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还在摸索阶段,每次的烧制数量,也就500件左右。
能有三分之二的成品确实不错。
等司马昌把完美品摆到桌上供他们检查时,子婴只想起了一句歌词“天青色等烟雨”
而胡亥和子骞几个已经一脸惊艳的趴到桌子边上,发出啧啧啧的赞叹声。
跟陶瓷的黄褐色质地不同,司马昌这次烧出来的瓷器呈现一种似蓝若绿的天青色。
釉色凝碧,若雨过天青,看上去非常高级。
更为难得的是,司马昌所说的完美品。
不止是釉面没有瑕疵,而是连颜色都几乎一样。
而那些被定义为有瑕疵的,也不是裂开那种瑕疵,而是有的地方发生了窑变,颜色和花纹有一些无规律的变化。
子婴:。。。。。。
“司马司空,这就是你说的瑕疵吗?”
“这哪里是瑕疵,明明是顶级艺术品有没有。”
司马昌:。。。。。。
艺术品是什么他不懂,这明明就是燃烧石炭时,产生的杂质,被热风吹到瓷胚上面才会导致上色不均的。
还不等他解释,子婴就开始继续叭叭道。
“你看这不羁的纹理,”
子婴指着一个太阳花光斑的釉斑。
“它是不是超有个性,加配上边上这个小一点的花斑。”
“是不是很有太极生两仪的意思?”
“嗯,不如就把它叫做两仪碗吧!”
“给他用一个高档点的梨花木漆盒装着。给我单独放出来。”
“我到时候有大用。”
说着子婴把碗珍而重之的放到一边,接着看下一样。
司马昌:。。。。。。
殿下是怎么从两个黑白点子,想到太极的。
“太极还应该有一个鱼尾才对。”
司马昌忍不住出声提出异议,就算他不是属于道家人。
但是道家的太极图也是见过的。
子婴:。。。。。。
子婴看了眼司马昌那认真解释的眼神,摇了摇头。
一看就是一个顶级理工直男,根本不懂艺术。
你跟他说看到了太极,他只看到了两个圆点。
你跟他说看到了春天的烟雨江南,他只看到豆绿色。
看司马昌还一眨不眨盯着他看,子婴忍不住又拿回那个两仪碗,指着中间的花斑道。
“你看这两点的距离,是不是不远不近,刚刚好?”
“到时候我用墨汁和清漆调制一番,稍微加上两笔不就是一个完美太极了么?”
“这么难得的太极两仪碗,不值个万儿八千的钱?”
说完,子婴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无奈眼神,忧郁的瞟了司马昌一眼。
又重新把碗放回去。
司马昌:。。。。。。
您这真的不算抢钱吗?
《秦律》可是有明确规定,虚高物价,当罚二甲。
开口就是万儿八千,您确定不怕陛下揍您屁屁吗?
子婴才不管司马昌的内心逼逼。
这些小小瑕疵品又不准备放到市场上去流通,拍卖会的东西,怎么能说是虚高物价呢?
都是你情我愿的买卖,你觉得不值你可以不买嘛。
想起勾画,子婴又想起后世那些五花八门的花式碗碟。
大秦连兵马俑都能烧出个五颜六色,在瓷器上添加花色应该也不在话下。
说着,子婴问司马昌道。
“司马司空,你知道哪些颜料是无毒的吗?”
碗碟都要用于日常吃喝,除了花色,安全第一才应该放在第一位。
“平时烧陶瓷,都是用的无毒的颜料。殿下是想要作画吗?”
子婴当然不会自己画,他哪有那么多时间。
只得告诉司马昌,是让他找两个娴熟的陶瓷画匠。
给下一批瓷器添加上花纹,增加瓷器的身价。
等他把这新烧出来的瓷器,往大军的庆功宴上一放,排面不就有了吗,还愁没人要吗?
