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集:宴会风波
婉儿和宫女逃出通道来到宫外后,一路惶惶然躲避着追捕,好似惊弓之鸟。待寻到那座寺庙,踏入寺门的那一刻,两人皆是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暂时寻到了一处能庇佑她们的安宁之所。
寺庙的主持是位面容和蔼、眼神慈悲的老者,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纹路,却也沉淀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淡然。他听闻婉儿的遭遇后,双手合十,轻轻念了句佛号,说道:“阿弥陀佛,女施主既遭此等冤屈,老衲自当略尽绵薄之力,还望女施主暂且安心在此躲避。”说罢,便带着婉儿和宫女往后院走去。
后院清幽静谧,几间禅房错落有致,周围还有些翠竹点缀,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似在轻声安抚着婉儿那颗慌乱的心。主持将她们安置在最角落的一间禅房内,又差小沙弥送来了简单却足以饱腹的斋饭和清水。婉儿感激地向主持行礼道谢,心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然而,皇宫之中却因婉儿的逃脱陷入了一片紧张与喧嚣之中。皇帝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听闻婉儿逃脱的消息,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变得阴沉无比,龙颜大怒,猛地一拍扶手,震得桌上的茶盏都晃了几晃,呵斥道:“哼,一个小小宫女,竟敢逃出宫去,这还了得,务必给朕将她找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底下的侍卫统领赶忙领命,带着一队人马出宫搜寻,那马蹄声在宫道上哒哒作响,仿佛敲打着众人紧张的神经。
与此同时,宫中张灯结彩,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宫人们穿梭忙碌,将那宴会大殿布置得奢华无比,地上铺着厚厚的红毯,桌椅皆用最好的檀木打造,上面摆放着精致的金器与珍馐佳肴。四周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名贵的字画,烛火映照下,更显璀璨。
王公大臣们身着华服,携着家眷,依次踏入殿内,相互寒暄着,笑声与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妃嫔们更是精心装扮,珠翠满头,绫罗绸缎裹身,袅袅娜娜地走着,各自带着小心思,想着在这场宴会上如何能更得皇帝的青睐。
那位得宠的妃子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嘴角噙着一抹得意又阴狠的笑。她身着一袭艳红的宫装,领口与袖口都用金线绣着繁复的花纹,更衬得她面容艳丽却又透着几分凌厉。她暗中吩咐身边的亲信宫女,让其去四处散播关于婉儿是叛国罪人的谣言。亲信宫女得令后,便悄悄地穿梭在人群之中,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和众人说着:“你们可知道那逃出去的婉儿啊,可不是简单人物,听闻是与宫外之人勾结,意图对我朝不利呢,如今逃了,可真是大患啊。”
不一会儿,宴会上众人便都知晓了此事,顿时议论纷纷,原本欢快的氛围里掺杂进了好奇与猜疑的味道。有的大臣皱着眉头,小声和身边人探讨着此事的真假;有的妃嫔则是掩着嘴,眼中满是幸灾乐祸,盼着这婉儿能就此万劫不复,好少个争宠的对手。
妃子见众人的反应正如自己所料,便袅袅婷婷地起身,朝着皇帝走去。她盈盈下拜,娇声道:“陛下,那婉儿私自逃脱,实乃对皇家威严的极大侮辱呀,此等大罪,绝不能轻饶,还望陛下严惩,以儆效尤呢。”皇帝微微皱眉,心中确实疑虑重重,他深知婉儿平日里看着乖巧伶俐,怎会突然做出这般行径,可如今人已逃走,又有这等传言,也让他觉得此事颇为蹊跷,便沉声道:“此事朕自会派人彻查清楚,爱妃莫要忧心。”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时,婉儿和宫女在主持的帮助下,乔装打扮一番,悄悄地潜入了宴会现场。婉儿身着一身小厮的衣裳,头戴毡帽,将面容遮去了大半,宫女则扮作送酒的婢女,两人混在忙碌的宫人行列之中,一步步朝着大殿中央靠近。
婉儿的手心满是汗水,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着,似要冲破胸膛一般。她深知自己这一露面,便是将自己再次置于险地,可若不如此,那这冤屈怕是永远也洗不清了。她深吸一口气,鼓起所有的勇气,在众人都未察觉之时,猛地站了出来,径直走到大殿中央,扑通一声跪下,高声道:“陛下,民女婉儿有冤,恳请陛下听民女一言!”
