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隋朝。

皇宫之中。

独孤皇后满脸都是不可置信,怎么会?!!

广儿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天幕存在这么久了,她自然是知道天幕是来自于未来,未来对于大隋的认知,相隔千年之久,应该都是来自史书。

可即使史书不尽然是真实,但绝不会荒谬到诬陷一个人到如此的地步!

所以,自己真的眼瞎……广儿居然是一位擅长伪装的野心家!!!

看着天幕,独孤皇后心痛万分,她最心痛的却不是自己的识人不清,而是自己一直以为自己教育几个孩子都挺好的,一直以为,杨勇犯的错误已经不足以担负起大隋的未来。

可是现在,孟棠直白的回答赵煚的问题,却也告诉了自己,杨勇犯的错误,对于自己一直和丈夫杨坚所认为的明君典范相比相去甚远,但却和新立的太子广儿所存在的问题相比,简直是天堑之别!

二人对于大隋的危害,前者是星星之阴蚀,后者则是烈日之灼心。

而杨坚,此时却早已用双手紧紧握着龙椅的靠手,指节因太过用力而发白,甚至有发青的痕迹。

他的目光冷毅,灼灼直视前方,这一刻,穿透了眼前的一切,穿越过时间和空间,仿佛望向自己生前事结束之后,身后的大隋将是何等模样!

那大隋不遥远可触及的未来。

杨广若真是如天幕所言的假面人,那必定不是自己所以为将大隋带领走向阳光大道,将大隋带上顶峰。

而是搞得其满目疮痍!

想到这里,他脸色铁青,眉头深锁,眼中燃烧着愤怒与自责的烈焰,而心中,亦是痛苦万分,甚至有些心绞之痛。

不仅是因为儿子以虚假的面目对待了自己和皇后,更是因为自己严以律己精益求精所治理的大隋会因为自己的识儿不清而成了……的样子!

*

孟棠这边。

看着赵煚的痛心疾首,孟棠沉默了一会,接着又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在你们眼中那个行事谦逊,不图虚名的杨广,表面上看着是低调行事,实则却是戴着隐藏野心的假面具罢了!

杨广从小生于宫廷,长于宫廷,所以深谙宫廷政治的复杂。

因此在争夺储位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低调,避免锋芒毕露。

有部小说中讲到一句话,用在他身上也挺合适,这句话就是“不争是争”!

所以,杨坚看到,独孤伽罗也看到,众位大臣也看到,杨广是多么的优秀——

他不像他的兄长杨勇那样张扬,也不像弟弟杨俊那样放纵,而是显得沉稳内敛。

他的这种谦虚态度博得了很多老臣的欢心,也就是支持。

因为表现都是相当出色的,所以许多老臣认为杨广是一个谦逊谨慎的人,适合继承隋朝的大统。”

孟棠说到这里,脸上露出嘲讽,史书这样记载,人们也这样说,一个出色的政治“演员”,就这样搞得隋朝生灵涂炭。

隋朝当时,已经不是屈原那一句“哀民生之多艰”能感慨的完的。

生灵涂炭是写实,半点都不夸张!

谁能想到将士作战要听不懂军事的皇帝发令,谁又能想到参军打仗、长途作战居然要自己带干粮而没有粮草的专门调度,导致奔赴战场的士兵,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刀剑,还要忍受饥饿与疲惫,甚至无人问津他们的生死?

谁能想到大大的龙舟不是造船技术的高超而是人力前行,谁又能想到行军的途中最忙碌的居然是拉饿死的士兵的士兵、皇帝下江南的途中最忙碌的也是拉累死的纤夫的官兵,

即使修通古老的大运河,为满足一己之私的游幸,谁又能想到一次的游幸背后,竟然是无数白骨堆砌而成,是千万家庭的破碎与哀号,而这样的游幸,却是三次!

谁能想到高位者的游幸,是需要动员百万民夫,耗费国库如流水的!

谁能想到一次次远征高句丽的壮志豪情,明明是英勇的、作战志气昂扬上进、战术远胜于敌人的隋军出征,却最终没有荣耀,而是几次出征都是失败和数十万将士的生命消逝,

谁能想到一个皇帝的享乐之旅,却能让沿途千里变成人间地狱,被压榨至死的平民,史书上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民不聊生”……

如此庞大的帝国,在短短数年间便土崩瓦解,遥远观之,难以理解,走进一掠是祸害的罪有应得!

杨广之罪,罄竹难书!

而听到孟棠讲述到这里,赵煚也是满脸的苦笑,眼中的神情复杂而深沉。

回想到自己的曾经……包括没有抽到这次提问机会之前,自己的确,一直也是这样认为的。

孟棠接着说:“

合格的政治表演家是不容许自己有半点的疏漏的,所以杨广还在才学上下功夫,虽说担任皇帝不需要多么有才学,但是这可是意味着封建时代,一个重要阶层的支持——

那就是士大夫阶层!

杨广本人其实挺聪明好学的。

他才华横溢,擅长诗文,于是立刻在士大夫阶层引起巨大波澜。

杨广刚“不露痕迹“地展示自己的文学才能,这如计划一般,吸引了一批文人士大夫的支持,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形象。

毕竟,一个有才学的太子继承大统之后,肯定也会大力扶持才学。

而且,共同的爱好,兴趣来了,讨论话题有了,文学在交流的同时,阵营也结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