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 > 第160章 再不管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沿着长廊从堂屋那边绕到东厢,顾棠一点没隐藏自个儿看热闹的心思,不管不顾的往东厢屋里挤。

是顾来安的屋子,不用想,她爹指定是在骂顾来安。

“给老子说清楚!你背回来的柴火是从哪儿弄的!”顾连山火冒三丈,先前进屋时,已经往顾来安头上扇了一巴掌。

顾来安瑟缩着身子,还想嘴硬撑一撑:“进、进山砍的……”

“放你娘的屁!你前后拢共就出去两刻钟,家里的柴刀斧头你一样都没带!你就是长了八张嘴一起上去啃!也别想在这般短的时间里,啃回来两大捆柴火!”

顾连山越说越气,一脚踹了上去:“赶紧给老子交待清楚!那些柴火是打哪弄回来的?是不是在村里偷的?!”

顾来安没忍住抬头瞧了他爹一眼,这都让他爹猜着了?

看来,什么事都瞒不住他爹。

他越发心慌起来,一句不敢说,垂着的脑袋点了两下,承认是在村里偷的。

顾连山深吸一口气:“说!偷的谁家的?!”

“村、村尾山脚下徐家的……”顾来安嗫嚅着,暗中做好挨打的准备。

徐家……

顾连山脸色漆黑。

山脚下的徐家原是个猎户,如今家里只剩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爷子,独自带着孙儿过活。

徐老爷子年轻时还能进山打猎,近些年上了年纪,且身子又不好,一年到头,能有半年是在吃药,便很少再往山上跑,日子过的也是清苦的紧。

“徐家那爷俩,一个年过半百病恹恹的,一个才将满七岁干不了重活,那两大捆柴,一老一幼可是要砍一天的!”顾连山气得手都是抖的。

他扭头四处打量,想找个趁手的东西揍儿子一顿。

可环顾一圈,并没有找到能揍人的东西。

就在这时,一根洗衣用的棒槌突然从他身后递过来。

顾连山下意识的接过来,回头瞥了一眼,是他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二闺女。

顾棠眨眼,一脸无辜。

看到棒槌登场的顾来安,脸色煞白,开始后退想找地儿躲一躲。

可屋里拢共就屁大点地儿,一眼便能瞧个清楚,想躲?往哪躲?

眼睁睁的看着他爹手拿棒槌走过来,顾来安双手护头,还没挨打便开始凄惨的叫起来。

顾连山也没让他白叫,手里的棒槌对着人狠抽几下,惨叫声越发凄烈。

揍完人,让顾来安将屋里墙角处堆积的柴火重新捆扎好背上,说要带着他去徐家当面赔罪。

顾梅屋里的那捆柴也没漏掉。

姐弟俩一人偷了一捆,背回来后,各自藏到自个儿屋里,没敢放到后院柴房里。

顾连山冷脸敲开大闺女的房门。

方才他发火骂儿子一点没遮掩,他大闺女不可能没听到,毕竟二闺女都听到跑来瞧热闹了,没道理同住东厢的大闺女听不到。

可一直到他骂完,大闺女连个面都不露。

顾连山对这个闺女早已死心,并没有像骂儿子一般的骂她,而是语气淡漠的让她将屋里的柴火捆扎好背上,跟着一道去徐家赔罪。

顾梅愣怔了一瞬,开门前她都已做好挨骂的准备,谁料,她爹竟然一句训斥都没有。

这要是以往,顾梅怕早暗中得意的冲顾棠挑衅,可今儿不知为何,突然心慌慌的。

“爹……”

“将柴捆扎好!”顾连山不耐的打断她,正眼都不带瞧她的。

顾梅白了脸,心中越发不安,难得利索的听了一回她爹的话,将屋里的柴火重新捆扎好,背在背上出了屋。

屋内有炉子,待在屋里还不怎么觉得冷,等出了屋,湿冷的寒意瞬间穿透顾梅身上的衣裳。

雨还在下,冬日的雨的异常冰冷,被寒风裹挟着吹到到廊下,有些落到顾梅脸上,冷的她连打了两个冷颤。

她身上的冬衣是拿芦花和柳絮填充的,看着挺厚实,可御寒效果不大。

在有炉子的屋里还能勉强御寒,可一出屋便不够看了。

寒意不断地浸入身子,没多会儿便紫了嘴唇,浑身抖个不停。

顾来安也一样,像是打摆子一般,冷的完全不受控制。

姐弟俩的状态,顾连山视而不见,将斗笠递给他们,接着便带着姐弟俩的往徐家去。

目送着她爹出了院子,顾棠也没在东厢这边多留,转身去了堂屋。

堂屋已经点了油灯,昏黄的灯光有限,并没有将屋内照亮多少,三叔公在八仙桌那边坐着,手里拿了一本书,就着灯光看着。

见顾棠进来,三叔公将书放下,“你爹真带人去徐家赔罪了?”

