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 第101章 希望在东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回乾清宫的路上,朱厚照忽然想到什么,顿时停下脚步,道:“弟!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啊!”

朱厚炜狐疑的看着大哥,问道:“哥,你知道什么了?”

朱厚照道:“你不是一直在让杨廷和查东南那群走私犯么?”

“朝廷一旦开海,这群走私犯还怎么走私赚钱?所以他们只要在濒海制造出一次倭乱,就会吓退朝廷的开海之议!”

朱厚炜:“……”

这……难道刚才父皇说的那些话,不是这个意思么?

“大哥真聪明。”

朱厚照拍了拍胸膛,道:“是吧!等等……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朱厚炜微笑道:“嗯,父皇刚才说东南有一群黄雀,就是这个意思,我以为你当时也明白的。”

朱厚照:“……”

论聪明,还是你和父皇啊,朱厚照如是想到,但嘴上却不能认输,淡淡的道:“哈哈,是啊,当时也是知晓的,怕弟你不理解,这才又解释一遍。”

朱厚炜微微笑了笑,陪着朱厚照去了乾清宫后,便独自朝刑部走去。

路上,朱厚炜陷入沉思。

父皇说的对,所有问题的关键节点都在浙江,杨廷和那边要不能赶在月底查出来什么,那么月底那场朝会,前面他做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还没开海呢,就已经出现‘倭寇祸乱’,要是开海还了得?

如果这场祸乱不是真倭,如果真是浙东的官僚和走私集团秘密做的屠村事件……朱厚炜不愿用最坏的心思去揣摩这件残忍的事。

他背着手缓缓来到了刑部牢狱内。

严嵩这几日在刑部牢狱提心吊胆,刑部那边一直没给定论,他也不知前途会如何,神色十分萎靡。

此时看到朱厚炜到来,宛如看到了救星,急忙跪地匍匐道:“殿下救我!”

朱厚炜淡漠的看他一眼,意味深长的道:“唯中,朝廷的任何决策都有深意,这场开海的争论,不是你能染指的,如果真有好处,为什么王焕他们不争相上奏?”

“你没背景没人脉,人家为什么好心将这份好处送给你?肯定需要从你身上获利做出交换。”

严嵩冷汗涔涔,此时醒悟已为时晚矣,赶忙补救道:“微臣对殿下忠心耿耿。”

朱厚炜盯着他,质问道:“忠心耿耿吗?你帮我做过什么事?修史吗?换个人依旧可以修。”

“你想让我救你,可我为什么要救你?我们有什么情分可言?”

“去年年初,本王已经给过你机会了,机会只有那么一次,官场如履薄冰,回去好好沉淀沉淀吧。”

也就是因为朱厚炜想要用严嵩,今日才会抽空来看这名小小的翰林院编修,换做任何一个人朱厚炜都不会忙里抽闲来刑部。

严嵩现在还不能用,他需要回分宜好好沉淀沉淀,去仔细想想以后该怎么为官。

举重冠军的道路还任重道远,最起码他现在还扛不起两京十三省,太嫩了!

“殿下……微臣知错了,微臣知错了……殿下开恩。”

朱厚炜不再理会严嵩,背着手转身离去,找到刑部尚书白昂,便开口道:“严嵩罪证确凿,早点给审了吧,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白昂拱手道:“殿下,刑部已经做出罢官的决议。”

朱厚炜恩了一声道:“知道了。”

……

弹劾杨廷和的奏疏不断送到了朱厚照的龙案前,毕竟在杨廷和下辖的宁波府出现如此严重的屠杀事件,他这个府城一把手肯定要掉乌沙。

朱厚照也不能对此事视若无睹,现在外廷几乎全部都知道宁波府下的宁海县小渔村被倭奴屠杀之事,这件事想要捂住都没可能。

朝廷文官们绝对会将这件事给无限放大。

宁海县的知县衙门官吏全部被罢免,至于杨廷和,朱厚照并没有罢黜,下令杨廷和戴罪立功,速查出屠杀的来龙去脉。

到正月二十五日,民间民愤已经开始高涨,祈求朝廷立刻对日本国开战。

今日李东阳不得不组织一次小朝会,朱厚照尽管不愿意,但还是例行召开了以内阁六部都察院成员班子组成的小朝会。

小朝会在谨身殿开启,所有人都各怀心思。

内阁首辅李东阳开口道:“请殿下立刻下旨,宜令礼部与倭奴交涉,让倭奴交出凶手。”

李东阳这话,已经给宁海县这件事做了定论,认定屠杀小渔村的贼子就是倭寇。

朝廷不能什么都不做,死了一百多名村民,如果大明朝廷不给出一个交代,东南的百姓绝对会起暴乱!

朝廷重赋在东南,东南百姓一旦出了乱子,对朝廷的影响实在太大。

马文升也拱手开口劝道:“太子殿下,东南濒海依旧危机重重,此时尚且还没开海,大明对东南严防死守,倭贼都敢如此,若是打开海禁之门,祸患无穷啊,太子定要谨慎开海。”

朱厚照不接马文升的话茬,只是道:“李阁老宜令浙江做好一切安抚工作,安抚民愤为主,勿要将此事扩大。”

“礼部宜迅速去和日本国外交交涉。”

“至于其他事,等此事尘埃落定再议吧!”

……

朱厚炜走在正阳大街上,随处都能听到百姓议论浙东之事,好一些愤懑的青年已经开始指责朝廷无能,浙江死了这么多海民,浙江还有什么安全可言?

现在只是濒海,后面会不会是内陆?杭州?南直?

朱厚炜脸色阴沉,这些舆论对大明来说十分不利,裹挟着大明朝廷对日本国开战。

可现在绝对不是开战的契机!

真要和日本国开战,海禁在短时间内绝对没有再开的可能,况且这些事未必是倭奴做的。

虽然他心知肚明,他的大哥和父皇也心知肚明,但民间百姓都被蒙蔽的啊,他们这显然是被利用了。

朱厚炜从未感受过如此棘手,这群狗獠杂碎,一旦抓到了,定要施以极刑!

“杨介夫……你得快点啊,朝廷撑不了多久的。”

朱厚炜现在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杨廷和身上,这些舆论若是持续发酵,大明就不得不对倭奴开战从而掉入对方设好的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