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明感觉到了朱由检的担忧,安慰道:
“就算是工业文明时代提前来临,陛下也不必担忧,西欧的国家注重商业利润,对大明造不成多大的威胁,毕竟通往工业文明时代的钥匙现在在我们手里。”
“我们更应该提防和削弱东洋人这个对手,这个对手在后世可是侵占大半个中华的存在。稍有不慎,大明可真的就没了。”
史密斯指出来大明最担忧的问题,对此朱由检也是心知肚明。
“怎么削弱东洋人,难道要彻底攻占东洋诸岛吗?”朱由检询问史密斯。
“陛下,削弱东洋人,不一定要攻占东洋诸岛,东瀛近代之所以崛起,完全就是石见银山的缘故,要知道这个银山的产量,占当时全世界的产量的三分之一,我的意思陛下应该懂了吧!”
史密斯一语惊醒梦中人,朱由检突然瞬间就开了窍。
17世纪,正是东瀛发现的这座石见银山,为东瀛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东瀛的商人们如同嗅觉敏锐的猎鹰,纷纷围绕着石见银山展开了宏大的商业布局。
东瀛的商船将各种特色商品与石见银山的白银一同带到大明王朝,换回了无数珍贵的物资与先进的技术,经济因此开始蓬勃发展,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京都、大阪等地的街道上,商肆林立,人潮涌动。
白银的光芒也吸引了各国的目光,东瀛凭借石见银山的财富,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幕府将军们手握白银这一强大的筹码,才敢入侵朝鲜。
“哈哈,如果控制了这座石见银山,那么东瀛人的经济命脉就将被彻底切断,也就孕育不出强大的国家,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
此时的朱由检如同醍醐灌顶,豁然明朗。
石见银山,世界三分之一点白银产量,那是一定要控制在大明的手上,才能确保经济安全。
“史密斯,我们是应该出发了,去出云国看看石见银山的真面目。”
此时的东洋海军兵强马壮,拥有二十艘铁甲战舰,总吨位十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总兵力三万五千人,其中有李定国的五千名海军陆战队。
朱由检一声令下,率领东洋海军二十艘铁甲战舰,二百艘木制战舰,一起向出云国进发。
当时的石见银山就是出云国内,也就是现在的本州岛,岛根县。
东洋海军刚刚到达出云国附近海面,就看见上百条木制风帆战舰围了上来,这些战舰吨位大都在二百吨以上,上面的倭人脑袋上大都围了一个白布条,喊着一些听不懂的倭话。
朱由检瞄了一眼身边的海军提督黄龙,黄龙心领神会,下令全体军舰炮击,十几分钟过后,海面全是一些木船的残骸和倭人的尸体,看不见有倭人的存在。
此时的出云国的大名是毛利小五郎,看到海军情况不妙,赶紧组织武士们在岸上布防。
由于石见银山乃是彼时德川幕府最为重要的财政支柱,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这里的岸防工事堪称当时东瀛最为坚不可摧的存在。
远远望去,岸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式各样从西洋重金购置而来的大炮,这些大炮大小不一、型号各异,总数竟然多达上百门!每一门大炮都配备着经验极其丰富的炮手,他们日夜坚守在此,严阵以待。
经过一番精心谋划之后,东洋海军终于选定了适宜的登陆位置。紧接着,二十艘铁甲战舰同时发威,它们那威力巨大的舰炮齐声轰鸣,集中火力向着岸上的炮台疯狂射击。
刹那间,无数颗榴弹炮如雨点般铺天盖地地射向炮台。只听得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此起彼伏,整个炮台瞬间被火光和硝烟所笼罩。那些可怜的守兵们根本来不及躲闪,就被炸得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待到东洋海军完成第一轮猛烈炮击之后,岸上的倭人们这才如梦初醒一般仓促应战。
然而,他们的还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只是稀稀拉拉地射出几枚炮弹而已。很显然,大明舰队刚才那一轮凶猛的炮击已经给倭人的炮手造成了惨重伤亡,致使他们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激烈的炮击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之久。渐渐地,岸上原本还响个不停的火炮声逐渐沉寂下来,最终变得鸦雀无声。
见此情形,一艘艘木制战舰纷纷抓住时机靠近岸边。在李定国将军的亲自率领之下,五千名英勇无畏的东洋海军陆战队士兵如同下山猛虎一般,迅速冲上了海岸,并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拿下所有的炮台。
朱由检下令,一定要捉住毛利小五郎,拿下石见银山。
炮击结束了,但是在岸上,倭人的抵抗很是激烈,。
这些倭人仗着手里有大量的燧发枪,和明军展开了激战,这些人依靠着地利,不停的袭击着明军。
明军本着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大开杀戒,毫不留情地展开反击。
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惨叫连连。那些之前还张牙舞爪、嗷嗷乱叫的倭人,转眼间便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不消多时,倭人便死伤惨重,剩余的人斗志全无,纷纷缴械投降,沦为明军的俘虏。最终,明军在石见银山的矿洞内,成功擒获了毛利小五郎。
此刻的毛利小五郎,如丧家之犬般跪在朱由检面前,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着,大气都不敢出,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
“你就是出云国的大名,毛利小五郎?”