她这一出现,顿时让整个宴会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她,有惊讶,有疑惑,也有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皇帝也是微微一怔,随后凝声道:“婉儿,你既已逃出宫去,如今又现身于此,倒是好大的胆子,有何冤屈,速速道来!”
婉儿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娓娓道来:“陛下,民女向来忠心耿耿,怎会叛国。这一切皆是那位得宠妃子的阴谋啊,她嫉妒民女曾得陛下夸赞,又怕民女知晓她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便设计陷害民女,先是污蔑民女偷窃宫中财物,后又将民女关入冷宫,民女无奈之下才逃出宫去,可绝无半分叛国之心呐。”
皇帝听后,大为震惊,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他转头看向那妃子,沉声道:“爱妃,可有此事?”那妃子心中惊慌不已,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可仍强装镇定,狡辩道:“陛下,莫要听这贱婢胡言乱语啊,她这是为了脱罪,故意编排臣妾呢,臣妾对陛下一片忠心,怎会做出这等事呀。”
婉儿见状,赶忙又接着说道:“陛下,民女有证据啊。那冷宫之中,有民女被关时留下的一些字迹,记录着妃子派去的宫女威胁民女的话语,还有民女曾无意间听到妃子与宫外之人暗中勾结,意图谋取私利的谈话内容,那宫外之人的身份,民女也知晓一二,陛下只要派人一查,便可知晓真伪。”
皇帝听闻,脸色愈发阴沉,当即下令让身边的亲信侍卫去那冷宫查看,又吩咐暗卫去调查婉儿所说的宫外之人。那妃子见事情已然败露,双腿一软,瘫坐在地,嘴里还在喃喃自语地说着些辩解的话,可此时在众人眼中,她的狡辩已然显得苍白无力。
不多时,前去查证的侍卫回宫复命,将那从冷宫寻来的证据呈到了皇帝面前,那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记录的内容也和婉儿所言分毫不差。而暗卫那边也传来消息,证实了那妃子确有与宫外之人勾结的行径。
皇帝见状,龙颜大怒,猛地站起身来,指着那妃子呵斥道:“好你个蛇蝎心肠的女子,朕如此宠信你,你却做出这等祸乱宫闱、危害江山之事,实在是罪不可赦!”说罢,便下令将那妃子打入冷宫,褫夺封号,其家族也受到牵连,被降职查办。
随后,皇帝看向婉儿,眼神中多了几分愧疚与赞赏,说道:“婉儿,是朕错怪你了,今日你能不惧危险,前来揭露真相,朕甚是欣慰,即日起,恢复你的清白,且赏你黄金百两,绫罗绸缎若干,让你在宫中安心住下,日后必有重赏。”
婉儿感激涕零,连连磕头谢恩,眼中泪花闪烁,哽咽着说道:“陛下圣明,民女感激陛下的公正,日后定当更加尽心尽力,报答陛下的恩情。”
经此一事,众人看向婉儿的眼神中都多了几分敬畏与钦佩,那些原本想看她笑话的妃嫔也都收起了心思。而婉儿在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经历了这场大风大浪,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宫中生存下去的信念,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自己定要谨小慎微,用自己的智慧与善良在这深宫中走出属于自己的安稳之路。
此后的日子里,婉儿时常会想起这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风波,它既是一场磨难,却也让她成长,让她更加明白这宫中的人心险恶与波谲云诡,而她,也将带着这份清醒,继续书写自己在这宫阙之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