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馆书房内,暮色渐沉。巨大的红木书桌上,一摞摞报纸堆积如山,油墨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戚铭远站在一旁,看着这些来自各方的报纸——有用英文印刷的《字林西报》、《申城每日新闻》,有法文的《大陆报》,还有代表朝廷官方立场的《大乾日报》。
他的脸色平静,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
《字林西报》的头版用加粗的黑体字写道:《屠夫林宇:申城的血色黎明!》,配图是广场处决现场经过刻意选择的血腥照片。
《申城每日新闻》则以《文明的倒退:三权践踏与无辜者的鲜血》为题,声称林宇的行为\"将申城拖回了野蛮时代\"。
《大陆报》更是直接用《独裁者的崛起:申城陷入恐怖统治》作为标题,将整个事件描述成\"对文明世界的挑战\"。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乾日报》,这份代表朝廷立场的官方报纸用惊人的笔调抨击林宇:《警备司令部第四局长的篡权之路:不忠、不义、不仁!》。文章声称林宇\"僭越职权\"、\"残害无辜\",甚至明示他有\"不臣之心\"。
\"司令,\"戚铭远终于开口,\"这些报纸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舆论攻势。他们不仅歪曲事实,还在试图煽动民意。尤其是《大乾日报》,显然是朝廷那边...\"
林宇随意地翻看着这些报纸,脸上没有丝毫被这些言论影响的迹象。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充满煽动性的标题,嘴角反而勾起一丝带着嘲讽的冷笑。
\"刽子手?恶魔?逆贼?\"他拿起那份《大乾日报》,手指轻轻敲击着上面\"不忠不义不仁\"的大字,\"朝廷那帮老东西,反应倒是挺快。看来是真怕我脱离掌控了。\"
他将报纸随手扔回桌上,起身走到窗前。夜色中的申城灯火通明,街道上依然能听到民众欢庆的声音。
\"他们以为,用这些纸上的墨水就能撼动我在申城的地位?\"林宇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屑,\"真是可笑。那些洋人的报纸,不过是丧家之犬的哀嚎。至于朝廷...\"他转过身,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们早就该明白,这申城,早就是我林宇的申城了。\"
他的语气平静,却透露出一股强大的自信,仿佛这些汹涌的舆论攻势在他眼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浪花。
让我来描写这个充满谋略的场景:
夜色渐深,林公馆书房的灯光依然明亮。林宇放下手中的报纸,目光转向一直站在一旁的戚铭远:\"外面的情况如何?\"
戚铭远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简要汇报:\"舆论压力确实很大。《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都发表了措辞激烈的社论,将司令您描述成'东方的暴君'。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城内,一些与洋人有深度合作的商人,还有几个大乾的老官员,最近都有些异常活动。不过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下,暂时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林宇点点头,脸上没有丝毫意外的神色,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伸手按响了桌上的电铃,那是一个精致的铜制按钮,声音清脆悦耳。
片刻后,一个身着得体西装、气质干练的年轻人推门而入。这就是林宇之前从系统召唤出来的人才,现任申城市政厅长周玮。他的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一种现代化的专业气质,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却又恰到好处地融入了林宇打造的新申城体系中。
\"周玮,\"林宇的目光落在这位得力助手身上,\"去安排一下,明天上午十点,在市政厅大礼堂,召开中外记者发布会。\"
周玮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作为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的人才,他太明白这种时刻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意义——这是要正面回应所有质疑,主导舆论走向。
\"是,司令。\"周玮微微躬身,声音沉稳,\"需要我提前准备一些材料吗?比如处决东洋间谍的法理依据,或是查封外国产业的法律支持?\"
林宇摆摆手,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不需要。让他们尽管问,我奉陪到底。\"
周玮看着林宇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了然。他再次确认了时间和地点后,转身离开书房,脚步干脆利落。作为一个熟悉现代传媒运作的人,他已经开始在脑中构思如何安排这场注定会轰动一时的发布会。
林宇望着周玮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玩味。那些在报纸上叫嚣的人,那些暗地里蠢蠢欲动的势力,都以为他会在舆论压力下退缩。
殊不知,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明天的发布会,将会是他向所有人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他重新定义申城规则的宣言。
戚铭远看着林宇的表情,突然意识到,司令这是要来一次更大的动作。这场发布会,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回应质疑,而是要借此机会,彻底确立他在申城的绝对权威。
第二天上午九点,申城市政厅大礼堂已经焕然一新。宽敞的主席台上,一张铺着深红色绒布的长桌横亘其中,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个最新款的米利坚进口麦克风。
台后的墙面上,申城市政厅的徽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旁边悬挂着一面巨大的旗帜——那不是大乾朝廷的龙旗,而是林宇亲自设计的旗帜,象征着他在申城的独特权威。
台下,数百张整齐排列的椅子已经坐了大半。前排区域聚集着来自各国的记者,他们或扛着最新款的莱卡相机,或捧着笔记本,正在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仿佛每个人都在等待着一场重要的对决。
靠近过道的位置,几位金发碧眼的英法记者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其中一位《泰晤士报》的记者神情倨傲,不时用鼻子里哼出的声音说着什么,引得周围人频频点头。
从他们不时瞥向主席台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一连串尖锐的问题,准备在发布会上发难。
坐在角落里的几位小国记者则显得谨慎得多。昨天的大清洗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刻他们更像是来观察局势,而非兴师问罪。
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正中间第一排的那位中年人。他穿着一身考究的蓝色长袍马褂,脑后的辫子油光发亮,正是《大乾日报》的主编钱志远。
此刻他正襟危坐,表情严肃,手中捏着一份折得整整齐齐的发言稿。他的目光不时扫过主席台,眼神中带着明显的批判意味——作为朝廷喉舌的代表,他此行显然带着特殊的使命。
大礼堂内外,林宇的力量无处不在。穿着笔挺军装的卫兵们站在各个出入口,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更多的是那些西装革履的情报局特工,他们看似随意地分散在人群中,实则将整个场地控制得密不透风。这些明暗力量的存在,无声地提醒着所有人:这里是林宇的地盘,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临近发布会开始的时间,礼堂内的气氛越发凝重。记者们整理着自己的采访提纲,摄影师们调试着相机,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空气中那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感。这种氛围,就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