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日子平淡而幸福,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有个人会一直等你回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大队干活的精神气一下子到达了巅峰状态,自己干多少有多少,极大的鼓舞了老百姓的热情。
对俞桑来说,最明显的就是大纲县自由市场的分红越来越多,东风大队提供的兔子数量越发庞大,在猪肉和兔肉供应过多的情况下她不得不考虑自己办食品厂的可行性。
毕竟城里的食品厂有自己的任务,每次她的单子都要排在后面,对她而言不是很方便。
打定主意后,她四处奔走寻找买卖国营厂子的可能性,但因为有国家作为后盾,国营厂子哪怕是亏损状态都没有买卖的意向。
现成的厂子没有,那自己办一个呢?
因为不了解政策关于这方面的硬性要求,她只能三天两头往政府部门跑,摸透这些文件。
但是翻阅了这两年的文件都没有找到相应的规定,就在她沮丧的时候,七月份国务院和工商局先后下达了有关支持个体户经营的政策通知。
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俞桑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当资料审核通过后,她立马相看合适的厂址和寻找合适的设备。
厂址问题不大,因为有政府支持还有她的资金雄厚,很快就盘下来了一块风水宝地。
但设备成了大问题,国内精密设备都掌握在大厂子里,她根本没有那个门路去接触,所以她把目光瞅向了香江。
反正有沈楠和陈老三在,问题不大。
这么一想,她就联系了沈楠让她帮忙在香江购买一批食品加工设备,最好能包安装和售后。
沈楠一听,在电话那头咬牙切齿道:“我给你搬个工厂去行不行?”
要求这么多,咋不上天呢!
俞桑一点不心虚:“如果真能这样,那就太感谢你了。”
“滚!吃屁还差不多!”
两人互怼半天,然后沈楠有事就先挂了。
“行了,这两天我让人去问问,争取尽快给你答复。”
“行,恭候佳音啊。”
“嗯。”
“嘟嘟嘟!”电话那头传来断音,俞桑把电话递给小卖部老板。
然后掏钱递过去,“这电话能直通香江就是方便,有事儿都不怕耽搁了。”
老板笑呵呵找钱给她,“那可不是,省了好多时间呢。”
和老板说了再见后,俞桑拿着一本设计书往家里走。
这书是她让路爷爷帮忙在新华书店买的,今天刚到邮局她就来拿了。
厂子设计她不想完全交给别人,她准备先了解一下里面的东西,再找专业的人来做,防止到时候啥都不懂被人坑。
婚后为了有点二人空间,俞桑他们就从墙上新开了一个小门,方便两人随时进出。
俞桑到家的时候大门那边是关着的,她干脆从小门进去,一进去就闻到了一股清甜的糯米味道。
沈兰台一身米色棉麻衣服,正往外盛糯米饭,看见她回来就笑了。
“打完电话了?”
“嗯,打完了。”俞桑凑过去嗅了嗅鼻子,“好香。”
“张嘴。”
“啊——”
沈兰台用筷子叼了一块糯米饭凉了一下才塞她嘴里,“好吃吗?”
“好吃!一股清香味。”
俞桑好奇看着五颜六色的糯米饭道:“是用蔬菜染的吗?”
“不是,用枫叶、黄饭花、红蓝草和紫蕃藤弄得。”
俞桑抱住他的腰,佩服道:“你也太有耐心了吧,这么多东西肯定弄了很久。”
“你喜欢吃我就不觉得累。”
沈兰台揉了揉她的脑袋,“小黄她们四个上手了我现在不需要经常去店里,在家捣鼓一些吃食打发时间也挺好。”
“无聊吗?”俞桑抬头看他。
“不无聊,家里到处都是你的痕迹,只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沈兰台认真说着,眉梢带着笑意,浑身散发着一种人夫感,一下子就把俞桑迷住了。
二话不说一把抱起他就往卧室走,“啪”的一声踹开房门,“咚”的一声门被踢关上。
“晚点再吃饭,现在先吃点别的。”
关门声吓到了屋檐下锻炼身体准备迁徙的燕子,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它好奇低头向窗内看去。
清风掀开窗帘的一侧,圆头圆脑的燕子无意间看见了散落一地的衣服和纠缠在一起的双手。
它眨眨眼,“咻咻!”
………
时间悄然间往前跑了一大步,历经一年时间俞桑的食品厂终于全面完工,设计独特的食品厂里每个操作间都摆满了先进的加工仪器,考虑到冬冷夏热的问题,厂里还配备了取暖间和风扇。
俞桑站在这个厂子前心里前所未有的满足,她指着厂子对沈兰台道:“以后你就是老板夫了!”
“噗。”沈兰台被这个称呼逗得不行,笑了老半天。
好不容易不笑了,他对俞桑道:“谢谢你啊,俞老板。”
俞桑摆摆手,一脸小意思:“没事没事,跟着姐你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两人环视一圈后,让保安加强戒备防止出意外,就开始计划招工了。
招工消息瞬间席卷附近县城,红昌老百姓来不及高兴就发现竞争力很大,因为除了红昌本地的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人来找应聘。
招工工作俞桑交给了从大学挖来的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期间为了防止有人摸上门找人情,她干脆带着沈兰台去沪市玩了。
直到招工截止他们才慢悠悠赶回来,经过一番上工培训好再来食品加工厂热热闹闹的开工了。
集宰杀、清洗、加工、再加工和包装为一体的食品厂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市面上的热议,就连时报上都刊登了这个特别的食品厂。
因为之前在广交会大出风头,在报纸发表后食品厂受到了热烈欢迎,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原准备为自己的养殖场做再加工的厂子意外接到了好几笔订单,俞桑都有点惊讶,但惊讶过后就是鼓励大家努力干活,厂里实行效益排行制,按照排名奖励现金、粮食和布匹。
甚至厂里已经开始修建员工宿舍了,突出贡献的人员优先分配宿舍。
这个消息一出,厂里的人跟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整天都泡在厂里,还是俞桑强制性要求按照规定时间下班才把坚持上班的员工赶回家。
在这样的势头下,食品厂的订单飞快完成,然后肉制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出货储存在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