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么厉害?让我近距离瞧瞧。”
王大婶对这种时尚概念颇有兴趣。
“绝对是真的,保证纯(蠢)度百分百。”李建国认真地保证,让哈士奇的形象更加神奇。
王大婶开始心动:“小李啊,你真的能保证它是王者级别的狗?”
看到效果立竿见影,李建国乘势而上,狠狠捏了一把哈士奇。
哈士奇随即发出震天响的狼叫,声浪回荡。
王大婶兴奋无比,赞道:“果然不愧为西那什么的王者。”
王大婶小心翼翼靠近观察,觉得哈士奇眼神霸气且嚣张,充满王者风范。
“真是北苏的宝
“嘘,你没听见那小伙子说嘛,这是阿拉斯加的王者呢,还叫它看家护院,真是委屈了它。得让它尽情奔跑才对。”
“原来如此,看来孙大妈这回可风光了,养这么威风凛凛的大狗,谁不羡慕?”
“就是啊,我都觉得眼馋,之前连见都没见过,估计我们整个巷子都没有吧。”
“还不止咱们巷子,我跑遍四九城也没见到这种玩意儿。这家伙竟敢把这狗送人,怕不是脑子有问题了吧。”
孙大妈听见周围人的议论,全是称赞她的哈士奇和羡慕她的情景,心情立刻好转了许多,觉得有必要等大伙儿回来开个全院子大会庆祝一下。
赵秀华心中仍有些怀疑,于是她凑近王桂花,高声问道:
“桂花,你见识广,知道这是啥不?”
她自己心里也不踏实,担心孙大妈被骗,所以故意让声音传远点。
王桂花对这种狗也是一知半解,只是听她父亲的一个老友提过几句。她说出她所知道的:
“据我去北方工作过的亲戚说,在西伯利亚确实有这么一种大狗,力大无比,能拉着一个人在雪地里疾跑,当地人都很喜欢它。”
“我还听说这哈士奇极其厉害,还能捕捉海豹!”
“天呀,要拉着一个人飞跑,得多大的力气啊!”
“不光力气大,还能捕猎豹子似的动物呢,真厉害!”
听到这里,大家都不清楚“海豹”具体是什么,但都当成了类似豹子的猛兽。赵秀华此刻终于放心了一些。
这时候,隔壁张木匠忍不住问:“大哥,能把这狗让给我吗?我可以出两百,你拿一半给大妈就行。”
孙大妈顿时气愤起来:“你说什么梦话,这可是我的狗,信不信让你没好果子吃!”
“你这个榆木脑袋,还想抢东西?” 孙大妈立刻开始骂了起来。边骂着她还紧紧搂着这只哈士奇,唯恐它被人抢走。
陈建国显得有点犹豫,故意说道:
“孙大妈,我还是给您七十块钱,您能不能把哈士奇卖给我?”
“啥?说过的话难道是随口说说?现在要收回,门都没有。从今天起它就是我家的镇宅神犬了,谁敢动我抽谁。”
陈建国装作满脸痛苦的样子,擦擦假眼泪,拎着刚买的猪肉进屋去了。
看到这些,孙大妈心花怒放,高兴坏了,这狗终于完全属于自己,哼,想跟我抢?
“妈,让我摸下它嘛。”
赵秀华眼睛都直勾勾的。
“你摸啥?再吓着它我可不饶你。去厨房做饭去,东旭快回来了,饭要是做不好就收拾你!”
“记得多做一点,哈士奇也得吃。”
“那它能吃多少啊?家里玉米面粉只剩下两天量了。”
“我和东旭两碗,孩子一碗,哈士奇一碗,总共七碗就好。别做多了,再多做一顿我照样打你。”
听着母亲的话,赵秀华心里泛起了酸意,后悔嫁给贾家了,但不敢顶嘴,低下头回屋做饭去了。
孙大妈在院子里依然自得其乐,唾沫横飞地夸赞这狗,越说越起劲,周围人的赞叹让她更加自豪。
消息不胫而走,不仅整个南锣鼓巷知道47号孙大妈养了只阿拉斯加大狗王,甚至周边几个胡同的人们也都知道这件事了。
---
李建勋进了小院子,把肉交给张木匠,对方还在 ** :
“老板,这……”
“哦,你们干活那么辛苦,给你们开点荤,犒劳大家。”
“哎呦,真的感谢老板,兄弟们听好了,下午老板给我们备好红烧肉了,大家都谢一谢老板!”
