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过年进行时 1
腊月二十七。
风俗是赶大集,磨菜刀,洗澡,杀鸡。
清晨,出了一点太阳,一家人都起床,在院子里忙活各自的事情。
要过年了,不能再睡懒觉了,要早早起床,收拾家里。
还要去赶大集。
今日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起得很早,收拾好家里后都约着一起出门,去赶集。
镇上太远,牛车又不够坐,大部分人就约着一起走路去赶集。
康穗原本想让许芽儿在屋子里待着的,走那么远的路,他心疼。
他的追风没在人前过明路,知道的只有父亲,爹爹,还有夏鸣鹤。
这次回来的时候,康穗就把追风放进了空间里,骑的马也是镖局的。
主要是家里没地方养。
家里连牛都不养,因为没地方,也因为难以打理,吃得又多,荒年草木不丰,养一头牛并不容易。
虽然他们有把握能养好。
村长家的牛这两年都没长肉,还瘦了不少,村长都心疼死了。
许芽儿却不在意,他觉得自己现在壮得能打死一头牛。
走十几里的路算什么。
上次他走那么远的路去山里接他,不也一点事都没有。
所以许芽儿很自信,收拾好自己,就拉着康穗的手出门了。
康裕和皓越两人也跟上了。
过去这一年也确实不好过,他们也很久没有去镇上了,去走走也好。
过年正是采买物资的好时候,也是东西最好卖的时候,村子里有人春天采的竹笋,晒干了,在家里放了许久,就等着过年的时候拿去卖。
康穗一行人出了门,遇到康大山和康奶奶两个人在前面走,一边走一边絮絮叨叨的说话,于是他们便走上去,跟上了。
一路到了镇上,大家就各自去买东西了。
家里什么吃的都有,要买的,或者能买的,其实不多,主要是出门来逛一逛,散散心。
街边支起了不少小吃摊子,油锅架起来,里面炸着蘑菇,外面裹了鸡蛋和面粉和成的面浆,炸到金黄酥脆,捞出来,撒上五香面和辣椒面,一份要卖二十文钱,买的人还不少,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许芽儿看着那长长的队伍,有些泄气,那炸蘑菇闻起来好香啊,想吃。
康穗看出了许芽儿的小心思,又看了看那长长的队伍,起码有五六十个人,若是要排队,要排上很久。
没法儿了。
康穗问:“一定要吃吗?不如我们去酒楼吃吧?丰收酒楼里也有炸蘑菇。”
这里的炸蘑菇可能是复刻丰收酒楼的做法的,但是不确定,也可能是别人自己琢磨出来的。
许芽儿点点头,跟着康穗走了。
康裕和皓越在其它地方逛街,两人单独去了丰收酒楼。
酒楼里人满为患,大堂里坐满了人,香气四溢。
许芽儿不出所料的看到了炸蘑菇。
大堂里人太多,康穗就带着许芽儿去了楼上的包厢,掌柜当然认识康穗,特意给了两人一个小包间。
许芽儿第一道菜就点了炸蘑菇。
康穗看着菜单,点了两个菜。
一道滑肉紫菜汤,一道香酥鸭。
菜在一刻钟之后端了上来。
许芽儿第一口就吃了那道炸蘑菇。
放进嘴里嚼了嚼,然后就皱起了眉头。
“不好吃吗?”
康穗这样问着,自己也伸手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
嗯……
说不上难吃,就是有点油,咬下去还会爆汁那种。
康穗看了看周围,没有垃圾桶之类的东西,吐在桌子上也不雅观,索性直接就咽了下去。
许芽儿道:“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
康穗点点头,道:“那我们待会儿去外面买来吃,实在不好吃,等回家我给你做。”
“嗯!”