“去了,要柴火赔柴火,要铜子赔铜子,希望徐家别太难缠,要是狮子大开口,怕会借此生出什么事来。”

顾棠眉头微颦,她不了解徐家,也不知道那一老一幼是个什么脾性。

三叔公倒是认识徐家老爷子,他听出顾棠的担忧,便道:“生不了事,徐家那一老一幼都是憨厚之人,脾性极好,你爹这般不躲不避的去赔罪,徐家不会为难的。”

那就好。

顾棠松了口气,只是这事终究是他们理亏。

“回头让我爹压着我大哥、大姐进山一趟,让他们砍两捆柴送到徐家去。人家要真是憨厚不计较,咱们也不能就这般算了,终究是我大哥大姐不做人!竟做出偷盗一事!”

三叔公也发愁,一个爹生的种,当年的朱氏(顾梅、顾来安亲娘)跟张氏不相上下,都是又毒又蠢,可生下的儿女却是大不一样。

顾梅、顾来安姐弟一点都不像他们爹顾连山,脾性竟是像极了他们的亲娘朱氏,且将朱氏生前的恶习学了个七七八八。

而张氏生的顾棠、顾平安却是根正苗正,没往歪路上走,一个能挣银子,一个又有读书天赋,任谁看都能瞧出,往后姐弟俩的日子差不了。

“后院柴房里的柴火好多都没劈,回头爷跟你爹说说,打明儿开始,让你爹压着你大哥劈柴,好好的磨磨性子,正好也能让他与你大姐分开。”

三叔公看得清楚,顾来安那小子没有主心骨,时常被顾梅撺掇着惹事。

“也好,给他找点活计干,免得他惹事生非。”

劈柴可是个累人的活计,只让顾来安劈个半日就行,保管累的他再没心思干坏事,除了吃就是睡。

以往这法子也试过,但每回都遭到顾家二老阻挠,说她爹磋磨儿子。

如今他们过继走了,顾家二老再没资格过问她爹管教儿子一事,正好趁机好生磨一磨顾来安。

掰过来估摸是不太可能,只希望近几年内,在将他分出去之前,人能安分守己的不惹事。

决定好顾来安的归宿,祖孙俩又说了一会儿子话,门口的帘子被人挑起,顾平安露出半边身子,说饭好了。

饭好了,她爹顾连山还没回来。

顾棠让三叔公先吃,天冷,吃完坐到被窝里暖和去。

三叔公摆手没同意,非要等顾连山回来吃,“一家子人都在一起吃饭那才香!爷要是自个儿一人先吃,就是顿顿大肉也不香。”

见劝不动人,顾棠也不再勉强。

老爷子独自过活了这些年,如今有了家人,自是贪恋一家子围坐在一起吃饭时的氛围。

顾连山这边也没絮叨太久。

徐家祖孙就像三叔公说的那般,一老一幼都是实诚人,没有什么花花肠子。

在听到家里的柴火,被顾连山的闺女儿子偷走两大捆后,徐老爷子懵了一瞬。

这要不是顾连山带着闺女儿子上门赔罪,这事他还真不知道!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两捆柴而已,人家老子亲自带着闺女儿子上门赔罪,并将柴火还了回来,徐老爷一句重话都没说,只说孩子还小,尚不知事,往后改了就成。

