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建民写的只是一个大致框架,却也奠定了实施的基础。接下来的具体细节则要由几位领导结合实际情况来完善。
“老刘啊,光你一个人欣赏不行呀,我们也想知道具体是怎样一回事呢!”
秦敬新与刘厂长平日交情匪浅,说话也就直率了一些。
听到提醒,刘厂长连忙将材料递给众人。其他人也聚在一起开始阅读。
随着硝览渐深,在场所有人逐渐陷入震惊之中,这个方案几乎涵盖了所有提高生产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在现代社会积累丰富经验的李建民对此胸有成竹,他深知这套方案还算温和,毕竟真正极端的做法实在不敢搬出来...
诸如某些苛刻的时间管理和竞争法则等,要是拿到当时,肯定会引来广泛争议,甚至触犯劳资保护政策。
“就依这个办吧。”刘厂长最后表态,“待会儿让办公室通知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开会讨论具体执行细节。基本原则确定了谁都不能改。”
然而话锋一转,他又面露顾虑:“不过还有个问题比较棘手。”
王厂长追问道,“什么问题?”
刘厂长回答说,“涉及到一些物资分配的事,小量供应没问题,但是大额物资确实难以保证厂里承受。”
听罢,李建民拍胸脯保证:“这个你们放心,我去搞定物资问题。现在先安排两辆卡车配两名司机帮我运一批回来应急用,确保不影响正常运营,同时我会联络粮食供应站和肉类供应点确保按时供货,绝不会少任何一样。对于更多的物资需求,我会另外想办法。”
紧接着他又认真地强调说,“所有货物到厂必须当天结算清楚货款,而且价格一定低于市场价。”
接着他说起注意事项:“关于此事,所有人都必须严守秘密。当今之计走漏风声可是非常严重的事,运输队伍尤其要注意管理。”
听完这些安排,其他几人均表示认同,并承诺一定会全力配合李建文的工作,确保方案顺利执行。
恰在此时,广播里传出一则消息:
---
**广播连续播放三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工厂:
“同志们,经上级批准,北国大学毕业的陈工程师今日起正式加盟咱们钢铁制造厂,担任研发科负责人兼副总工程师职务。”
厂里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认真倾听。平时广播只是发布些常规信息,这次直接播报新任高管的名字让人倍感意外。
休息区里的议论迅速展开:
“真好,于秀兰声音甜甜美美的,又漂亮又聪明...”
“哎呀你想什么呢?人家眼光多高啊,据说她对追求者的热情都冷淡回应着。”
另一人插嘴说,“照我说啊,广播里提到的新同事陈工程师应该能入她法眼。年纪轻轻就成了留学生的高级工程师,起点比我们高太多啦!”
“这人是谁呢?”一名老职工嘀咕,“是不是今天早上见到那位被厂领导迎接的年轻人啊?技术部门头目,月薪得有七八十块,这水平可羡慕死我了。”
旁边的年轻人大喊起来,“你以为是普通技术人员吗?他是正处行政十五级别的主管,月薪接近一百五十块,算上各种补贴得有一百六七十左右。”
此言一出,周围的听众都被震惊了——这位新人竟然一个月就能赚普通人半年的工资!
人们纷纷感慨:“这待遇太好了吧,刚来就有这么好的条件,以后想娶于秀兰这种女神也不是
“你看他现在的地位和薪资,还有什么好挑的?这么多女子心甘情愿地投怀送抱,那感觉,唉!”
这一篇播报道打乱了全厂工人的思绪,引来一片议论。
男工们交头接耳,满是嫉妒和羡慕。
女工们眼神中流露出憧憬,想着要是自己的男人也能这样就好了。
不看孙晓兰正专注地盯着面前的文件发呆,嘴角浮现出淡淡的微笑。
“原来他叫赵宇峰啊。”
“我以为他只是长得帅气,没想到竟这么有能耐。”
“年轻时就从北海留学归来,成为九级工程师,并且是厂长青睐的技术科科长。”
“不行,这种男人只能是我的。等我当上科长夫人,多光荣!我还给他生儿育女呢。”
有些人是艳羡,有人却心怀恨意。
锻工车间的吴铁柱和李华、食堂的老周顿时呆住了。他们知道这个名字:赵宇峰?
这家伙怎么进来就直接变成技术科科长?
行政十五级,一月工资一百多块!吴铁柱不过七级工人,一个月只有七十来块钱;老周一月五十多。加起来还不如赵宇峰的一半。加上那些福利和各种津贴更无法比了。
吴铁柱心里极不平衡:
干了一辈子就被你一个小家伙赶上,自己都一把年纪了,而你还这么年轻?
老周更加气愤,
“我们干一辈子还没混个科长呢,你就来了成了头,这几十年白活了不是?”
老周被此事弄得怒火中烧,忍不住把茶杯狠狠摔地上,“哐啷”一声吓了厨房众人一跳。
大家见是老周也没说什么,心里虽骂着,但也无可奈何。
这些人心绪难平,但胡文亮更为憎恶。
之前出丑赔偿还不够糟,早上的尴尬也让赵宇峰弄得灰头土脸。
他是很要面子的人,两件坏事让胡文亮丢大了面子。
旁边的工友关心:“胡工,你怎么脸色那么差?是不是不舒服?”