许芽儿高兴的点点头。
康穗把饭碗端到了许芽儿面前,给人夹菜。
“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就买。”
………………
两人吃完中午饭出来,外面买炸蘑菇的人已经不多了,康穗便想着先去买炸蘑菇,许芽儿拉住了他,道:“我现在不饿,我们一会儿再买吧。”
也是。
于是两人愉快的去逛街了。
刘氏今天也带着一家人出来买东西了。
她手里牢牢的牵着安安,后面跟着两兄弟,负责背东西。
安安很少来镇上,眼下见了镇上的热闹场景,心里高兴的不得了,抓着刘氏的手一直往前面走。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逛着街,等到刘氏把要吃的东西全部都买好了,就找了一个地方坐着休息,安安也跑累了,依偎在娘亲的身边。
刘氏看着两大小伙子,笑着擦了擦头顶的汗,道:“你们两个把东西放在这里,自己去逛逛,看看要买些什么,就添置一下,我和安安在这里等你们。”
康决和康禾两人便放下背篓,愉快的走了。
两大小伙子也不一路走,康决去了首饰铺子里,他想给小芳买两个镯子。
娘亲和安安都有镯子,他也要给小芳买两个。
康禾则去了小吃最多的地方。
他刚才过来的一路,可就看着这些了。
选了几样最心仪的小吃,康禾把东西抱在怀里,一口一口的吃着,还一边看着街边的活动。
很快,来到了小吃街的末尾,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
之前他哥卖绒花的那个姐姐。
她弟弟叫什么来着,好像叫什么观棋。
他们不是住在吉祥镇的吗?
康禾隔得有点远,看不清这边的景象,于是走近了两步看。
确实是他们两姐弟。
姐姐身上穿着的衣服好像很旧了,弟弟在一边,似乎也能帮上忙了。
她弟弟的病好了?!
康禾很惊奇,又上前了几步,到了摊子前面。
李奉臻看着来人,准备站起身迎客。
抬头看见康禾,很是惊讶。
“小郎君,是你?”
康禾立马站直了身体,点点头,回答道:“啊,是我,姐姐你还记得我啊!”
李奉臻笑了笑,道:“我当然记得。”
他们遇见的那天,康禾还给了弟弟买了一碗冰汤圆,从那天之后,弟弟的病也慢慢好了。
她永远都记得那天。
康禾问道:“那个,姐姐之前不是住在吉祥镇吗?怎么搬到这边来了吗?”
李奉臻笑了笑,很温柔,道:“我嫁到平安镇来了。就在上个月。”
她年纪不小了,经隔壁的婶娘介绍,认识了这边镇上的人,那家人是好的,就是穷了一点,还愿意让她带着弟弟一起过来。
她这会儿是出来卖绒花,赚点生活费的。
康禾点了点头,低头看着摊子上的东西,依然很精巧,很漂亮。
李奉臻拉起弟弟,指着康禾道:“观棋,这个哥哥以前给你买过冰汤圆吃的。”
李观棋眼睛圆溜溜的,看着康禾,看上去确实是清醒了,他脸上挂着一个笑容,说:“谢谢哥哥。”
声音清越,如同泉水叮咚。
好听。
康禾道:“不用客气。”
随便说了几句话,康禾准备离开了,又想到这会儿已经中午了,看两姐弟的样子似乎也没吃饭,他看着手里吃剩的炸蘑菇,还有咬了一半的饼子,都觉得不太好给人家这些东西,于是转身跑进了小吃街,不一会儿,他重新买了两个饼子,还有一包炸蘑菇,跑过来,放在了两姐弟的摊子上,笑容爽朗开怀,道:“相逢即是缘分,这我们第二次遇见,很高兴认识你们,请你们吃东西。”
说完,康禾看向李观棋,他人干干净净的,看着康禾。
康禾道:“弟弟,你好好长大。”
说完,不等李奉臻拒绝,转身跑了。
李奉臻看着那些吃食,哭笑不得。
她们怎么又占人家便宜了?
再看康禾,已经跑得没影了。
能再遇见,也是一种缘分吧。
李奉臻笑了笑,拿起饼子,拨开来,递给了弟弟,道:“吃这个,是刚才那个哥哥给咱们买的,以后再见到人家要记得打招呼,知道吗?”
李观棋点点头,接过饼子,小口小口的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