“ 是我想让你找两个会在陶瓷上作画的匠人,可以在瓷器上添上一些简单的花纹。”
“那样,瓷器的花样就多起来啦。”
司马昌:。。。。。。
是个不错的想法,他等下就去找人。
“是,殿下。”
“我看这些小小花色上的瑕疵,问题都不大。”
“你也一并送去咸阳吧。”
“另外加紧时间再烧一窑,看到时候庆功宴上能不能全用这种瓷器来盛放菜品。”
“除了碗碟,还有杯子也很重要。”
“你想想看,陛下连庆功宴都用上我们的瓷器替代青铜餐具。”
“到时候,多少人会想要争相效仿?”
“而我们的工坊将迎来多大的订单?”
司马昌:。。。。。。
看来瓷窑还得增加两座才烧得过来。
除了瓷器,司马昌这次最想要给子婴看的其实是玻璃。
虽然他们之前也会烧玻璃,但质地很脆,只能做很小一块。
镶嵌在皇陵顶上做星星用。
但这次可是按照子婴给的配方改良过的。
因为青铜管子不够耐高温,他还没有试过吹制的办法。
依旧用的模具,只是比之前的玻璃大了不少,也没见碎裂。
于是,子婴就见到了第一块一尺大小左右的绿色毛玻璃。
没错,方子是方子。实际操作起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烧出来的玻璃液杂质太多,玻璃就会很朦胧。
司马昌看子婴皱着眉头,显然是对这个玻璃不太满意。
司马昌:。。。。。。
还不满意吗?
当时工匠听子婴殿下一说,就兴冲冲做了老大一个模具。
他还担心做不出来,没想到居然成功了。
只是还达到子婴殿下所说的视若无物的那般透亮而已。
“殿下,这个玻璃是目前能稳定做出来的最大块。”
“虽然没有殿下形容的那么透亮,但是,用来透光还是可以的。”
“另外殿下要求的小玻璃碗也给您用模具做了一些。”
“您看看。”
说着,司马昌又递给子婴一个绿绿的玻璃烧杯和玻璃皿。
子婴:。。。。。。
好的实验器材加一,虽然绿绿的,但是也可以用。
“嗯。司马司空。之后你可以把玻璃液的温度提高一点。”
“让他多烧一会,就不会有这么多绿色了。”
玻璃中的绿色多半是因为石英砂中的铁离子没有去祛除干净。
把温度提高到1500度以上,多加热一会,吹入多些氧气,就能把铁离子氧化成氧化铁炉渣。
玻璃就会更透亮。
收完玻璃器具。
子婴还以为今天的收获已经够多了。
没想到,司马昌还没交代完。
“殿下,还有一样。今天匠人才铸好的。”
“你也一并带回咸阳吧。”
说着,就让刑徒们抬了个黑色,铁鼎过来。
子婴:。。。。。。
这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
因为之前子婴在司马昌这蹭饭,表示腊肉饭很好吃,可惜是蒸的。
如果能用铁锅翻炒一下,就更香了。
司马昌建好工坊后,都要先做些样品实验一下。
原本准备铸些锄头,想起子婴上次的念叨。
顺便试着铸了个铁鼎,准备给他个惊喜。
子婴:。。。。。。
超惊喜的。
司马昌见子婴看着铁鼎一动不动。有些忐忑。
“殿下不喜欢吗?”
不喜欢只能融了继续铸锄头了。
就算是重铸也不是全无收获的。
至少匠人们对铁这种矿石的特性更了解了。
也初步确定子婴殿下说的批量生产铁制农具的可行性。
之后,只要多在几个铁矿石产地,建上一溜铸铁工坊。
不怕黔首们的农具不够用。
“没有没有,司马司空。阿婴很喜欢。”
“只是,没想到这么大的铁鼎都能铸了。可见我们之前商量的铸铁方向是对的。”
“之后,要辛苦司马司空把余下几个配方也试着铸炼一下。”
子婴向司马司空眨巴了下眼睛。
子婴说的余下配方,就是弹簧钢和精密弩箭组件。
如果能成功,那他们精英小队的装备强度,就大大的提升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