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 第184章 明清停战,各怀鬼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4章 明清停战,各怀鬼胎

刘景明站在地图前,右手按在陕西的位置,沉重道:“如今洛阳失守,陕西的兵力又被抽调一空,只怕是挡不住魔教妖人的脚步。”

“洪承畴总督当下退守河南北部的怀庆府,若是继续北上山西,打败北方乱军自是毫无问题。”

“但魔教妖人紧随其后,以洪总督当下的兵力,只怕挡不住魔教妖人。”

“若是魔教妖人与北方乱军联手,洪总督危矣。”

崇祯脸色难看,重重叹了口气。

洪承畴虽然有十万大军,但在经历了洛阳之败后,这十万大军能够挡得住魔教,崇祯还真是没有半点信心。

“故而,臣提议洪总督应当立刻东撤至河内,围绕泌水建立防线,与黄河南岸据守虎牢关的孙总督形成犄角之势。”

“此地有朝廷近二十万大军驻守,而山西和陕西腹地空虚,魔教妖人定然会优先攻略山西和陕西两地。”

“山西与京师河南为太行山脉所阻,是朝廷最好的屏障。”

“如此一来,太行山,泌水,虎牢关便形成了一道屏障,将魔教妖人锁死在河南西部。”

崇祯听到这里,眉头紧锁道:“爱卿可曾想过,魔教妖人固然一时忌惮朝廷军队,可他们拿下山西和陕西后,只怕会立刻北上。”

“到时候京师危矣,天下危矣。”

刘景明颔首道:“圣上所言极是。”

“魔教妖人拿下山西和陕西两地,定然会重整大军,随时北上京师。”

“但!”

“圣上请看这里。”

“陕西和山西两地面积广袤。”

“国土虽大,若是不能有效管理,也便算不得国家的领土。”

“子民虽多,若是不能管理,也便算不得国家的子民。”

“魔教妖人想要拿下山西与陕西两地,绝非短时间内能做到。”

“而且陕西、山西与清国的边境线何止千里。”

“清国之疆域如大明之镜像,大明之繁华尽在东南沿海之地,清国之繁华,尽在西南沿海之地。”

“过了这片草原,却是清国的云贵川府之地。”

“我们可利用魔教妖人吞并山西和陕西的时间,挑起魔教与清国的争端。”

“唯有如此,才能借刀杀人,坐看清国与魔教妖人互相厮杀。”

崇祯若有所思,倒是冷静了一些。

他凝视地图,右手轻轻抚摸山西与陕西两地,似是不舍,皱眉道:“陕西与山西面积广阔,我们纵然暂时退去,魔教妖人短时间内也无法吞并,这点爱卿所言极是。”

“可你如何能确定魔教妖人不会在短时间内挥师北上。”

“若是不等我们挑起魔教妖人与清国的矛盾,魔教妖人便率军北上~~~”

刘景明坚定道:“臣敢以脑袋担保,魔教妖人若是拿下山西和陕西两地,短时间内绝不会轻易北上。”

“理由有三。”

“一:魔教教主杨妖人做事稳重。”

“以他在南阳府的行径便能看出,妖人并非寻常流寇,深知治国之道。”

“他每次行事,都是谋而后动。”

“二:魔教想要建立的国家,不同于大明,也不同于清国。”

“妖人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在南阳府的等地修建学校,普及教育等等。”

“他明白魔教现在的弱点是什么。”

“魔教最大的问题,便是缺少足以建立人民国家的基础。”

“若是盲目扩张,魔教必然根基不稳,反而会从内部崩坏。”

“所以臣断定,魔教拿下山西与陕西后,一定会进行重大改革,在山西和陕西两地推行魔教新政,以稳固根基。”

“魔教发展时间甚短,人手有限,在山西和陕西两地推行新政的基础上,绝没有精力继续向外扩张。”

“三:陕北和山西民乱已久,各地生产废弛。魔教妖人虽然蛊惑百姓背弃大明,但想要彻底平定两地,岂是那么容易。”

“以臣之愚见,魔教妖人最起码也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初步整合山西和陕西两地的民力。”

崇祯若有所思,斟酌道:“爱卿所言倒是有些道理。”

“只是乾隆颇有手段,岂会轻易中计?”

刘景明唇角上扬,按在河南南阳府之地,冷笑道:“即是做局,倒也未必一定要乾隆率先入局。”

“魔教以铲除天下皇朝,消灭天下王侯为己任,更是自创了一套治国的理论。”

“若是清国境内出现一支打着魔教名号的叛军,圣上以为,魔教是否会前往支援?”

崇祯闻言,眼神顿时亮了起来,忍不住拍手叫好。

对啊,还有魔教妖人。

可以魔教妖人为突破口。

刘景明坚定道:“以杨妖人的行事风格,定然不可能坐视不理。”

“而一旦魔教妖人入局,我们可联合清国共同讨伐魔教。”

“乾隆是虎狼之君,手段高明,分得清轻重,定然明白我大明与魔教,哪个危害更重。”

“再者,清国对我大明虎视眈眈,若是能借此机会深入山西和陕西等地,他们岂会轻易放过。”

说到这里,刘景明目光冰冷地凝视山西和陕西两地,沉声道:“我大明当下有人口约两万万。”

“山西,陕西,河南三地,虽面积广袤,但总人口不过两千万而已,仅占我大明人口的十分之一。”

“这些年山西与陕西民乱不断,不能为朝廷提供赋税,反而还要消耗大量的民力物力。”

“若是能以山西和陕西两处贫瘠之地换取辽东的和平,与清国达成暂时的同盟,倒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崇祯若有所思。

这么说,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清国给大明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每年用在辽东战场的钱财,简直数不胜数。

若是能与清国达成同盟,又没有了山西和陕西的拖累,朝廷的财政负担将会大大降低。

到了那时候,很多事情反而容易处理。

崇祯思索着,有了决断。

不破不立!

是时候进行改变了。

这一天,崇祯与刘景明在宫殿内商讨了一整天,直到深夜时分,刘景明才从宫中离去。

至于两人商量了什么,只有崇祯的少数心腹知晓。

不久后,崇祯给孙传庭,还有洪承畴下达了圣旨,命令两人保存力量驻守于河内与虎牢关两地。

同时,令襄阳,襄城等地加强戒备。

在明军重整防线的时候,圣教各路大军势如破竹,在山西和陕西两地攻城掠地,战果硕硕。

半个月后,清国使者入京师,与崇祯会面。

此次会面,清国使者表达了乾隆的善意。

清国愿与明国签订停战协议,并撤军百里以示诚意。

崇祯自是明白乾隆的想法,想要看明国与魔教妖人自相残杀。

一旦明国与魔教两败俱伤,或者一方撑不下去,便是清国坐收渔利的时候。

虽明白乾隆的想法,崇祯还是爽快应了下来。

清国想要坐收渔利,他也想要坐收渔利!

崇祯五年,三月二十日,明国与清国签订停战协议。

同年四月,清军如约撤军,北方终于迎来了暂时的和平。

但崇祯并没有按照乾隆的想法调集边军南下,集结全国兵力与圣教拼个你死我活。

相反,崇祯仿佛彻底放弃了山西与陕西两地,开始整顿淮河两岸,以及江南重地。

崇祯的反应完全出乎乾隆的预料,让这位执掌大清五十多年的虎狼之君有了不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