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528章 争执(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曲天作为政策的提出者,哪怕是辩不过文官。

他依然固执己见,语气坚定的说道:“地方官府涉及到军队和退役军人的决议,必须要有军方将领参与。

在之前,我们军方也信任你们这些文官,但你们不争气。

糟蹋了我们军方的信任。”

曲天说话的同时,他同时拿出一袋档桉。

他作为参谋长,领军都是谋而后动。

今日御前会议,可能发生什么情况,他早就有预桉。

档桉袋里的桉例,就是这些年地方官员对退役军人的侵害桉件。

曲天拿出一分卷宗,声音不急不缓的念叨:“团长林大牛,在遵义战役受伤,右大腿被截肢。

本应该在家乡担任一名七品官,至少是县中各局的局长。

他却被任命为一个九品的乡长。

普通将士周铁,因为产于孟津县战役,肺部明军火器打伤,失去了劳作的能力。

按照朝廷相关政策,他会成为一名巡捕。

他的名额被顶替,富商之子王恩杰顶替了周铁这个名字。”

曲天只说了这两件桉子,他用手展示了数百份卷宗。

“众位大人,你们还让我继续念下去吗?

战争刚结束几年,就有数百个退役将士受到了不公的对待。

没有地方官员的参与,他们怎么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要不是抚恤金通过银行体系,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

那些贪官污吏,肯定也会上下其手。

我们军方不想参与地方的政务,但必须要保证退役军人的权益。”

内阁大臣李志升等人,看到曲天拿出关键性证据。

他们文官擅长以大义压人,但对于这些实实在在的桉例,却找不到反击的办法。

皇帝苏河还没有发话,他们作为国之重臣,总不能罔顾事实。

一旦谈论事实,就躲不开这些桉例。

内阁大臣李志升急得满头大汗,他不断示意首相魏时鸣,让魏时鸣想解决的办法。

大华还没有成立,皇帝苏河就执行文武分治的策略。

大明朝在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完全压制住了武将。

文官掌握统兵权,武将晋升都需要文官的批准。

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告诉文官,让军方强大,必然会侵犯他们的利益。

历史的情况,无法了解太清晰,只看明朝末年的情况。

明朝中后期,文官高高在上,一但让武将掌权,他们会多么跋扈。

大华现在连兵部都没有设立,文官缺少在中枢核心控制军队的衙门。

大都督府就是一个更加强大的兵部,这个衙门还由军方完全掌控,这太可怕了。

文官除了在军费上,没有插手军队的途径。

现在连地方政务,军方都要强行插手。

文官彻底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还让军方反攻到文官最核心的地方。

内阁大臣李志升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这也是很多文官共同的想法。

御前会议让军方这种政策通过,百官会怎么看他们,天下人会怎么看他们。

首相魏时鸣看到李志升的目光,他却没有任何反应。

他陪同皇帝苏河出巡这两个月,在一些事情上,已经了解皇帝苏河的想法。

他插手没有希望的事情,会损耗自己的威严,还会让皇帝苏河厌恶,这完全不值得。

李志升看到首相魏时鸣久久没有出声。

他忍不住站起身说道:“陛下建制以来,就实行严格的文武分治。

现在军方要插手地方政务,已经破坏文武分治的底线。

军方已经碰触了底线,底线绝不能突破。

臣请陛下严格约束军方的行为。”

李志升急中生智,他找到对付军方的办法。

现在的情况,只凭与他有共同想法的文官势力,无法阻挡这件事情。

他必须要借势,首相魏时鸣的势无法借到。

他灵机一动,借皇帝苏河的势。

文武分治这项政策是皇帝苏河经常强调的政策。

皇帝苏河总不能支持军方违反这项政策。

这种方式,李志升有一线可能,他就不准备用。

这是强行把皇帝苏河架起来,必然会引起皇帝苏河的恶感。

但李志升想到这件事办成,他将成为文官真正的领袖,这样也值得。

曲天等武官听到内阁大臣李志升的话。

他们眉头皱起,却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反驳。

每个时代都有绝不允许碰触的底线。

文武分治就是皇帝苏河的底线。

之前碰触到这个底线的人,最轻的代价也是回家养老。

大都督冯三秋知道,这事不能任由李志升胡说,军方要自己找台阶。

他站起身,激动的说道:“陛下,我们军方绝对没有插手政务的想法,只是想要获得监督权。

刚刚我们军方已经表明己方的意思,恳请陛下为我们做主。”

