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吴敌和徐秋云进行攻势时,白远也没闲着。

第六师团从奉天撤的很快,辽北直接拱手让给白远。

现在的东北,热河、辽省除了小连市以外核心全部收回。

建筑槽位跟着+12。

老规矩,身处战争的泥潭中,当然要全部上军工。

而且现在的军工也不算多,连系统商店给的每日资源卡都用不完。

其实白远很想先立几个雷达站。

但很遗憾,现在根本建不了,连雷达的科研都点不亮。

由于系统前段时间的更新,除了UI大差不差外,又多了点新东西。

——试验设施。

分别为陆军——地面战研究设施;

海军——海军工程设施;

空军——空洞与航电研究设施;

核研究。

一共四大类,不建立特殊设施并完成相关研究,连科研都点不了。

算是变相给白远加了一层限制。

毕竟以前只需要无脑点科研就好,现在还要进行什么狗屁研究。

一个研究设施不光建立需要占据建筑槽,时间上哪怕建筑加速卡拉满也要一个月。

而且还需要对应的科学家。

刚过完年的时候,苏玄机虽然帮他从南洋拉皮条来了一群爱国“科学家”。

可他们的水平暂时无法达到系统的认可,只能称为科研人员。

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可以搞一搞研发,做些应用型研究。

但真要是尖端科技,他们也只能给真正的科学家打打下手。

这又给了他一个跟普鲁士暂时合作的理由。

当然,凡事都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

虽说系统版本更新为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但相应的,建立研究设施并完成相关研究给他带来的收获也是无比巨大的。

先不提系统内给的好处和buff。

单是研究需要在现实里同步进行,就能让他获益匪浅。

什么意思呢?

以前的科研,白远直接在科研槽里一点就行。

点完之后虽然军用工厂能生产对应的武器装备,但他还是没有相关的科研人才骨干。

系统点完了也就点完了,到最后也不过一个翻版普鲁士而已。

而现在是需要真刀真枪的干科研的。

完成一项研究后,他也能顺带培养出自己的真人科学家。

往后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借由这批科学家来实现。

白远脑子里可有不少来自他那个时代的好东西,比如猫猫车。

全名“山猫全地形车”。

这玩意的技术壁垒真没那么高,但对陆军的提升却无疑是巨大的。

来去如风,还能进行各种改装。

到时候,两个士兵就能架着重机枪或重型迫击炮去袭扰敌军。

十来个人就能爆发相当可观的火力,打完就撤,堪称在战区里游龙。

白远才刚开始畅想,柳满楼就推门而入将他打断。

“白总,这是前线部队的减员状况,参谋部已经统计汇总完毕,您看一下。”

当白远翻阅文件的时候,柳满楼的嘴不闲着,开始说另一件事:

“另外我跟您汇报一下东北后勤体系的建立情况。”

但凡是打仗,就没有不消耗弹药的。

在系统更新的时候,西城跟着生成了一个补给中心,所有武器装备的弹药补给中心都可以生产供给。

虽有上限,但即便白远再暴兵几倍也触碰不到。

因此,白远再也不用使出让军用工厂停产装备反去生产弹药的操作了。

只不过这个补给在西北的时候还好说,无论到哪个省份距离都很近。

而且敌对部队都是臭鱼烂虾,基本不怎么消耗弹药,后勤很省心。

可到了东北,不光补给线拉长,战争烈度也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时候就需要额外建立后勤体系了。

这也是白远最近一直在跟进的事情之一。

至于为什么不用系统建立补给中心,懂的都懂——建一个太耗时间了。

90%的建筑加速卡都没法让一个补给中心在一个月之内建起来。

有那时间还不如造一造铁路,然后征调民夫用人力修建仓储,建立后勤。

反正既然能用人力解决,那就暂时先苦一苦百姓吧。

骂名会有底下的人担的。

“我军打算建立三级后勤体系:总部-战区-师部兵站,师级以下的补给问题由各师自行协调解决。

考虑到现在处于战时,还要额外部署前线补给点。

另外,由黄连生重新起草的后勤旅编制我放在最后了,我觉得可行,您再审阅一下。”

一口气说完后,柳满楼口干舌燥,不见外的从边上的玻璃壁橱里取出他专用的茶缸,走到窗边拎起暖瓶泡了杯茶。

这时候白远才刚看完部队上万统计,眉头直皱。

除了吴敌亲自指挥装甲师将13联队撕烂的那场战斗,伤亡忽略不计外。

各部队只要和日军主力碰上,必有伤亡。

虽然战损比打得很漂亮,最艰难的攻坚战都能达到接近1:3,野外鏖战更是有场1:8的战损比。

但这掩盖不了部队伤亡的事实。

尤其是第五师,上个月的月末和第二师团硬碰硬,全师伤亡百分之十七八,接近百分之二十。

现在已经被调到后方休整补充预备兵了。

“哎……这帮老鬼子!”

看白远面色沉重,柳满楼放下茶杯宽慰说:“白总,打这种精锐师团,伤亡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第二师团,本就名声在外……

等到这批老鬼子死干净,我们就好打了!”

“满楼,你说要是机动部队早点上,会不会少死些人?”

“会!”柳满楼肯定的点头:

“但是如果我们早早压上机动部队,就不会有现在围堵第六师团的大好局面。

如今日军最强的两个师团之一的第六师团,已成冢中枯骨。

如此大好局面,都是多亏您的决策!”

白远微微点头,继续翻阅文件。

后勤体系是白远亲自跟的,没什么问题。

弹药由总部调拨,通过铁路运输到战区级枢纽,如辽省奉天,然后再经由汽车和驮马分配到各师。

最后一页是黄连生的报告。

后勤旅:人数3000-5000,配备一个运输团、一个汽车营、一个卫队营,以及一个工兵维修连。

从百姓中征调,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所以兵源可以说很广。

并且黄连生提到已经用西北的预备役展开试验,效果相当不错。

他建议,每个步兵师都配备一个新编的后勤旅,单独从事运输工作,把主力从后勤事务中解放。

“这个黄连生,一直都有些想法,行动力也很强,是时候该动一动了。”

白远指着文件微微一笑:“我看总后勤部,装备审查委员会主任的位置就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