毛利小五郎粗懂大明的语言,一个劲的点头。
“这出云国还有这石见银山,还有你如今都归我大明所有,你可有异议?”
毛利小五郎哪里敢有异议,谄媚的说道,“这银山本就是大神赐给大明王朝所有,我只不过是替皇上陛下看守而已。不求有功,只求活命。”
“活命可以,你以后要做我大明王朝在东瀛的出云知县,七品芝麻官,管理当地的百姓。”朱由检淡然的说道。
毛利小五郎一听可以活命。还能。继续在此地担任知县,自是心头狂喜,于是急忙磕头, “臣愿意做这出云知县,世世代代为大明王朝尽忠。”
朱由检哈哈一笑,“孺子可教也,不过你这毛利的姓氏不雅,朕今日赐你犬养一姓,以彰显大明威德。以后就叫犬养小五郎好了。”
毛利小五郎听了也是喜出望外,大明王朝的皇帝亲自赐姓,那是何等的荣耀,连忙磕头拜谢。
“犬养知县,这是一个尊贵的姓氏,也只有你能才能得到,也是为了表彰你的柔顺。要知道在大明叫狗子和二狗子的人非常多,以后都是非富即贵。你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片苦心。”
说完,朱由检头也不回的去视察石见银山去了。
所谓的石见银山,就是岛根县靠海带一座山岭,在1400年以后,发现了白银。
靠着此地白银的开采,和大明换取了海量的物资,东瀛逐渐强盛起来,慢慢的依托这个银矿,熬过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成为世界强国。
进入石见银山的银矿,里面矿洞不是很高,朱由检只能低头进入。原来这倭人身材矮小,普遍在1.5米左右,最高不超过1.7米,所以这矿洞极矮,进出不便。
但是这矮小的矿洞却减少了,倭人开凿矿洞的工程量,产出白银更省时省力。
此时石见银山已经积攒了几百万两的银子,堆在冶炼场的库房,德川幕府还没来得及运走,全便宜了朱由检。
据这里的矿监介绍,这座矿山一年平平常常的产量就在200吨以上。高的年份,一年产量足有五百吨,与一座金山无异。
朱由检思忖:“大明这一战,就获得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产量,确实值得,以后大明王朝的白银需求,再也不用仰人鼻息了。”
出了矿洞,朱由检和众将商量如何进一步占领和巩固石见银山。
海军提督黄龙建议,“这石见银山是东瀛人最大的倚仗,必不肯轻易丢失,定然想方设法夺回去。我海军攻城还可以,想长久守下来,没有陆军不行。”
朱由检思考之后,决定调张献忠的义子艾能奇率军来此,这些降兵在大明颇有些不安分,安置到这里也是给他们一个出路。
同时调天龙军三千人,在李若琏的带领下,进驻出云国。
朱由检明艾能奇和李若琏攻打附近石见和长门两个大名,进一步巩固打下来的地盘。
此时的石见和长门的大名想和大明玩命,结果众多的武士和士兵被马克沁机枪无情的收割,纷纷扔下手中的燧发枪,向大明投降,成为大明的石见县和长门县。
此时的大明王朝在东瀛的本州岛已经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