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不会做饭,程二顺也从没提过让媳妇下厨,之前在程家,伙食都是赵氏和程诺准备的,武氏习惯偷懒耍滑,饭点再出现,十几年来没人说过什么。
程母从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分成两波人,武氏再想偷懒是不行了。
昨天磨豆子做豆浆,累得老腰差点断了,今天又被程母耳提面命,要把之前程诺留下的鹅绒塞进夹层里,做成暖和贴身的背心,抵抗寒冬的冷风,半刻不得闲。
武氏心里还在为顾寒栀绣活儿比自己强不舒服,做马甲时,故意将最难最繁琐的步骤留给顾寒栀。
见顾寒栀没有怨言,干脆一股脑全丢给她,自己去地窖溜达一圈。
地窖里塞了不少米面,还有从程家运过来的猪肉和咸货,整整齐齐占据一半地窖。
武氏看着心里还是不满意,转身来了厨房。
“娘,分粮食的时候,是不是给大嫂他们留太多了,咱这儿人多又都是长身体的孩子,理应多分点。”
程母白了她一眼:“你住青砖瓦房,没见你嫌柴房的木炭多。”
武氏一噎,娘的意思是,青砖瓦房抗风,理应多给住土坯的程诺他们多分点木炭,程诺当初买炭时,两个地方各二百五斤,公平得很。
武氏闭上嘴,心里的算盘一直没落下,现在,家里六个孩子,六个大人,十二张嘴,一到饭点,跟饿虎扑食一样,家里粮食消耗速度快得吓人。
“希望春天快点来,要不然菜窖里的东西迟早有不够吃的一天。”
大雪又连着下了三天,积雪一天比一天深。
一开始是小腿肚,村民还能出门走走,再是膝盖,出门成了问题,再到大腿根,别说出门,连开门都成了问题。
程诺走到门口看了看,少说七八十厘米:“这么深,出不了门了。”
雪刚下到小腿时,村里还有兴致勃勃串门的邻里,你看看我家地窖,我看看你家存粮,等到了大腿根,走动相当不方便,只能各自待在各自家里。
按目前的趋势,再下两天就得要腰线,若是有无人机能从上方仰拍一张图,怕是除了白茫茫的雪景,连屋檐都照不出来。
天地之大,半个人影也无。
程诺回到院中,大声喊:“出来准备扫雪啦。”
很快,穿戴整齐的程家人手拿扫帚、铁铲出了屋,连年纪最小的盼儿也没闲着,拿着一把小扫帚,清理廊下的积雪。
赵氏看到小院,一阵惊呼:“怎么又积了这么厚一层,昨天刚把院子打扫干净。”
程大壮:“得亏昨天清理了,不然今天连门都打不开,瞧瞧隔壁杉叔家,门框都被掩了。”
隔壁院白花花一片,压根看不出院中曾经摆着什么东西。
程父道:“给杉叔那屋的屋顶也扫扫,别等他们回来,屋子塌了。”
程大壮哎了一声,直接从两家相邻的墙头翻身过去,动作比以往轻盈多了,脚下雪厚实,不会一脚一深陷,清理完房梁积雪,正准备离开,听到范家屋里传来哭声。
范家不愿收粮,如今大雪封路,想再去田里补救来不及了。
范木匠骂张氏眼皮子浅,不听村长的话,张氏反驳不割麦子是全家的意思,凭什么现在出事了,推到她一个人身上。
公婆在屋里冻得直哆嗦,喊着要加被子,可范家哪里还有多余的被子。
除了玩雪玩到不亦乐乎的石头,全家笼罩在阴云之下。
没屯粮,没准备炭火,连地里的庄稼也烂地里,这个冬天可怎么过。
程大壮只当没听见,翻墙回自己家,十七踩在梯子上,手里拿着锄头,一点点推动积雪,房顶上的一丈厚的雪正簌簌往下掉。
院里需要疏通一条够双人走动的道,直通院门口,雪融化容易打滑,程诺不让程父扫雪,只让他在廊下照顾小盼儿,她跟赵氏两人合作,一人铲雪,一人踩雪。
屋顶清理干净后,程大壮和十七来帮忙,合力将积雪运到院外陡坡下。
赵氏呼出一口气,面前顿时白雾升腾,入目白得晃眼,她四下多看了两眼,顿时觉得头一阵眩晕,眼前阵阵发黑。
“别盯着雪看,小心眩晕。”程诺扶着赵氏往回走。
赵氏闭上眼,缓了半晌眼前总算能看清,忍不住问:“雪什么时候停啊?你这两天还在做梦吗?”
“没有,自从那天后,再也没做过。”程诺摇摇头。
赵氏一脸失望,看不到头的日子最难熬。
程诺安慰道:“不做梦是好事,每回我做噩梦,总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现在至少证明,情况再坏坏不过眼下。”
赵氏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我得找根棍子在灶台上记录一下,今天是下雪第五天了吧,过得浑浑噩噩,连日子都快忘了。”
“找点事情做,时间就不会难捱了。”程诺提议。
赵氏觉得有道理,外头下大雪,能干什么呢?
“要是二房的在,还能让她交孩子认几个字,可惜咱几个目不识丁的,只能干瞪眼。”
赵氏的话点醒了程诺,他们是不识字,但捡来的男人未必也不识字吧。
她记得东房里有与君留下的书,说干就干,程诺直接进了程二顺夫妻俩的房间。
屋里家具不多,除了床榻和一张方桌,剩下的只有两个箱屉子。
顾寒栀对与君的学业抓得紧,她没记错的话,与君和与华开蒙的《千字文》和《百家姓》是她亲手默写下来的。
程诺很快在屋里找到被留下的《千字文》,翻开几页,连蒙带猜认出的字不到一半,前世好歹重点大学毕业,来这里成半文盲了。
原主更是目不识丁,认识的字加在一起,不超过十个,好歹有个秀才相公,近水楼台先得月,当不成女文豪,六年总能学会千字文吧。
程诺抱着《千字文》找到十七时,对方正拿起羽绒马甲朝身上比画。
马甲人手一件,是程诺从商城买的,不同于云溪村那边三个妇人都会针线活,赵氏的手工不佳,程诺干脆不会,只能买现成的。
“合身吗?”求人办事的程诺态度很好。
十七挑挑眉:“不错,挺好的。”
他看了眼对方抱在怀里的书,问道:“找我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