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见不远处那 “黄” 字大旗,太史慈心中思绪翻涌。
他本欲强作冷硬,紧奈何终究难掩心中波澜,不禁苦笑一声:“实未料到,竟蒙那老匹夫搭救……”
当年两人于荆扬边境多有冲突,厮杀不断。
然俱是悍勇强将,打了好几年,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打完了仗,再互相辱骂一通,那也都是常有之事。
话语中多对对方贬损,然心中亦相互敬佩。
今为其所救,太史慈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然而他亦心知,此“老匹夫”之悍勇不下于自己。
潘璋也好,陈武也罢,断不能再往前半步。
何况,还有个凶神恶煞的甘氏将军。
太史慈虽未至江夏,亦听闻江夏之地有个甘宁,曾给江东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还射杀了江东大将凌操,莫非是此人?
若如此,则公子绍有救也!
潘璋见“黄”字大旗,又见箭法如此精妙,随即勒马收兵,抱拳一问:“敢问,可是刘皇叔麾下黄汉升老将军?”
黄忠抚髯呵呵一笑:“汝亦听闻老夫大名!”
潘璋冷哼一声,厉声质问道:“孙刘本为盟友,既为皇叔麾下,本应与我军同气连枝!今某欲擒江东反贼太史慈,汝念在友盟,理当相助,何故阻拦?”
潘璋欲以孙刘之盟为要挟,让黄忠不便插手此事。
事实上,潘璋率军追击之前,步骘就嘱咐潘璋,若见荆州之将相助,便以友盟相胁!
潘璋以为,黄忠会拿吴侯入曹营之事反驳。
到时候,他就说,那是诸葛孔明之计。
然而黄忠思路颇为反常。
“太史慈为江东与老夫交战多年,未曾懈怠!刘皇叔入主荆州后,两家方才罢兵,却未曾见尔等与我交战?到底谁是江东反贼,犹未可知?容我带其归去,禀明主公,再和吴侯商议决断后,再做计较!”
说着,就命部下去救太史慈残部。
“慢!”
潘璋心知太史慈和孙绍一旦被黄忠带走,那就如鱼入海,再难寻踪迹了!
“太史慈既是我江东之将,岂可入荆州之地,理当由江东之将带回给吴侯处置。”
他亦心忖,即便太史慈被你强行救走,也要让你落下话柄,以为未来孙刘谈判谋得更为有利之境地。
可谁知,黄忠根本不按套路来,竟指着潘璋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老夫知你潘璋潘文珪,打仗不怎么样,犹擅军巿买卖!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素闻海昏乃富庶之县,汝追太史慈,莫非欲夺之钱财?”
原来,潘璋为将多年,有一个巨大的黑点。
那就是设置军市,允许自家军卒出售物资宝物以获得钱粮。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物资从哪来呢?
潘璋会选取军中比较富有的将士,将其杀掉,再将其财物占为己有,视军中法令如无物。
这一手骚操作损了富家兵卒之利,然令贫者得饱食,愿为之效命,不惜殒身。
遂使潘璋帐下贫苦士卒,临战皆奋勇无前,还立了不少战功。
监司常常举奏,孙权念其功勋,也就未对他进行任何惩罚。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但这是真的。
所以,在黄忠看来,莫不是你潘璋打秋风打到了太史慈的头上?
以致太史慈实不得已,奔我荆州,那老夫当然有理由插手保护他啦!
殊不知,太史慈闻此语,心内亦大感无语。
老黄忠,汝意究竟何为?
当我太史慈打不过潘璋这三流劣将?
竟还被他打秋风?
若与他相搏,单以一手,便可胜之!
然而,偏就是黄忠这番话,竟说得潘璋半天没反过神,憋了半天,憋出一句:“此……此谣言也!”
“是不是谣言,回头和你家吴侯对账去!再敢往前一步,休怪老夫翻脸无情!”
话已至此,潘璋只得忍怒,看着荆州军将太史慈部队救走。
陈武侧身相问:“就这么放他们走了?”
“不放又能如何?你我可是老匹夫对手?”
“回去如何与吴侯交待?”
“别无他计,只实话实说。”
遂勒马撤军。
至此,太史慈与孙绍等得入荆州境地。
黄忠跳下马来,走到太史慈面前,一抱拳:“太史将军,老夫与甘将军奉主公之命,先军驻扎于此,已恭候多时了。”
甘宁也一抱拳:“甘宁见过太史将军!”
太史慈朝甘宁一抱拳:“多谢甘将军相救。”
却一脸不爽的看着黄忠:“黄汉升,汝何言我不敌潘璋匹夫?”
黄忠呵呵一笑:“若非此言,不好打发潘璋。在老夫心中,太史将军之勇,乃天下第二也!老夫亦难胜之!”
太史慈冷笑道:“老将军好像从来未曾胜我!”
“潘璋逐将军至此,老夫骇其退兵。此诚不足证老夫强于太史将军,请太史将军不要为此挂怀!”
“好你个黄汉升……”
两个战功赫赫的彪悍武将在此地打起嘴炮,戈定苦笑一声。
上前抱拳:“二位将军,勿为此事等小事斗嘴。公子绍已至此地,当速见玄德公。”
这才是正事。
黄忠与甘宁遂拜见公子绍。
甘宁粗犷的嗓音表态道:“皇叔命我等先行,他与军师已在路上。太史将军与公子绍既入荆襄之地,此间便无人能动尔等分毫!”
黄忠又问:“对了,于海昏之地往长沙更近,太史贤弟何至桂阳?说起来,这军师神机妙算,也让我们来桂阳之东相接。”
太史慈叹气道:“本欲携海昏六县归顺皇叔,然念及伯符之情,实不忍公子绍为孙权所害,故行金蝉脱壳之计,以海昏相诱,暗渡山越,方夺公子归荆。”
“哟,那真可惜了。”
在黄忠看来,海昏六县,可比一个公子绍重要多了。
“若得入长沙,仲兴(刘磐)必设宴款待,以释你我多年攻伐之怨啊!”
“他还好吧!”
“不打仗啦,人家已成长沙太守,颇显治世之才干,主公甚器重之!”
想到多年的敌人,今朝成友,太史慈感慨万千。
不知不觉,又想到当年和孙策相爱相杀的那段日子。
未过几日,斥候回报,刘备与诸葛亮已赶到桂阳,太史慈搂着孙绍于城门相迎。
这一刻,他亦不知自己和公子绍未来的命运会走向何处,不免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