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25章 又是李云龙?剿灭他,不想听到这个名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章 又是李云龙?剿灭他,不想听到这个名字

辎重兵中队的伤亡本来不大,毕竟骑兵连的人不多,目的也不是杀人,主要目标是辎重物资。

被砍伤十余人,随后又被爆炸余波炸伤了27人。

后勤辎重基本烧毁,大量弹药跟炮弹毁于火焰之中。

没有炮弹, 没有火炮掩护?让步兵如何冲锋?

20师团向司令部提交延缓3日进攻,需要重新安排辎重兵中队,带一批弹药过来,强调需要骑兵或者战车队护送。

在日军内部,计划跟执行是必然关系。

就算天上下刀子,也必须完成任务。

20师团突然延缓3天进攻时间,令司令部、参谋部不满。

看到递交上来的报告后,香月清司气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又是这个李云龙?区区一小股骑兵就能延缓我整个师团主力3天进攻时间,难道他们有三头六臂吗?”

“向20师团下令,安排骑兵联队找到他们,歼灭他们,以绝后患。”

简直是为所欲为,简直是无法无天。

如此来形容李峰最合适不过,在眼皮子底下连续突袭两次,一次干翻步兵小队,让他们直接从梦中进入地狱。这次突袭辎重兵中队,烧毁了整个炮兵联队的炮弹。

隔着一万多米,守军也听到了昨晚的动静,重炮呼啸一般,还以为鬼子打过来了。

等到了第二天,才有人传是老天爷打呼噜,要惩罚这群狗日的。

一个个还真信了。

佟伟得到了准确消息,来自于德械营的通讯电台,告知日寇辎重物资被毁的情况,预计延缓2-3天攻势。

给守军争取了2天时间,能继续加固工事,多制作雷区掩埋地雷。

第一集团军内部,却有意弱化李峰的功劳,并未进行宣传。

这里边自然有宋司令的私心,德械营是他精挑细选的核心家底,坦克、枪械全是外购,已经当成了私产。按照他和宋和的单线联系,德械营的主力已经往西北山区撤退了。

此时此刻,实在不宜引来别人关注。

除了德械营,也有意将教导团往西北迁移,至少要留两支听令于他的精锐部队。

防备统帅部拆解他的职权。

宣传也好,不宣传也罢。

李峰阻敌有功,杀敌有功,总归是要嘉奖的。

刚从少校晋升到中校,断不可能再提晋升。

以中校军衔领团长职?

宋司令倒觉得此事可行,给李峰一个独立团长的职务,把德械营隐匿在其中,目前29军麾下各师、独立师、独立旅被打的分崩离析,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整编。

整编为三个军,分别为59\/77\/68军,可将直属的德械营、教导团挂入西北地区作战的68军麾下。

教导团扩编为独立2旅,下辖教导1团、教导2团,旅长由佟伟担任。

也算是看在已故的佟副军长面子,总要照顾一下。

李峰担任独立2旅下属独立团团长一职,非同属关系,享有独立指挥权。

独立2旅虽挂在68军麾下,依旧是直属于第一集团军司令部,由宋司令亲自指挥。

命令下达后,即日生效。

躲入山区的孙德海等人,纷纷恭喜李营长,摇身一变,晋升到了团长职务。

团长也好,营长也罢,李峰没太多感受。

可以光明正大组建骑兵营是真的。

李峰说话之前,已经洞察到了鬼子骑兵联队的动作。

正向骑兵第三中队的位置集结,四支骑兵队伍,此刻已经到了辎重中队遇袭的地方。由冈崎正一中佐带领,侦察地上的马蹄印。

只要稍加侦察,必能发现李峰等人撤退的方向。

沿小北河向西搜查。

小鬼子集结了一个骑兵联队,准备打掉李峰这股游斗兵力。

用一句话来形容,鬼子急了,急眼了。

骑兵联队策马奔腾,行进的速度不慢。

直指山区屯兵处。

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一个小时就能到山区,毕竟相隔11公里,骑马个把小时就到了。

“孙德海、孙德胜,你们两个骑兵连各自挑选出能用的马匹,剩下的骡马编入辎重队,交给靠谱的排长担任,两支骑兵保持活力。”

“辎重队继续往山区隐蔽,两支骑兵连则准备接下来的作战。”

一听要作战,两位骑兵连长齐齐兴奋起来。

尤其是孙德胜,昨夜偷袭没叫上他,简直是五爪挠心。

得知大哥他们烧毁了鬼子辎重中队,听一听都觉得过瘾。

“李营长,啊不,应该是李团长,您尽管吩咐,弟兄们时刻准备着呢。”

李峰眉头微微皱着,敌人出动了一整个骑兵联队,不宜正面碰撞。

骑兵与装甲连不一样,装甲连可以直接莽上去冲杀。

坦克的作用也是为了突破工事,撕扯阵线。

骑兵毕竟是肉长的,比不了钢铁疙瘩坚硬。如果有人用骑兵冲杀,那一定是脑瘫跟败家子。

养一支骑兵不容易,都当宝贝用,大多数情况都是用来侦察、协同、突袭作战,绝不可能让骑兵单独正面冲锋。

李峰是装甲兵出身,学习的课程、战术多是按照坦克来的。

思维要稍微的转变一下,多用游斗技巧来指挥骑兵。

山区地形复杂,河流山岳纵横,属于绝佳的游击区间。

李峰的想法是将鬼子骑兵引入宋辽古战道,将其分而击之。

宋辽古战道是从饮马河蔓延过来,从上向下俯瞰,好似树叶的纹路。

主径是贯穿山区的饮马河,分叉便是多条山路。

战术很简单,每到一个岔道就分兵,看骑兵联队如何抉择。对方分兵,则符合李峰分而击之的战术,若是对方不分兵,则继续带着往山区跑。

手上加起来一共二百六十余人,连三百人都不到,骑兵更是只有160人,即便不能实现分而击之的目标,能引着鬼子骑兵联队500骑在山沟里转圈,也算是为正面战场做贡献了。

时间紧迫,长话短说,李峰需要两个骑兵连通力配合。

所有人即刻动身,辎重队先行,往山区深入。

骑兵连则转入宋辽古战道,等待骑兵联队来袭。

转进路上,李峰拿出纸笔,简单的画了一下战术方案,并对山区的几条主要山路做了标记。

为了防止大部分士兵不认字,用的还是图案。

以十二生肖为标记,将沿线的几条山路分别命名为鼠道、牛道、虎道,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