江水滔滔,奔腾不息。

魏延立马江岸,目光坚定地望向对岸,那长沙城虽还隐匿在远方的云雾中,却仿佛已近在咫尺。

他心中豪情万丈,仿佛长沙城的胜利已如囊中之物。

“弟兄们!”

魏延猛地转头,目光扫过身后整齐列队的将士,高声喊道:

“此番渡江,便是我们迈向大功之时!长沙城,必将在我们的脚下颤抖!”

将士们听闻,齐声高呼:

“拿下长沙!拿下长沙!”

呼声震天,盖过了江水的咆哮。

在魏延的指挥下,士兵们迅速有序地登船渡江。

船只如同一叶叶扁舟,在江面上破浪前行。

魏延站在船头,衣袂猎猎作响,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就在魏延的军队即将全部渡江之际,长沙城这边,杨龄已领了兵马,悄悄向江边赶来。

杨龄骑在马上,望着远处正在登岸的魏延军,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冷笑:

“哼,魏延,你远道而来,又忙着渡江,正是疲惫且防备松懈之时,看我如何打你个措手不及!”

说罢,他大手一挥,身后的士兵们立刻加快脚步,如饿狼般朝着魏延军扑去。

魏延正指挥着士兵们整顿队列,忽听前方喊杀声起。

他心中一凛,暗道不好,却并不慌乱。

多年的征战经验让他迅速做出判断,立刻下令:

“弟兄们,保持阵型,准备迎敌!”

士兵们迅速行动,转眼间便结成了防御阵型。

杨龄一马当先,挥舞着长枪,直冲向魏延,嘴里还叫骂着:

“魏延,你这无名小辈,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魏延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冷哼一声:

“就凭你?也敢口出狂言!”

说罢,他拍马迎着杨龄冲了上去。

两马相交,杨龄一枪刺向魏延咽喉,速度极快,带着呼呼风声。

魏延却不慌不忙,侧身一闪,轻松避开这凌厉的一击。

同时,他手中长刀猛地劈出,直逼杨龄胸口。

杨龄大惊失色,连忙回枪抵挡。

“当” 的一声,枪刀相交,火星四溅。

杨龄只感觉一股大力传来,手臂一阵发麻。

此时,双方的士兵也混战在一起。

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战场。

魏延的士兵们虽刚经历渡江,但士气高昂,且训练有素,在魏延的带领下,很快稳住了阵脚,并开始反击。

杨龄心中有些着急,他本以为能趁魏延军立足未稳,一举将其击溃,没想到对方竟如此顽强。

他急于求成,攻势愈发猛烈,却也因此露出了破绽。

魏延何等敏锐,瞬间捕捉到了杨龄的破绽。

他看准时机,大喝一声:

“看刀!”

手中长刀如蛟龙出海,直劈杨龄面门。

杨龄躲避不及,下意识地用手臂去挡。

“噗” 的一声,长刀劈断了杨龄的手臂,鲜血顿时涌出。

杨龄惨叫一声,手中长枪掉落。

魏延趁势而上,一刀劈向杨龄胸口。

杨龄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恐,却已无力躲避。

魏延的长刀深深没入杨龄前胸,杨龄身子一歪,从马上栽倒下来。

魏延拔出长刀,高高举起,大声喊道:

“杨龄已死,降者不杀!”

杨龄的士兵们见主将已死,顿时军心大乱,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魏延看着溃败的敌军,心中大喜,趁机喊道:

“弟兄们,乘胜追击,攻破长沙!”

士兵们士气大振,高呼着口号,如潮水般朝着长沙城涌去。

一时间,魏延军的气势达到了顶点,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