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历尘劫 > 第148章 皇宫家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之内,已然是满城缟素,一片肃杀悲戚之色。皇上痛失嫡子,心中悲恸万分,念及自己曾许下的金口一诺,遂追封成王为成帝,以皇帝的规格为其厚葬。因成王仅坐了一晚上的皇帝,后世便称其为“一夜帝”。

成王虽为辅政王,却并未独立开府,一直居于东宫。而东宫,向来是太子的居所,尽管皇上未曾正式下旨册封,但众人心里都明白,七皇子实际上就是太子,未来注定要继承大统。

此刻,整个东宫哭声震天,皇后更是悲痛欲绝。她的两个儿子,小儿子被贬至北疆戍边,大儿子又突患失心疯,最终自陨身亡。这般沉重的打击,让皇后数次晕厥过去。

为了慰藉皇后的悲痛之情,皇上特赦十皇子从北疆火速赶来,参加兄长的吊唁。

此时,十皇子静静地守在灵柩之侧,面色沉静如水,神情淡然,看不出太多悲伤之色。或许是在北疆的这段日子,历经草原戈壁的磨砺,他已锤炼出几分刚毅,学会了将情感深埋心底。

朝中众大臣纷纷前来吊唁,皆以最为隆重的三拜九叩大礼参拜。七皇子生前未曾享受的礼仪,如今一一补足,可谓极尽哀荣。

没过两日,众位皇子匆忙赶回京城,连休息都顾不上,便径直奔赴灵前。见到七皇子的灵柩,他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纷纷失声痛哭。那哭声悲切至极,完全是发自肺腑的亲情流露。

纵使他们兄弟之前或有嫌隙,但不久前还曾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北夷。这份兄弟情谊,加之七皇子此次死得悲壮,实在是感天动地。

陆云轩也来到灵前,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又虔诚地上了一炷香。之后,他并未在灵前过多逗留,而是匆匆出城而去。

天恩寺内,慧觉大师正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七皇子成帝丧仪的法事所需之物。见陆云轩前来,他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满脸和善地将陆云轩迎至禅房之内。

陆云轩见到慧觉大师,便要躬身参拜,慧觉大师眼疾手快,赶忙拦住,说道:“陆大人,我早料到你会来找我,所以,你但有疑问,尽管开口,小僧必定知无不言。”

陆云轩这次并未在意慧觉大师为何在自己面前自称“小僧”,此刻他心中被更大的谜团所困扰,迫切希望慧觉大师能为自己开示迷津。

陆云轩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份朱焰的审案实录,递给慧觉大师,而后将那天议事的详细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与大师听。

末了,他满脸困惑地问道:“我记得小时候,曾有一位仙子模样的人对我说,凡事皆有因果,一定要心存善念。从那时起,我便心怀苍生。可如今到了这般田地,我竟全然不懂了,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这么多事、这么多人的命运,都因我而起?还请大师为我解惑。”

慧觉大师静静地听完陆云轩的倾诉,又低头仔细翻看了那份审案实录。片刻后,他缓缓开口说道:“佛法有云,凡事皆有定数,因果循环,无始无端。今日之果,源于昨日之因,亦是明日之因。

陆大人,你没有错,他也没有错,本朝没有错,北夷同样没有错,然而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便生出了‘错’。这其中并无绝对的因由,这便是共业,是劫数。天地大道,本无善恶之分,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所以,陆大人不必为此烦恼,只需但做好事,莫问前程便是。”

“大师,如今楚宰辅已然致仕,七皇子又不幸自陨;眼看着众位皇子之间又有可能兵戈相向,这该如何是好?国家已然历经多次磨难,实在经不起再一次的战乱。

不瞒大师,陆某如今已有倦意,若是陆某这条命,能够换来天下太平,朗朗乾坤,陆某定然在所不惜。楚宰辅离去后,朝堂之上总要有人为民请命,故而我也只能勉力维持,只是实在心力交瘁啊。”陆云轩满脸疲惫地说道。

“陆大人一心为民,此乃大慈大悲之举,已然达到大乘境界,小僧自愧不如。但就此事而言,小僧以为,经此一战,各位皇子心中应该已有定数,不会再有太多争伐之心。凡事还是顺其自然为好。”慧觉大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有了慧觉大师的这番话,陆云轩的心稍稍安定了些。七皇子的葬礼在做完七天庄重肃穆的法事之后,被厚葬于皇陵。

