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罢,薛敏毫不留恋地离开了谢府。
清黎在她转身时,眼底闪过一抹痛色,上前跟了几步,可在看到她头也不回地就走了的时候,整个人就像是泄了气,站在那一动不动,目送着她远去。
“你不跟上去么。”
清黎的脸色又恢复了同谢槿宁刚见面时的样子,他对着谢槿宁笑道“既然主子不要我,将我送给了小姐,那我便是小姐的人了。”
谢槿宁看着清黎的笑容,整个人怔怔地出神。
“宁妹身边不缺侍从,你走吧。”
谢郢川神色淡淡,态度中却带着再明显不过的强硬。
清黎瞬间就露出了委屈的神情,十分可怜模样地看着谢槿宁。
“姑娘……可以留下我么。”
谢槿宁神色淡淡,说道“你既是侍从,想必会些武功吧。”
“会。”
“好,阿荩,试试他。”
陈荩愣了愣“小姐,你这是?”
若不是起了留下他的念头,谢槿宁岂会让她同她比试。
谢槿宁没有回答,陈荩只好照做。
两人走到院中空旷之地,行礼后,同时拔剑出招。
谢郢川见过祁晏安同姜百潼比试,这清黎不管是拔剑的起势,还是与陈荩过招时的招式,都像极了祁晏安。
唯一不同的是,清黎的武功在祁晏安之下,而且是下到底了。
“哐——”
随着一声声响,清黎的剑被陈荩击落在了地上。
“就你这三脚猫的功夫,还想做小姐的侍从,哼,不自量力。”
清黎自知比不过,转头看向谢槿宁“姑娘……”
谢槿宁看着他,没有说话。
谢郢川劝道“宁妹,这一看就是薛敏故意为之,也必然和谢沐瑶脱不了干系,你……你要冷静。”
谢槿宁神色未变,她看着清黎,清黎那副可怜的外表下,更明显的是一副胜券在握。
这样的伪装,谢槿宁见多了,也看穿了。
可——
她上前一步,勾起了清黎地下巴,左右看了看。
“既然你想留下,那便留下做我的侍从吧。”
“宁妹!”
“小姐!”
“不必多说了,我意已决。”
谢槿宁一道冷声,断了他们所有劝阻的话。
“清黎,你跟我来。”
“是。”
陈荩不放心,还是跟了上去,可到了杜蘅院,谢槿宁竟然直直将清黎带进了屋子。陈荩想跟进去,都被谢槿宁关在了门外。
陈荩不知道那天晚上他们在里面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只知道清黎是在天快亮的时候才出来的,他出来的时候,脸色不太好,而谢槿宁也一直到了第二天正午才起来。
后来几天,谢槿宁去哪都带着清黎,就连谢文清下葬那天,当着众多宾客的面也带着,让众人看到了那张像极了祁晏安的脸,传起了流言蜚语。
有不少人认出了那清黎之前是南风馆的小倌,谢郢川和陈荩知道后,拉着谢槿宁认真地说这事,可谢槿宁却说——
“我早就知道。”
只一句话,便让两人愣在了原地。
他们本以为谢槿宁会就此起疑,赶走清黎,没想到谢槿宁行事越发荒唐,平日出入都带在身边不说,就连晚上也是关在屋子里,夜夜笙歌。
一连下去就是快两个月,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说谢槿宁见异思迁。也有说谢槿宁爱的只是那张脸。
这样的流言,自然也传到了远在渝州的祁晏安耳朵里。
祁晏安收到这消息时,脸色差得让影尘都瑟瑟发抖。
他低声开口道“或许……谢小姐有什么苦衷?”
祁晏安得目光直直盯在那纸上得几行字,指尖发白,几乎要将手中信纸攥烂。
“好一个夜夜笙歌,形影不离。”
祁晏安揉碎了信纸,冷声道“通知其他人,明日带着逆党,启程回京。”
“是。”
祁晏安到渝州已经两个多月了,姜珩不过是丧家之犬,他顺着踪迹稍稍搜查,便找到了他的藏身之处。
那方氏倒是在渝州给他留了个山庄作为退路,祁晏安也就带人闯进去的时候费了些功夫,之所以会在渝州停留,不过是想截断方氏派出来拦截楼英的队伍。
先前姜元承在满朝文武面前,令楼英在三月内造出火铳,支援前线。但楼英私底下同姜元承约定只需两月便可做完,物资也早早地从京城运了出来。
不过,想来是今日方氏自身难保,一直到楼英抵达北境,都不见方氏的人马,想来是真的以为去了东境,在东边等着他呢。
祁晏安一路奔袭回京,连续赶了六七日的路,抵达京城时,天都还没亮。
他顶着黑夜就进了皇宫,向姜元承禀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因着姜百潼出征北境一事以及抓获姜珩一事尚且是机密,祁晏安回京的时候没有大肆声张。
姜元承不知为何,听完后也只让祁晏安料理后续之事,等北境事了再说,以此为由,将他留在了皇宫中。
约莫是听到了近日京中的流言蜚语吧,姜元承早就看穿了祁晏安的弱点在谢槿宁身上,将他留在皇宫中,或多或少是怕他冲动行事。
又或是,姜元承如今身体式微,连祁晏安都不放心了。
祁晏安也猜到了这点,他也没什么意见。
“这算不算是软禁咱们?”
影尘守在一旁,发出了声音。
祁晏安只淡声道“不管是什么,我们很快就会出去了。”
“嗯?为什么?”
祁晏安没有回答,而是望向了窗外。
他的眼眸中,倒映的是窗外的飞雪,却满是一个人的身影。
自他回京后,他便听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无一不是确认了谢槿宁真的收了一个名唤清黎的小倌。
可他,不信。
因为他答应过她。
……
祁晏安料的果真不错。
在他回京后半个月,北境传来了大捷的消息。
可在谢槿宁眼里,这更像是在唱红白脸。
大捷的消息传来时,朝臣们刚刚列队整齐,站在朝堂之上。
谢槿宁和谢郢川因为这特殊时期,还没守望丧,便也上了朝。
那士兵冲进大殿,跪地高喊道“陛下,八百里加急,三公主勇武有加,大破敌军,北境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