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科幻小说 > 末世之我能召唤钢铁洪流 > 第111章 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将手机还给李海林之后,陆诚对他说道:“除此之外,物资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也一定要做好,特别是商超中的各种食品、饮品以及生活物品。

还有就是各处药店内的各类药品,务必妥善保管,千万马虎不得,可以预见的很长时间内,咱们都不具备重新生产药品的能力。”

“首长,这方面我们早有计划。和平中学会被当作物资库使用,那几栋楼场地宽阔,能储存很多东西。

一般的耐储存物品,像米面粮油、罐头食品、日用百货之类的,都会集中存放在学校的教学楼里。

我已经安排了专人负责登记造册,进出都有严格的记录,保证每一件物资都来路清楚、去向明晰。

需要阴凉环境或是低温环境储存的,比如各类药品,还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制剂,我们也会在相应的房间中加装制冷或者通风设备,然后分类进行储存,温度、湿度都有专人定时监测,确保万无一失。”李海林详细的解释着。

陆诚微微点头,然后继续说道:“还有,等初期建设完工之后,抓紧把和平安全区管理委员会组建起来。部队那边有旅机关统筹全局,民政这边就要靠管委会了。到时候主任我来兼任,你来做常务副主任。

另外一位副主任我想让那位薛校长来当,他有文化,有见识,有能力,之前的官声也很好,是咱们急需的管理型人才。除此之外,我会把刘同从榆中水厂调回来也担任副主任。”

刘同那家伙虽然平时看着像个马屁精,但真遇到事,能力还是有的。最重要的是心思玲珑剔透,拎得清轻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李海林一听,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之色:“首长,那位薛校长可是副厅级干部啊?我这······我就怕自己能力有限,协调不好工作,耽误事啊。”

陆诚看向李海林,拍了拍他的肩膀,神色认真的说道:“老李,我明白你的顾虑,但现在已经是末世了,过去的职级、头衔都得先放一放,一切都需要从头再来。

再说了,我的精力主要得放在军队建设,以及对外作战上面,政务管理这一块就需要一个我完全信得过的人来盯着。所以,不用你我还能用谁?你放手去干,有什么问题我给你兜底。”

听着陆诚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李海林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激动得满面通红,连日来奔波忙碌的疲惫感也瞬间一扫而空。

他挺直腰杆,声音略带颤抖的说道:“首长放心,我一定会拼死干好的!绝不让您失望!”

“以后有什么事,你们三人多商量,你作为常务副主任,要掌好舵,但也得集思广益,别一个人闷头干。”陆诚又叮嘱了一句。

听到陆诚这么说,李海林并没有立刻应声。

他心里清楚,领导信任你,愿意给你自主权是好事,但自己心里得有谱才行,可不能真的事事自专。

要事无巨细的勤汇报,让首长随时掌握情况,才是长久之计。

“行了,你去忙吧,我先走了!”看着激动的老李同志,陆诚笑着挥挥手,转身登上了指挥车,车队缓缓启动,向着安置点驶去。

一路上,陆诚透过车窗望着窗外萧条的街象,心中五味杂陈。

末世前,这里作为大学城,是一片充满活力与梦想的繁华之地,往日的街道上不说摩肩接踵,至少也是人流稠密,生活气息满满。

前后这么一对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往昔的繁华。

很快,车队抵达了安置点。

宿舍楼都已经收拾整洁,该有的床单被褥之类的也都配置齐全。

李海林组织的后勤保障人员,正穿梭在各个楼层之间,检查着各处的电路和水路,仔细的消除着安全隐患。

陆诚默默的观察了一阵,见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便转身离开了。

等他视察完两处安置点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指挥中心,跟何志刚一起完善部队编制方案和作战计划。

指挥中心内,人头攒动,比以往多出了很多人。

按照何志刚的建议,陆诚优先补齐了旅机关的编制。

包括参谋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等部门,零零散散上百人。

这些新加入的人员,迅速融入了各自的岗位,为整个指挥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有了一大帮参谋的加入,何志刚的工作瞬间轻松了一大截。

此刻,这些参谋忙着在地图上标注着各种信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情报铺满桌面。

何志刚和他们低声商讨着,不断优化着每一个作战细节,从兵力部署到武器调配,从进攻路线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因为最迟后天,新的战斗就会打响,部队也将再度踏上新的征程。

陆诚此刻也没闲着,他调出操作面板,对着现有的部队编制,不停的谋划着。

按照他和何志刚商量的结果,除了旅机关之外,需要先建设两个新质合成营,用来应对后续的作战任务。

之前已经有九个混编作战连,调整为四排制之后,陆诚首先需要给每个连补充一个使用Zbd-04A步战车的装甲步兵排。

除此之外,他还会为每个排增加一辆指挥车辆,主要供排长、通信员和卫生员使用。

他还想将之前的作战支援排、后勤保障排补齐编制,升格为应有的连级建制。

除了这些原有的需要补强的部队外,陆诚还需要再投送一个半营部、一个坦克连、一个炮兵连、两个突击炮连、两个直升机连、一个作战支援连和一个后勤保障连。

等目标确定,一算账才发现,他现在剩余的增援点根本就不够用。

一番取舍之后,只能选择先投送作战单位,支援和后勤依然保持排级规模不变。

之后的一天中,陆诚一直在精打细算的投送着作战单位。

基地附近的空域中,大型运输机一刻不停的呼啸着划破长空,将人员和装备投送到位。

在紧张与忙碌中,时间悄然流逝,部队逐渐完成集结,战斗的号角即将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