就在葬礼结束的当晚,皇上传旨,命所有皇子齐聚皇宫,他要举办一场家宴。并且特邀陆云轩代表荣亲王出席。陆云轩心中虽有些不情愿,毕竟他已经与容平郡主(如今可称容平公主)和离,自觉已无资格,但圣意难违,只好遵旨前往。

这是一场规模宏大、堪称奢华至极的家宴。皇宫大殿之上,众位皇子和陆云轩分坐两边,每人面前摆放着一个精致的案几,各有两名宫女悉心服侍。一名宫女负责及时清理污渍,另一名则专门负责分餐和倒酒水。 在大堂中间,一张长长的餐桌横陈,奢华得令人咋舌。桌面上铺设着精美的素绣,上面摆满了整整一百零八道菜,每一道菜都盛放在精美的金玉器皿之中,熠熠生辉。

看着这满桌的珍馐佳肴和华丽器皿,陆云轩虽已贵为一品侯,却也不禁惊叹不已。单就这一百多道菜肴,便让他深感中华厨艺的博大精深。而且菜品数量如此之多,即便每道菜只品尝一口,恐怕也难以尝遍。

这时,皇上端起酒杯,神色凝重地说道:“众皇儿,今日这场家宴,大家无需拘束,此刻没有君臣之分,只有我们父子相聚。今日是你们兄弟下葬的日子,也正因这件事,我们父子才能齐聚一堂。来,这杯酒,敬你们逝去的兄弟。”说罢,皇上将酒洒在了地上,众人见状,也纷纷跟着洒下一杯酒。

“这已是我第九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朕原本有十六个儿子,如今却只剩下你们七个。”皇上说着,声音渐渐哽咽,皇子们听闻,也都不禁低声哭泣起来,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变得格外低沉。

“朕的兄弟如今也仅剩下你们的皇伯一人了。”皇上说着,目光看向了陆云轩,然后接着说道:“朕实在不忍再看到你们兄弟之间相互杀戮,最后落得个亲人全无的下场。来,让我们再敬第二杯酒,缅怀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众人又随着皇上敬了第二杯酒。

皇上再次举起酒杯,神色转为庄重,说道:“这第三杯,庆贺北夷外患已除,如今四海一统,预祝我们国祚永存,世代传袭。”言罢,他一饮而尽,众人也纷纷随后饮下这杯酒。

三杯酒过后,皇上表情严肃起来,他缓缓环视着诸位皇子,语气变得如同平常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对话那般温和:“皇儿们,天下虽说是我们的天下,但我们能否坐稳这天下?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与北夷和平共处了百年,为何他们还要觊觎我们的领土? 而这天下芸芸众生,又有谁不想登上这皇帝的宝座?

也许七皇儿就是想通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决然走了这一步。因为他深知自己担不起这千斤重担,即便勉强坐上皇位,也难以坐稳天下。而若天下在他手中大乱,那他最后的下场恐怕会比现在更为凄惨。”

众皇子静静地望着父皇,聆听着他的每一句话,没有人敢打破这份宁静。 “皇儿们,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若没有你们几个在边疆守卫,为父的这皇位也坐不安稳;若没有你们共同抵抗北夷南侵,也许如今早已改朝换代。

经过这场战争,朕觉得你们都成熟了,都能独当一面了。三皇儿,拓地八百里,如今封国已有千里阔土;二皇儿拓地五百里,封国也达八百里;五皇儿的封国如今也差不多八百里了吧。四皇儿老成持重,虽说封国没有太大拓展,但治理得井井有条,着实令父皇欣慰。

现在,朕打算把皇位传给你们其中一人,但朕不希望你们为了这皇位,再起战乱。你们要想想,如果战乱又起,会不会有人像北夷一样,趁机夺取我们的天下呢?”

“所以,今日朕让你们来,只为一件事,你们兄弟之中,谁能担当起这个位子,且能让其他兄弟都心悦诚服,谁就来坐。而且这个人一定要有担当,要有治国理政的才能,未来必定要是一位明君。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日益强盛,世代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