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散会后没几天,我就发现小区里的氛围跟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那些见着我躲着走的中立居民,现在都主动跟我打招呼。

这变化让我心里挺受用。

“卫哥,你这办法真管用。昨天老王家缺盐,找你要了两包,今天他特意让我带话,说愿意帮忙盯着楼下的动静。”

老李头一边整理物资一边跟我说。

我点点头,“这就对了。咱们光靠自己这几个人,能把整个小区守得滴水不漏?

还得靠大家伙儿。”

这阵子我让小芳在小区各处设了几个汇报点,就是放个旧纸箱,里面搁个小本子。

谁要是发现什么可疑情况,随时可以写下来。

为了鼓励大伙参与,我还特意定了个规矩:提供有用消息的,月底能多领一份物资。

“卫哥,你说这样做靠谱吗?万一有人乱写怎么办?”

张铁柱有点担心。

“乱写更好。”我笑了,“你想啊,如果全是重要消息,那才不正常。

掺杂着些鸡毛蒜皮的事,反而显得真实。再说了,真假咱们自己能判断。”

这天下午,3号楼的老张头特意跑来找我。“卫新啊,前两天我看见两个陌生人,在小区外围转悠。

他们穿着跟咱们差不多,但走路姿势不对劲,像是当过兵的。”

我心里一动,这消息确实有价值。“老张头,这事你办得漂亮。

月底给你加半份米。不过记住,这种事别到处说,就跟我一个人讲就行。”

老张头乐呵呵地走了。我琢磨着,这情报网络算是初见成效了。

以前想打听个消息,得派人冒险出去侦查。现在好了,坐在屋里就能掌握不少情况。

渐渐地,靠近小区外围的居民也开始主动靠拢。

这些人原先都是墙头草,既不敢得罪姜美人,也不敢完全站在我这边。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发现跟着我能吃饱饭,自然就愿意帮忙了。

“卫哥,北门那边来了个收破烂的老头,说是想换点吃的。

我看他鬼鬼祟祟的,像是在打探什么。”王大勇跑来报告。

我摆摆手,“让他进来吧。这种人最擅长收集消息,说不定能问出点有用的东西。”

果然,这老头喝了碗热汤后,竹筒倒豆子似的说开了。

“卫爷,您不知道,最近城东那边可乱了。姜美人手下的人天天吵架,好几个小头目都想自立门户呢。”

听到这话,我忍不住笑出了声。这就是人心散了的结果啊。

我把老头安顿在储物间休息,让人给他送了床被子。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发现来找我要物资的人越来越多。

但这不是坏事,因为每次我都会让他们帮个小忙。

有时候是留意某个方向的动静,有时候是打听某个熟人的近况。

“卫哥,我觉得这样下去,咱们很快就能把整个小区的人都拉过来了。”

小芳兴奋地说。

我摇摇头,“还不够。现在这些人靠的是利益,等哪天他们真正信任咱们了,才算成功。”

为了加快这个过程,我特意让老李头负责处理居民的日常需求。

谁家缺药了,谁家孩子饿了,都由他统一调配。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让大伙感受到我们的效率,二是能培养老李头的威信。

“卫哥,你看这个。”老李头递给我一张纸条,“这是5号楼的小刘写的,说他发现隔壁单元有人半夜偷偷溜出去,可能是给姜美人通风报信的。”

我仔细看了看,“嗯,这消息值半袋米。你去告诉小刘,让他继续盯着,但千万别打草惊蛇。”

通过这些零零碎碎的消息,我逐渐摸清了小区里还剩下多少不安分的人。

有意思的是,有些人明明在帮我,却还要装作中立的样子。

比如那个天天在楼下遛弯的老孙头,明面上说两不相帮,实际上三天两头给我递消息。

“老孙啊,你这样可不行。”有一天我故意逗他,“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小心闪了腰。”

老孙头嘿嘿一笑,“卫哥,您就别取笑我了。

我这不是怕惹麻烦嘛。不过您放心,该帮的忙我一定帮。”

看着这些人慢慢向我靠拢,我心里明白,这就是实力带来的改变。

当初我囤积物资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我疯了。

现在呢?他们都指着我活命。

为了让这个情报网络更有效率,我想了个新招数。

我让小芳在每个楼栋都发展了一两个“联络员”,专门负责收集和传递消息。

这些人不用冒风险,只要把听到看到的事记下来就行。

“卫哥,这样做会不会太明显了?”张铁柱还是有点担心。

“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在做什么。”我解释道,“这样一来,那些想投靠我们的人就有门路了,而那些还想观望的,也会掂量掂量。”

这天晚上,我正在整理最近收到的情报,突然听到外面有动静。

原来是住在7号楼的老刘带着一家人来了。

“卫哥,我们想搬进您管理的区域住。那边实在不安全,昨晚又有人闯空门。”

老刘一脸焦急。

我看了看他们一家老小,点点头,“行,我安排人给你们腾个房间。

不过记住,进了我的地盘,就得守我的规矩。”

老刘连连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配合。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吩咐。”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光靠物资还不足以让所有人安心。

于是我召集骨干开了个会。

“从明天开始,咱们要加强巡逻,特别是晚上。

另外,每个楼栋都要设立一个紧急集合点,万一有什么事,大家好有个照应。”

老李头问:“卫哥,这样做会不会太麻烦?”

“不麻烦。”我说,“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让大家感觉到安全。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依赖我们。”

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来找我商量事情的人越来越多。

有些是邻里纠纷,有些是家庭矛盾,甚至还有人来咨询怎么储存食物。

这让我意识到,现在的我已经不只是个物资管理者了,更像是这个小区的主心骨。

“卫哥,您看这个。”小芳递给我一份统计表,“这是最近一周的求助记录,比上个月多了三倍。”

我看了看数据,心里挺满意。这说明大家已经习惯性地向我寻求帮助了。

不过我也知道,这种情况既是好事,也是压力。

一旦我这边出了问题,整个小区都会受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让老李头着手建立一个互助机制。

比如谁家有多余的衣物,可以拿来换别人家的工具;谁家会修理电器,可以帮别人修东西换粮食。

“卫哥,这样做会不会太麻烦?”有人提出疑问。

“一点都不麻烦。”我说,“咱们现在就像是一张网,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

只有大家都互相帮助,这张网才能越织越密。”

这天傍晚,我正在储物间清点物资,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欢呼声。

原来是住在6号楼的王婶找到了走失的孙子。

“卫哥,要不是您让我们加强巡逻,我这孙子怕是要被外面那些坏人抓走了。”

王婶拉着我的手,眼眶都红了。

我拍拍她的肩膀,“没事,以后多注意就是了。

对了,听说你会做咸菜,能不能教教其他人?

这个季节腌点萝卜干正合适。”

王婶立刻答应了,“没问题,我明天就开课。

卫哥,您放心,我一定好好教。”

看着她高兴的样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末世里,人们需要的不只是食物和安全,还需要一种归属感。

而我现在做的,就是给大家创造这样一个环境。

“卫哥,最近来找您的人太多了,要不要设个预约制度?”

小芳提议。

我摇摇头,“不用。就是要让大家随时都能找到我。

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信任。”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小区里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那些曾经对我爱搭不理的人,现在都抢着跟我套近乎。

但我心里清楚,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我囤积的物资和建立的防御体系。

“卫哥,您说姜美人那边还会不会来捣乱?”有人问。

“肯定会。”我说,“但她现在已经掀不起大浪了。

咱们只要守住自己的地盘,让她无机可乘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