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凤哲回到北凉,已是仲冬时节。

北凉的冬,不似太安城那般温润。这里的寒,是刀剑般的寒,直透骨髓,却也铸就了北凉子民铁血的品性。

归来那日,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如同无数白色的蝴蝶,悄无声息地落在城墙上,街道上,屋檐下。城门口,李义山带着一队亲兵,默默等候。

“世子回来了。”李义山声音沙哑,眼中却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徐凤哲翻身下马,拍了拍身上的积雪。他没有穿那些锦绣华服,只一袭灰袍,面容有些疲惫,却带着一种更为沉稳的气质。

“义山叔,家父和凤年还好吗?”

“大王身体安泰,二公子刚从边关回来,说是西北有异动,但暂时无忧。”李义山微微躬身,“大王吩咐,世子一回来,先去歇息,明日再议政事。”

徐凤哲轻轻点头,目光却落在了城门附近的一排低矮建筑上。那是北凉的“英雄殿”,供奉着历代为北凉牺牲的将士英魂。殿宇虽不算大,却庄严肃穆,来往的百姓和士兵,无不放慢脚步,肃然起敬。

“上次大战中牺牲的将士,都已入殿了吗?”徐凤哲突然问道。

李义山神色一凛:“已入殿,但殿小,只能供奉将领,普通士兵只立了一块总牌位。”

徐凤哲目光渐渐凝重。

那一战,北凉击退北莽,看似大胜,实则伤亡惨重。无数北凉健儿,永远长眠于那片血染的边关。而今,他从太安城回来,带回的不仅是北莽与离阳皇子勾结的消息,更是一种强烈的预感——真正的暴风雨,才刚要来临。

“明日一早,我要亲自去祭拜英雄殿。”徐凤哲声音低沉却坚定,“另外,传我命令,扩建英雄殿,是时候让所有为北凉流过血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了。”

李义山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继而是深深的敬意。

“末将遵命。”

次日清晨,徐凤哲没有像往常那样睡到日上三竿,而是五更天便起床,换上了一身素白的祭服,手持香火,独自前往英雄殿。

冬日的清晨,天地间一片苍茫。英雄殿四周,积雪未融,殿前的石阶,已被人仔细扫净。殿内,无数牌位整齐排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段英勇的故事,一段无法重来的生命。

徐凤哲缓步走入,跪立于中央祭台前,恭敬地上了三炷香,深深叩首。

“徐凤哲,北凉世子,今日前来,向诸位英灵禀告一事。”他声音清晰,回荡在寂静的殿堂,“北凉之所以为北凉,不是因为徐家,而是因为你们,因为千千万万的北凉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这道铁壁铜墙。”

“而今,北凉面临新的挑战,南有离阳虎视,北有莽夷窥伺。我徐凤哲,今日在此立誓,必扩建英雄殿,让每一个为北凉流血牺牲的英魂,都有安息之所,让每一个北凉儿女,都记得你们的名字,记得你们的牺牲!”

言罢,又是三叩。

待他走出英雄殿时,天色已微明。让他意外的是,殿外早已聚集了不少人。有刚刚换岗的士兵,有前来祭拜的百姓,还有闻讯赶来的军中将领。他们站在雪地里,默默注视着徐凤哲,眼中是说不尽的复杂情感。

徐凤哲知道,自己的决定传开了。在北凉,这个铁血之地,什么最珍贵?不是金银财宝,不是锦绣华服,而是那份血浓于水的认同感,那种被记住、被尊重的感觉。

他没有多言,只是向众人微微一礼,便离开了。

接下来的日子,徐凤哲四处奔走,亲自督导英雄殿的扩建工作。他命人将原本的小殿拆除,在原址上规划了一座更加宏伟的建筑群。中央是主殿,供奉历代北凉将领;两侧是偏殿,记载每一位为北凉牺牲的士兵的名字;前方是祭台,供百姓祭拜;后方是碑林,刻着每一场战役的详细记载。

工程浩大,需时良久,但徐凤哲不急。他每日亲临工地,与工匠们一起商议设计,与士兵们一起搬运材料。那些看似败家的银两,此刻全都用在了刀刃上。

“世子,您何必亲自动手?”有老兵劝道,“这些粗活,让我们来就好。”

徐凤哲放下手中的石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淡然一笑:“我徐凤哲虽生在王府,却也是北凉人。北凉的英雄殿,理应由北凉所有人一起建起。”

这句话很快传遍了北凉城。原本只有士兵参与的建设,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前来帮忙。有失去儿子的老父亲,有丧夫的少妇,有刚成年的少年,甚至还有稚气未脱的孩童。他们带着自己的工具,带着对逝者的怀念,汇聚在英雄殿的工地上,默默地付出着自己的一份力。

一个月后,徐骁来到工地,看着那已初具规模的宏伟建筑,看着那些热火朝天忙碌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你做得不错。”他拍了拍徐凤哲的肩膀,声音低沉,“比我想象的要好。”

徐凤哲知道,父亲这句简单的话语,比千言万语的赞美还要珍贵。

“父亲,儿子在太安城见到的,听到的,还有太多要跟您说。”

徐骁眼神一凛:“回府再谈。”

两个月后,春暖花开,英雄殿终于完工。

这一日,北凉城内万人空巷。所有人,无论官民,不论老幼,都汇聚在了新落成的英雄殿前。殿前广场上,徐骁端坐于主位,徐凤哲和徐凤年兄弟二人,分立两侧。再往下,是北凉的文武百官,再往外,是密密麻麻的百姓。

“今日,是我北凉的大日子。”徐骁声音浑厚有力,传遍四方,“新的英雄殿建成了,这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我北凉的魂!是我北凉军民的血与泪!是我北凉过去的荣光,也是我北凉未来的脊梁!”

随后,徐凤哲上前,手持毛笔,在巨大的匾额上,一笔一划地题写:“北凉英雄殿”五个大字。

字落,万人俯首,肃然起敬。

人既是死了,魂魄还在。只要有人记得,英雄就永远活着。

那一日,徐凤哲亲自撰写的碑文,被刻在了英雄殿的中央。碑文不长,却字字千钧:

“北凉之所以为北凉,因有你们。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荡荡北凉,百世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