徐老爷子这般好说话,也让顾连山松了口气,但还是压着闺女儿子跪下磕了一个头。

既然是上门赔罪,那就得做个样子出来,不能因为人家好说话,便想着糊弄过去。

顾梅、顾来安因跪下磕头这事,心中愤恨不已,泪珠子掉个不停,将徐家和他爹全都嫉恨上了。

姐弟俩眼中的恨意顾连山瞧了个清楚,他也没生气,与徐老爷子告辞后,将斗笠戴上,没有等姐弟俩跟上,独自大步踏入雨里。

回过神来的姐弟俩急忙跟上去。

因下雨的缘故,今儿天黑的比往日早些,徐家离三叔公家有点远,让姐弟俩摸黑独自赶路的话,他们可不敢。

顾连山能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急切凌乱,却一点没有停下等他们的意思,继续加快步伐,摸黑赶路。

村里的路他都走了几十年了,天黑也不影响他往家赶。

经过顾家时,顾连山忽然停了下来。

看着顾家堂屋东厢那边亮起的灯光,他想起白日在北安城疑似找到魏氏一事。

原是想着等天黑趁着路上没人时,他再过来将事情告知父子俩。

可谁知又闹出大闺女、大儿子偷柴火一事。

此时的他心情很是不好,再没心思理会魏氏的事。

收回目光,顾连山继续往东走。

魏氏的事等他心情好些再来说道,左右都失踪这般久了,再等几日也无妨。

一路快步不停,等回到家,顾连山也不过脚上沾了些泥,雨水打湿了衣摆而已。

而跟在他身后的顾梅、顾来安姐弟却没这么好运。

姐弟俩不习惯走夜路,又惧怕黑漆漆的夜晚,刚开始为了追顾连山,姐弟俩小跑起来。

可惜他们忘记雨天路滑。

路上的泥浆湿滑的很,没跑几步,姐弟俩便双双摔倒在地,浑身上下连同脸和嘴都沾了一层泥。

姐弟俩惊叫几声,很快便乱作一团。

就这也没能让前头的顾连山停下等他们。

等顾连山换掉衣裳鞋子,顾棠、顾平安将饭菜端上桌,一家四口准备开吃时,顾梅跟顾来安才互相搀扶着到了家。

此时的姐弟俩浑身脏污的没眼看,斗笠也丢在了半路上没捡,头发上的泥连同雨水一起往下滴,瞧着极其狼狈。

顾连山对此完全视而不见,一面吃着饭,一面让姐弟俩自个儿去灶房烧水。

“烧水将自个儿擦洗干净,何时擦洗干净了,何时上桌吃饭。”

这是变相让姐弟俩受罚?

顾棠眨眨眼,觉得这罚的没用,不痛不痒的。

事实上,这并不是罚,顾连山只是这会子不想看到姐弟俩,他怕气得吃不下。

他对姐弟俩都死心了,往后再不管他们。

姐弟俩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

他们爹要是对他们大吼大叫的话,他们反倒是没有这般怕了。

可偏偏他们爹语气平稳,像是在与不相识的人说话,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这下姐弟俩再蠢也觉察到不对劲,他们爹不该是这般反应的。

姐弟俩惶惶不安,站在堂屋里瑟瑟发抖,身上的衣裳都湿透了,屋里点了炉子也没感觉到暖和,只觉得越来越冷。

主位上的三叔公瞥了便宜儿子一眼,见人自顾自的吃着饭,时不时给棠丫头夹筷子菜,好似看不到顾梅姐弟发抖的身子一般。

都是犟种!

暗中感叹一声,为了不让姐弟俩继续犟下去,三叔公只好笑着开口安抚。

“听你们爹的话,先去烧水擦洗身上的泥水,将身上的衣裳也换掉,天冷,穿着湿衣裳,万一要是风寒入体,那可是能要命的!”

有三叔公在中间帮着缓和,顾梅姐弟神色缓了缓,不再犟着。

实在是身上的暖意流失的太快,撑不下去了。

如今有了台阶,姐弟俩难得露出几分温顺,转身哆嗦着往灶房去。

等人离开,看着门口晃动的帘子,三叔公长叹一声,与顾连山说起让顾来安劈柴磨性子一事。

谁料顾连山听到这话后,直接否了这事,“他们姐弟记仇了,如今已将我恨得不行,这样的闺女儿子,我是要不起了。”

“这……”三叔公语塞,想起姐弟俩平日里的行事,记恨自个儿亲爹…他们还真能做的出来!

“后日媒人上门,若是能将梅丫头的亲事定下,争取年前便将人嫁出去。等明年开春后,我便将来安分出去单过。以免他们姐弟带累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