工人听说可以大口吃肉,干劲瞬间十足。
第一次碰见这样的老板,他们兴奋不已。随后张木匠带着李建勋参观工程进度。
“我们现在三个小组同步开工,第一组拆除了所有建筑包括棚子、房子和花园;第二组正在处理地下室、地窖、游泳池和排水管道;第三组打好新房的地基,准备下一步统一施工。”张木匠简要解释道,并补充:“照这速度预计能提前三到五天完成全部工作,这已是我们的极限了。”
李建勋听完满意的点头,表扬了他们。
张木匠想起王主任上次送来一只牛皮纸袋
张先生再次与雷师傅在院子里巡视一番,反复强调了水电、暖气以及花园、围墙等工程细节,提醒雷师傅务必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
雷师傅拍胸脯保证,全天候盯着现场绝对不出纰漏。
张先生看到事情大致落实,便打算回厂。临走前他又对雷师傅叮嘱了两条:一是如果有人干扰工程或蓄意破坏,立刻联系王主管前来处理,自己千万不要冲动;二是吃晚饭时要关紧院门,别让外面的人来讨肉,不然会惹上麻烦,也影响进度。交待完毕,张先生离开院子。
走到院门口时,见李大妈正兴奋地向周围人夸耀她得到的“王者哈士奇”。这系统奖励来的哈士奇确实挺聪明,仿佛听懂主人的话般,“英姿飒爽”站在那儿,“神态自若”的眼神四处扫视观众,惹得旁观者羡慕不已。而李先生则暗暗一笑,想象着以后李家可能面临的窘境。
随后,张先生借机绕开人群,在众目睽睽之下悄然驶离。
不为众人知的是,“王者哈士奇”之后把李家翻了个底朝天,不仅把炕给踏坏了,还扒倒了好几堵墙。而且更让人头疼的事也在吃饭时间上演——一顿饭下来,狗竟然吃了十几碗的稀粥还觉不够。
一个小时车程后,张先生辗转来到轧钢厂。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其是就近采购物资,故意绕了一些弯路。
到了工厂,孙助理跟方科长已在大门迎接,并告知这是厂长特意交代等候的指示。张先生将物资交付后直接找财务室办理报销。
以往流程是拿着凭证先到财务取钱再采购货物,然后多退少补,当日或是单次结账。然而张先生觉得这样的方式太过繁琐,直接说由自己垫付,过后报销。
面对这种做法,谁敢不同意呢?
计完账务后,一位女会计满脸通红且有些犹豫:“猪肉按每斤七毛的价格计,总共2062.2元;羊肉每斤算作七十八分钱,加起来是473.46元;大米、小麦面、玉米粉每样两千元,合880元。所以加在一起共计3415.66元。”
但张先生却阻止道:
“姑娘,扣去其中473.46元,剩余的钱给我就可以了。”
她困惑地看着李先生:“这五只羊的费用怎么不算呢?”
张先生解释道,“就当是我欢迎各位新同事的见面礼吧。一会儿我会让李主任告诉厨房,给他们多准备一些菜,让大伙能好好吃顿热乎的。”
年轻的会计员满心感激,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最终清点出钱款递给李先生。他还补充了一句:“这些钱对我来说微不足道,工人兄弟们很辛苦,应该让他们多吃一点补身子。”
小姑娘对此更是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您可真是个豪气的领导!李科长,祝您好生活。”
就在这个时候,杨厂长同李先生一起步入房间。一见张工程师回来,激动得连连点头说道:
“建勋啊,这次真的谢谢你!我刚刚才接到粮食供应所的通知,他们愿意按照规划如期提供足量的粮食。我和怀德都非常感谢你解决这个困扰已久的大难题!”
紧接着两人表达了更多的谢意。杨先生特别强调张先生拉来的那几头猪和羊,对改善当前工人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提到关于晚餐免费供应羊肉汤一事,张先生态度坚决地表示愿意承担这笔支出。几位领导最终也不再多做争论,都对张先生的一片诚挚之心深表感谢并尊重他的意见。
杨厂长扭过身来继续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 “小陈,你现在就去宣传科找张主任,告诉他们写一份关于王科长请大家喝羊肉汤的通知,然后明天中午食堂安排红烧肉和白米饭,让大伙儿乐呵乐呵。”
“好的,李厂长,我这就去办。”陈助理应声答道,随即快步离开。
不得不承认,李厂长在这方面的确做得相当到位,深知人情世故之道,把各个环节都拿捏得稳稳当当。
看到李厂长如此大方,王宏宇感到很满意。他心想,不就是为了名声嘛!忽然间,他想到了什么:
“对了,王科长,有个建议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你说吧,我一定支持。”
王宏宇:“……”
李厂长:“……”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易中林看到这局面,心里也打起了鼓:李建勋这人果然会办事。他决定紧跟其后:
“是这样,咱们厂里人多,是不是可以在羊汤里加点白菜、土豆之类,确保每人至少能吃到一碗肉配菜,再配上几张烙饼让大家吃够呢?”
“好主意,正好昨天仓库里新进了一批萝卜和蔬菜,我立刻安排下去,全都是免费的。”
“那就好,不然工人们这么多,分下来每个人也就喝口汤。”
王宏宇此刻心情格外愉快。
接着他说:“还有就是,今后如果有任何需要物资的消息,请随时联系孙助理,我会安排专车出去运回来。”
“粮食这块倒是无忧了,但是肉我还得多想办法。大家放心,我们不会让肉供应断掉,鸡、猪、羊等渠道都会想办法解决。”
听到这里,王科长和李厂长都非常高兴。今天怎么尽是一些好消息呢?
“太好了,代表全厂工人感谢你的辛勤付出,有你出面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
“没错,有了王科长,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咱们的日子好起来了。”
二人的配合显得十分默契,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夸领导了。
说到后勤物资问题解决了,易中林其实也占到了不少便宜。如果王宏宇能保证稳定的物资供给,易中林就能借机让岳父进一步考虑晋升副厂长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李建勋也心怀私念,他以轧钢厂为试点,确保正常消耗牲畜后再推广到其他工厂,这样可以顺利将他的特种饲养产品推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