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跳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户部尚书曾泰。
他自从当了户部尚书,最怕听到的两个字就是『打仗』,所以刚才一听说攻倭他就是一激灵,马上摆出了一副攻击的架势。
今天这顿架肯定要吵,不过还好,他看到周围几个人也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来今天有帮腔的。
“唐大人说的简单,直接就登陆我国本土了,难道飞过去吗?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出征,粮草武器等军用物资需求巨大,况且还是大海之上,建立补给线千难万难,反正我户部现在胜任不了!”
礼部尚书高信刚想开口,却被工部尚书赵俊给抢了先。
“攻倭所需的船只必然不是个小数目,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赶工出来的。战船可是要下海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能省,不然到水里散架了哭都没地方哭去。况且目前我们的船只不适宜远洋,只能在近海游弋,所以远洋作战困难重重。”
眼见赵俊说完,高信整了整衣服再次准备开口,只不过又被吏部尚书李信抢了先。
“虽然我朝也有熟悉水战的将军,但大多都是江河内湖,海上可不同内湖,动则滔天巨浪,加之没有详细的海图,海上行军更是危机四伏,故元的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
眼见一次次被人抢先,高信这小老头都麻了,他索性也不强了,伸手示意刑部尚书开济先说。
开济也没有谦让,脸上依然是不苟言笑,言简意赅的说了9个字:“臣觉得现在攻倭不妥!”
眼见其他人都发表了意见,高信终于捋着胡子准备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趁着别人说话的这些功夫,他已经把自己要说的话捋了好几遍。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朱旺就笑嘻嘻的站了出来,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
“各位大人,我觉得唐大人的方案挺好的。至于你们说的这些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朱旺仅仅一句话,就把所有的仇恨都吸引到了自己身上。
于是所有人都对他怒目而视,今天他如果说不出来个一二三,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对此,朱元璋心理更是乐的不行,他巴不得两方人吵起来呢!
看到朱元璋幸灾乐祸的样子,朱旺翻了翻白眼,不过很快就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首先走到户部尚书面前,缓缓开口,“曾大人说的话我部分同意,打仗确实是劳民伤财,但是有些仗是必须要打的!正所谓『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至于你说的海上补给线困难,这也好解决,从棒子那借个道,建个临时补给基地不就行了吗,我记得有个叫济州岛的地方就不错!”
他也没有机会让几个人开口,直接又走到了工部尚书赵俊那里,同时不知怎么的,就从袖子里掏出来了一个精致的战船模型。
几个人的目光瞬间被这个战船模型给吸引了,包括正乐呵呵吃瓜的朱元璋。
直接着战船模型异常精致,全身修长船头尖锐,全身通体木质,船舷高耸,上面分布着整齐的炮眼。
船身上有多根桅杆,上面悬挂着巨大的方形船帆,船帆上画着骷髅头,让人望而生畏,此外船上配有舵盘,来灵活调整船只的航行方向。
其他几个人只是外行看热闹,惊叹于模型的制作精巧,而赵俊这个内行人则是一下子就看出了点门道,他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盖伦船模型,在心中与大明的福船做着比较。
朱旺好像看出了他心中所想,也不磨叽,从袖子里一掏一个大明福船的模型也被他拿了出来。
两个模型被他随意的扔到了桌子上,看的赵俊一阵心疼。
“赵大人,这艘船适合远洋作战,你可以让船工们看一下,试着仿制一艘小型的试验一下,应该会比福船性能好上不少。”
这也不能说朱旺崇洋媚外,毕竟人家盖轮船可是纵横海上,打出来的赫赫威名,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朱旺也有信心,连模型都有了,以大明工匠的水平,仿制出来那不是轻轻松松。
于是他留下赵俊看着两艘模型船发呆,直接转身走到了吏部尚书跟前。
“李大人,我不同意你的说法,在我看来我朝的水军将领对付这些倭寇是绰绰有余,况且唐大人也说了,我们可以先在沿海练兵,待时机成熟之后才会攻倭。另外你说的没有海图,也不是什么大事!”
说着朱旺就从旁边架子上拿过来了一个布包,在众人惊疑在神情中缓缓打开。
很快,围观的众人嘴巴都张的老大,就连赵俊也顾不上研究船模,凑了过来。
因为朱旺打开的是一幅海图,上面暗形、岛屿、礁石、水深、航标等都一一标注。
虽然上面有很多港口灯塔之类的,现在肯定没有,但朱旺也不想管这些了,大不了他们问起来就说这里适合建港,适合修建灯塔。
当然众人现在也没工夫问这些,他们现在只顾得上惊叹于地图之精细,以及天下之大。
他们根本没有太多的怀疑,毕竟早就有小道消息说朱旺其实是神仙弟子,入世只为相助大明。
人家连天花都能治,据说还带回了两种新的粮食,能够亩产万斤,现在正在岛上试种,刚才几个人也测试了千里镜,只能说神乎其神,肯定是神仙手段。
所以画一个天下堪舆图,一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见大家都在看海图,朱旺顺势就走到了刑部尚书旁边,“开大人,我同意你的观点,现在攻入倭国本岛确实准备工作还不充分,但是把沿海的倭寇赶走,确是必须要立刻开始的。”
开济盯着海图,默然不语。
朱旺又扭头看了一眼吏部尚书高老头,不屑的撇了撇嘴。
这老头刚才大概率又是想说什么『师出无名』之类的吧,反驳他就是纯纯的浪费口水。
朱旺不经意间看到了站在地图边的朱元璋,于是嘴角就翘了起来。
“老朱,耽误了这么久,我觉得灭倭的第一阶段也该开始了!至少把沿海的倭寇先赶下海去,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