胡文亮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工友愣住了。
吴铁柱过来拍拍胡文亮:“小文啊,忍一忍。现在人家风头正劲,斗不过他的时候先忍下来,再想办法,咱还能在他后面找他岔子。”
“师傅,我忍不了,这小子真让我没法吃不下睡不着。”
吴铁柱听到胡文亮这么说有点恼怒,暗自责备秦梅怎么总往外借米面。“行了,赶紧干活!”说着走人。
车间的七级八级钳工本就不多。谁敢真把他怎样?
44章
过几分钟,胡文亮仍然难以咽下怒气。
“砸死你!”。胡文亮愤怒之下竟丢了手中的零件砸向机器。
零件撞击后引发联动轴断裂,齿轮互碰粉碎。
小组长见状大惊失色:“胡文亮,你在搞什么鬼?这可是进口机器!”
整车间就三台,这台还是他在易师傅帮忙才能使用。
如今毁了机器影响工作进程谁能担当这个责任?
胡文亮傻眼了,低下了头不知道如何开口。
吴铁柱匆匆赶到,若上报绝对会被革职查办。不能因这事情连累徒弟的退休安排。
所以吴铁柱硬挺着说:
“机器故障正常磨损而已,那跟小胡有什么关系?”
他霸气地说,震慑住了全场。
技术员刘山受他吩咐前去查看受损状况。
“抓紧修好吧,尽量减低影响”,吴铁柱明白只要能修复一切都能挽回。
胡文亮看到师傅强硬态度也恢复了一些信心。而组长只能咬牙认命,不敢反驳师傅的决定。
其他人在心里虽各有盘算,但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谁也不想轻易惹恼高级技工吴铁柱。
章三十九
尽管心中万分不愿,林山碍于周文博的要求,还是前往了。不一会儿,技术部的两位技术人员到达现场。
经过一番详细检查,二人摇了摇头,“联动轴断了,传动齿轮也因此碎裂。由于这台机器构造过于精密,我们不敢随意拆卸维修,建议叫总工程师张立平过来看看!”
周文博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起来,这下麻烦大了。普通的技术员还好,他可以应付;但要是张立平亲自过问,自己的面子恐怕也保不住了。到了这一步,只能边走边看了。
厂长办公室内,一位技术员打断了正在商讨工作的杨厂长与吴建德几人的讨论,“抱歉,杨厂长,请稍等一下,我需要找张总工。一台设备出现故障,我们无法解决。”
“哦,这点小事还用惊动张总工?是哪台设备出问题?”杨厂长询问道。
“钳工车间三号进口机器。”
听到这话,杨厂长大吃一惊,这是他费尽心思引进来的设备,“张立平,咱们一起去看看,这机器是我好不容易得来的,不能坏掉,会影响工期和交货时间的。”说罢带头走了出去,直奔钳工车间。吴建德等人也只能跟着赶过去。
吴建德心想无妨,正好去视察。而江一然默默地紧跟其后,仿佛时刻准备为领导服务。
走在路上,吴建德想到,易中海与陈东旭在钳工车间工作,这次故障难道跟他们有关?
很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到达了钳工车间,林山和陈东旭见状大为恐慌,连杨厂长都亲临现场。“是谁弄坏了机器?”还在数步之遥时,杨厂长就已经大声质问起来,愤怒溢于言表。
其他钳工工人和小组长幸灾乐祸地看着林山和陈东旭,“厂长,那机器是因过度磨损才坏掉的。”林山无可奈何地上前解释。
冷哼一声后,杨厂长绕过林山走到机器旁,“张立平,你来看看吧,必须尽快修好。”
“我会尽力的。”张立平开始仔细检查,并随着检查表情越来越难看,“情况不乐观啊。联动轴和传动齿轮已损坏,更糟糕的是内部可能还有隐藏问题,拆开怕再也装不好。此外我初步估计是因为受到外力撞击,导致联动轴破损引发一系列问题。”张总工的话让杨厂长大感意外。
这批订单至关重要,“这下怎么办?这些机器若修理不好,后果很严重。”
面对杨厂长的一再追问,技术团队一筹莫展,唯有继续研究解决方法。此时,小组长借机指控陈东旭蓄意破坏机器并获得林山的包庇。
听到这里,林山和陈东旭恼羞成怒,“你在胡说什么?!”然而杨厂长已经听进了耳朵里。
杨厂长严厉追问林山,“易中海,你说这是真的吗?今天你不把这事说清楚,明天就不用来了。”
林山慌忙解释不清,感到深深的懊悔——自己为什么自告奋勇揽这摊子麻烦事。就在局面陷入困境之际,保卫科被派来将两人暂时扣押起来。
面对紧迫局势,李华德提出解决方案:“张总工,请你借个工具箱给我。”他在留洋学习期间专门研究过此类设备,“让我来试试吧,这种老旧机器应该难不倒我。”
在张立平的协助下,李华德开始了修复。原本复杂的工序,在他手上进展飞快且有序,技术科的人围聚过来观摩他的每一个步骤。
几分钟后,他顺利拆开了机器并将所有零件摆放整齐。众人为此长舒了一口气,技术员们迫不及待地上前来学习。张立平更是抢到最佳位置。
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一个愿意传授技艺的技术专家。这种分享精神在业内非常罕见却极为可贵。
王宏伟先是仔细检查联动轴和齿轮的损坏情况,同时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的记录。接着他转向液压系统、管道以及各元件展开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