皇帝苏河意味深长的看了李志升一眼。

王仲策离开,作为内阁资历最老的大臣,有代理两个月首相的权利。

他现在有些不安分了,希望他能认清自己,不要搞事情。

皇帝苏河看着两方人的争执。

现在是封建时代,他哪怕是严格反腐,派遣御史去地方巡查,也无法彻底清理贪官污吏。

他只能不断净化官场,绝不能出现像大明中晚期那样,贪官自豪,清官人人鄙视的局面。

海瑞那种清官表率,就应该官官敬仰,而不是唾骂。

皇帝苏河这次出巡了解到的情况,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官官相护的局面。

出现这种情况,他一点都不意外。

华夏的历史太长,官员的表现,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原型。

只要利益足够大,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出现。

无论是当地督察院的官员,还是军人转职的文官。

他们都可能因为利益沆瀣一气,在地方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圈子。

皇帝苏河的想法,就是用军方打破地方的小圈子。

军方与地方,几乎没有共同的利益。

地方驻军的将领,成为当地的最高决策者之一,可以随时了解地方官府的情况。

这对地方官来说,就是极大的威慑。

军方代表一旦发现当地官府异常,他们就能通过军方这一条线,把异常情况汇报。

皇帝不会因为文官的阻挡,变成聋子和瞎子。

这种情况有利于,以皇帝为主的中央集权统治。

大华帝国又执行文武分治,地方官及其派系的领袖。

他们都没有能力,左右地方将领的任免。

军方武将与文官,因为利益分配等原因,他们又天然不和。

这等于随时派出一个不会背叛的御史,监督地方官。

只要不给军方将领掌控地方的权力,地方驻军也不会失控。

文官不甘心军方插手地方事物。

他们也会团结起来,斩断军方伸向地方的手。

朝廷执行曲天提出的政策,能一举多得。

皇帝苏河思虑片刻,道:“某些地方确实有山高皇帝远的迹象。

朝廷现在的能力,无法对地方的情况,做到实时掌控。

肯定会有地方关,侵害军方的利益。

地方官府增添一位军方的代表,这确实能有效避免,地方官涉及到军方利益时,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

内阁大臣李志升听到皇帝苏河这么说,他眼睛瞪的老大。

他准备带领部分官员,严词反对这项政策。

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李志升刚想开口,他就听到皇帝苏河说出“但是”这个词。

一句话的末尾有“但是”,定然会迎来转折。

他准备仔细倾听皇帝苏河的意见,有针对性的反驳这个政策。

皇帝苏河支持军方的政策,但他话锋一转。

“但是文武分治,这是大华帝国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绝不允许动摇。

地方官府决策官员,可以增加军方的代表。

军方代表只列席会议,地方官府决策官员开会讨论地方正常事务,军方代表不参与表决。

他只对涉及到军方的工作,进行监督。

只有在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军方利益时,军方代表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会议的表决。

这是朕的意见,军方代表具体能做什么事,大都督府和内阁进行商议。”

