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武侠修真 > 天龙后记,水浒别传 > 第121章 庙堂之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众官陆续赶到之时,高泰景命人清点人数,居然连平日的一半都不到,许多官员都闭门不出。

前来上朝之人或是早已投靠了高家成为其爪牙。或是慑于高泰景的淫威不敢不来。

就在这时,当朝太监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展开手中的诏书,宣读起来:“今顺应天命,拥高升泰为新帝,改国号为大中……”

伴随着宣读声缓缓落下,范骅以及数名高家亲信率先站了出来,身后紧跟着一众官员。

众人屈膝跪地,恭敬地向着高升泰参拜,齐声高呼万岁。

然而就在一片万岁声之中,杨太傅等五位年事颇高的老臣却突兀地站在原地,拒不施行跪拜之礼。

范骅见状,眉头微皱,面露怒色,高声喝问道:“如今新帝已然登基,诸位为何不肯下跪参拜?难道你们想要违抗皇命不成?”

杨太傅听闻此言,瞪大双眼,须发怒张,怒不可遏地吼道:“当今圣上宅心仁厚、心怀百姓、秉性纯良,从未有过任何失德之举。倒是你们高家,专权弄势犹嫌不够,竟敢趁陛下外出游历之机篡夺皇位,擅自称帝!”

“尔等这般行径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还妄图逼迫我们向你们卑躬屈膝,行这跪拜大礼,真是痴人说梦!”

高泰景听到杨太傅这番言辞犀利的斥责,便要命身旁的武士将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家伙强行拖拽下去严惩一番。

范骅深知杨太傅等人在朝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且颇具威望,如果此时贸然对他们动手,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于是他连忙伸手拦住高泰景,对着杨太傅等老臣温言劝解道:“诸位大人,请息怒。并非我们不愿恭迎陛下回宫,实在是因为陛下不幸遭逢奸佞小人毒手,已经被那叛贼朱丹臣与华赫艮谋害身亡了。”

“如今大理国皇室后继无人。在此危急存亡之际,也唯有像当今陛下这样德高望重之人挺身而出,方能稳定朝局,主持大政。”他说话间对着龙椅上的高升泰连连鞠躬。

杨太傅满脸怒容,指着范骅和高泰景,冷冷地说道:“范司马!你造谣陛下身亡,这可是诛九族之罪!你们可不要认为老夫对此事一无所知!那朱丹臣向来对大理国皇室忠心不二,此次更是伴随陛下一同率领大军前来,就是要将你们这些乱臣贼子一举剿灭!”

说罢,他缓缓转动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的诸位大臣们,接着厉声道:“你们这群不知死活的家伙竟然胆敢跟随高家反叛作乱,等到陛下的大军攻破城门之日,也就是你们死无葬身之地之时!”

高泰景听到这番话后,顿时怒火中烧,他对着杨太傅高声怒吼道:“杨太傅!休要在此倚老卖老!现今你的生死完全掌控在我们的手中,我父亲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面对高泰景的威胁恐吓,杨太傅却毫无畏惧之色。

杨太傅身旁的刘尚书指着龙椅上的高升泰,厉声道:“高升泰!想当年你联合段正明、段正淳,施下毒计,残害延庆太子,扶持段正明为保定帝。你高家因此得以独揽大权。尔等当年的种种丑事,老夫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又恭恭敬敬地朝着北面拱手施礼,义正言辞地说道:“当今圣上乃是延庆太子的嫡亲血脉!其仁德广布天下,实乃大理国当之无愧的明君圣主。岂是你们这些忤逆之贼能比?”

高升泰虽然一直对皇位心怀觊觎之心,但他向来极为重视自己的名节,尤其渴望能够得到杨太傅等德高望重的老臣们的认同与支持。

此时此刻,眼见着刘尚书毫不留情地指着自己怒斥谩骂,他不禁感到羞愧难耐,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辩解。

然而,一旁的高泰景早已按捺不住,他满脸怒容地吩咐左右:“把这几个满口胡言乱语的老匹夫给本将军统统推到宫门外去,凌迟处死,让他们知道冒犯我大中国皇威的下场!”

话音未落,一群武士便准备强行将他们拖拽出宫门执行死刑。

杨太傅却是面不改色,只是冷冷地笑了一声,高声说道:“我等今日既然敢站在这里仗义执言,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们高家就算权势滔天,又怎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呢?”

眼看着几位老臣就要命丧黄泉,高升泰连忙喝止那些武士,转头对着高泰景急切地喊道:“够了!泰景!快快停下!咱们大中国新立,若杀大理股肱旧臣,满朝文武岂不是人人自危?”

高泰景虽骄横跋扈,然而此时此刻,他的父亲高升泰身为大中国皇帝,已然当庭发话。

他对于父亲所说的话,也不敢当众违逆。

众多官员们眼见形势如此,也纷纷出言相劝。

高泰景纵然心有不甘,也只得暂且听从众人之意,暂且留下杨太傅、刘尚书等几位老臣的性命。

高升泰见事已至此,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已登上皇位,自然要行皇帝之事。

于是,高升泰毫不犹豫地下旨,将高家的一众亲信臣子们尽数加官晋爵。

待到群臣退朝之后,一名宫门守卫神色匆匆地赶来,高声道:“启禀陛下,赫连铁树将军前来向陛下恭贺大喜!”

高泰景闻得此言,连忙吩咐左右:“快快有请!”

不多时,赫连铁树带着欧阳雄、威德法王、萧炎等一干下属走进了大殿之中。

他来到高升泰面前,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朗声道:“下官赫连铁树,奉梁太后懿旨,特地前来向陛下道贺!此番我西夏特意为陛下备下了一份厚礼。”

高升泰微微眯起双眼,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赫连铁树,语气冷淡地问道:“哦?不知所谓的大礼究竟是什么呢?”

赫连铁树堆起满脸笑容,缓声道:“回陛下,这份大礼乃是我西夏出动十万大军,协助陛下彻底剿灭段家的残余势力,并生擒那段誉小儿。”

高升泰露出一抹冷笑,说道:“梁太后的这番好意,我已然明了。然而攘除段家之事,实乃我堂堂大中国自家事务……”

话音未落,赫连铁树却是哈哈一笑,接口说道:“眼下大中国与我西夏两国亲如一家。大中国之事,自然也是我西夏之事了。”

一旁的高泰景赶忙附和着说道:“没错啊,父亲!依儿臣之见,咱们理当派遣使者速速前往西夏,拜见梁太后,许诺将那建昌府与会川府两座城池赠予,以此来表示我大中国之诚意,请得西夏出兵相助。”

高升泰尚未答话之际,范骅却挺身而出,拱手施礼道:“启禀陛下,微臣愿担此重任,出使西夏,定不辱使命!”

高泰景闻言不禁喜形于色,连声赞道:“甚好!甚好!若有范大人出马,此行必能成功!”

高升泰见状,心知自己初登皇位,便将大理国土地割让给西夏,非但自己会背负骂名,大理国许多旧臣恐怕也会率众前来征讨。

但此时,整个皇宫已全然落入高泰景的掌控之中,高升泰亦是无可奈何,只得勉强点头应允了下来。

紧接着,高泰景吩咐手下准备好往来书信等一应物件,交予范骅。

就这样,范骅与赫连铁树等人一道,匆匆离开了大理,一路疾驰,直奔西夏而去。

杨太傅得到范骅出使西夏的消息后,深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急忙唤来刘尚书、王将军等老臣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