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
朱元璋正皱着眉头翻看小内侍带来的加急消息。
看完之后,砰的一声把手拍在了御案上。
不远处的小内侍,肩膀又是一抖,赶忙夹紧了双腿,生怕再像上次一样失禁当场。
“混账!松江府上下都是吃干饭的吗,竟然能让倭寇长驱直入,真是岂有此理,看来不动刀子这帮人不把咱放在眼里呀!”
所以朱元璋决定了,不管是倭寇长了翅膀,还是那帮人真的想养寇自重,今天都必须得见见血!
“来人,把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给咱叫来。”
此时在大殿门口的朱旺听了个真切,当即也不想钓鱼了。
一抬脚,又重新走回了大殿。
大殿门口的守卫,跟没看见他一样,就这么水灵灵的把他放了进去。
朱元璋看到朱旺的身影,立刻反应了过来,这小子肯定是看到刚才内侍慌慌张张的,这才跟了过来。
于是他把脸一板,“你又回来干什么,赶紧回去整你那个银行,咱这儿忙着呢!”
但是朱旺却理都不理他,自顾自的走到椅子边坐了下来。
一边抠着自己的手指甲,一边叹气。
“我说什么来着,让你上点心早点灭倭,你不听啊!现在怎么着,都快被人家打到家门口了,丢不丢人啊?”
朱元璋被朱旺这么一顿损,心中更是生气,于是松江府一帮官员们的命运,就更悲惨了!
“你想说什么赶紧说,说完就走,咱这一会儿要讨论军国大事呢!”
朱旺嗤笑一声,“我都告诉过你了,禁海之策不行,等于把大海的无尽宝藏拱手让人,还会让别人更加猖狂,这下信了吧!”
朱元璋冷笑一声,“几个小毛贼而已,你信不信咱伸伸小指头就把他们碾死了?”
“我信呀!但是人家往海里一钻,你这小指头追不上啊。”
朱元璋顿时就是一窒,识相的闭上了嘴,不再搭理朱旺。
他不搭理朱旺,不代表朱旺不搭理他。
于是在两位尚书大人到来之前,朱旺又给朱元璋科普了一圈征服大海的好处,听的朱元璋都差点忍不住插嘴。
直到唐铎和李信赶了过来,朱旺这才住了嘴。
两人先是拜见了朱元璋,又给朱旺行了礼,这才说起了正事。
两人此时也早就得到了详细的信息,每人脑门上都是一头汗,也不知是跑的还是吓得。
朱元璋也不等两人把气喘匀,直接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骂完当地官员,就骂当地的卫所,李信和唐铎两个人头都不敢抬,老老实实的挨骂。
朱元璋终于把气儿撒出来,这才冷哼一声,“你们俩说说吧,现在怎么办?”
听到朱元璋的问题,两个人拿眼神互相推脱,都想让对方先说。
最后就是两个人挤眉弄眼了半天,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就连旁边的朱旺都等的有点不耐烦了。
“两位大人,如果你俩不说,我可就说了!”
一听朱旺这话,两个人如蒙大赦,赶忙拱手示意朱旺先说。
朱旺呵呵一笑,“其实这件事情说小也小,说大也大。说他小,其实无外乎是几个海上来的倭贼,驾着一艘小船,沿江而上抢掠了一番。
如果各个卫所之间消息通达,绝对不会让他们蹦达这么久,用某人的话说,伸个小指头就把他们灭了。”
听到朱旺若有所指的话,朱元璋差点气的又要拍桌子。
朱旺则丝毫没有注意他这边,还在自顾自的说着。
“说这件事大,主要是因为从中可以看出,沿海的防卫形同虚设,一艘小小的渔船都可以闯到内陆来横冲直撞。
各个卫所之间的消息也十分不畅,这边人家都跑了,那边才收到消息,这不是搞笑的吗!”
朱旺这话说完,唐铎的老脸一红,立刻站了出来,朝着朱元璋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臣有罪!”
朱元璋朝他挥了挥手,“起来吧,现在说有罪没罪有啥用,赶紧给咱想办法,把这帮倭寇灭了才是正经。”
见朱元璋今天竟然如此好说话,唐铎赶忙站起身来,同时不忘偷偷打量了一眼身旁的朱旺。
看来大概率是因为昭信王殿下在,陛下才这么好说话的。
想了想朱旺以往的表现,唐铎立刻就知道该怎么说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声若洪钟。
“回陛下,古话说的好‘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臣以为还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此事!”
听到他的话,朱旺立刻竖起了大拇指,开口附和起来,“唐大人此言有理,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看到朱旺伸出的大拇指,唐铎嘿嘿一笑,“殿下过奖了。”
朱元璋见两个灭倭积极分子,居然惺惺相惜起来,不禁一阵头大,赶忙指了指旁边一言不发的吏部尚书。
“李信,你来说说。”
被点了名的李信,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还是像扑克牌一样。
“回陛下,臣觉得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即便一时半会儿没有抓住这帮人,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花,迟早会被卫所官兵们灭掉的。”
听到这里,朱元璋欣慰地点了点头,还得是李信老成持重,哪像朱旺唐铎那两个家伙,动不动就要出兵灭倭。
一个朱旺天天给追债的一样,见面说不两句话就得往灭倭上引。
一个唐铎也是不遑多让,据说最近真的在让人搜罗资料,甚至还找了一帮人分析为啥元朝两次攻倭都会失败。
据说因此攻倭计划都重新制定了好几份,现在还一直在完善中。
正当朱元璋琢磨着该说点什么的时候,朱旺站了出来。
“李大人此言差矣!”
朱旺一边弹了弹指甲,一边随意的问道:
“既然他们翻不出什么浪花?那你现在为什么会站在这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