皇帝苏河这句话一出,文官们本来担忧的神情缓解了很多。

皇帝苏河让他们提出限制,他们一定会以最严格的方式限制军方代表。

军方代表很难影响到地方的政策。

大华帝国刚建国之时,地方的巡抚、知府、知县权力很大。

地方的事情,他们基本能一言而决。

这有利于建国初期地方的稳定,但也造成了很多贪腐窝桉。

地方巡抚权力过大,导致山东黄河工程贪腐桉爆发。

朝廷趁机调整地方的权力架构。

省一级增加了布政使和参政,涉及到地方的重大决议,由巡抚召开会议,这些具有决策权力的官员,共同表决通过一项政策。

这项制度稳定运行,随后又在府一级增加数位府丞,县一级增加数位县丞,完善了地方的权力架构。

皇帝苏河支持曲天提出的政策。

文官看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他们又开始用各种办法限制军方代表的权利,力求把军方代表的权利限制到最低。

军方也互不相让,他们与文官争夺着军方代表的权利。

两方吵了很长时间,作为代表人物的曲天和李志升,脸都吵得通红,一副怒气冲顶的样子。

下属把事情搞得差不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底线。

能做决定的首相魏时鸣和大都督冯三秋,这才下场一锤定音。

他们三言两语,就把这件事情定下。

首相魏时鸣拿着他们商量好的规定,递给皇帝苏河。

“陛下,这是我们两方商量好的规定。”

皇帝苏河看向这份规定,内阁对军方代表在地方能做的事,做了极大的限制。

军方代表的权限不大,但他能作为一颗钉子,打进了密不透风的文官体系。

大都督府也为军方代表争夺很多权限。

这件事情解决,文官和武将的气氛缓和很多。

但因为刚刚的争执,乾清宫中的气氛,还是有些紧张。

内阁大臣曲向阳站起身说道:“陛下,朝廷每年为黄河工程投入数百万两银币。

现在黄河工程正式结束,维护黄河水道不需要用这么多钱。

现在朝廷每年多出数百万两银币的预算。

臣请示陛下,这笔预算花在什么地方。”

曲向阳这话一出,文官们眼睛瞪得很大。

朝廷再多的预算,他们也能很快就花光。

钱就代表着各个部门的政绩,各部尚书都摩拳擦掌,准备争取这笔预算。

礼部尚书韩翠柏,在内阁大臣曲向阳的话音刚落时。

他立刻就站出道:“陛下,臣觉得这笔预算,应该投入到教育之中。

陛下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源动力。

朝廷在各地普及小学,能做到每个县都有一所小学。

每一座省有一座大学,这是礼部即将完成的目标。

小学和大学之间知识跨度太大,除了天才之外,很少有人能适应。

民间有声音,要在小学和大学之间设立中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礼部正是因为没钱,一直都没有大规模设立中学。

只是建几所实验中学,检验这种教学方法。

通过前两年的检验,中学可以让中庸之人,以更顺滑的知识体系,学会大学的知识。

礼部将来的目标,是在每一个府,设立一所中学。”

工部尚书金银花听到礼部尚书韩翠柏的话。

他立刻变得焦急起来,金银花知道皇帝苏河极为关注教育。

他忍不住站起身说道:“陛下,这笔预算是工部省下来的预算,应该再投入到工部之中。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方的桥梁都很残破。

每一架桥梁的建造费用都极为高昂,地方根本无法承受,微臣建议这笔款项用于修建桥梁。”

大都督冯三秋看着文官们的争执,他脸上露出笑容。

这些文官为了利益,他们也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大都督府也眼馋这笔预算。

但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大华帝国近期,没有向外发动战争的准备。

军费不大规模削减,大都督府就很开心,没有理由再争夺军费。

苏河看着礼部和工部的争端,这种情况他早就有所预料。

“金尚书,各地桥梁的修建,可以参考铁路,由少府组建公司进行修建,通过收取通行费,收回建造资金。”

金银花听到这里,他只能无奈坐下。

工部找到的最佳项目,那就是修建桥梁。

其他的项目,都竞争不过礼部的办学计划。

皇帝苏河看向韩翠柏,他很满意韩翠柏的表现。

朝廷把钱投入教育,这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投资。

“朕已经决定,把这笔多余的预算,用于建造中学。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礼部尚书韩翠柏激动的说道:“陛下请放心,微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待。”

苏河与众臣又讨论了几项政策,这次御前会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