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妹!你在卖什么?电风扇?哇哦,厉害啊,我的妹,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在排队吗?”
买电风扇的队伍从季季红广场穿过西侧门,从大商场门前的吴府大街过去,一路排到庆阳路。
秦泽一贯温润的大学教授,此时也难得兴奋。
姜绾这会儿正在挨个登记排队人的姓名,忙得光洁的额头冒出细细的汗珠,秀气的脸蛋被蒸得透红反而似乎皮肤变嫩了,头发微微散乱,外套已经脱去了,就一条单薄的黄色百褶裙子,明亮的颜色犹如盛发的向日葵,蓬勃朝气。
却是没多少功夫跟秦泽说话。
“秦教授哥哥,你来了呀。诶,是,今天好忙,又要断货了。”
姜绾原本十块钱一台限购一百台的电风扇份额已然卖光,这会儿是十五块钱一台,限购两百台。
两百台之后,会涨到20块钱一台。
排队的人非常着急,哪怕是十五块钱一台,也生恐抢不到名额。
秦泽思忖给姜绾多点儿生意呢,说:“十五块钱的电风扇,好便宜啊。绾妹,我也要一台。”
结果被排队的人挤兑,“你要买你去排队啊,别占我们的名额!你是亲戚也不行!”
秦泽:“------”
他想要照顾姜绾的生意,奈何其他客人不答应!
秦泽寻思自己怎么才能给妹妹做点贡献呢。
他望着眼前人头攒动,揉了揉太阳穴,“哎呀,我怎么把这人给忘记了!”
秦泽向姜绾借了大哥大,一个电话拨出去,“闻见深吗?我秦泽,我要报料。季季红广场,有一家百货店卖疯了,队伍排了一里地,从吴府大街过去,一路排到庆阳路。--------对啊,就是这么疯狂,你自己来看看就知道啦。快着点!”
闻见深时秦泽的一个记者朋友。
现在上面重视经济发展,鼓励摆摊,对于这样的排队盛况自然是感兴趣的。
电话挂了之后不到半小时,一个剃着寸头的男人便骑着自行车匆匆赶来了,对着长长的排队长龙惊呼数声,咔嚓咔嚓拍下几张照片,又沿着队伍逆流而寻,一路找到姜绾的日用百货摊位,看到了秦泽,不过自动略过,拉住了姜绾要对她采访。
姜绾:“???”
“哥,这你找来的人?”
“对啊,我朋友。”
------
次日,《临城快报》刊登了姜绾摊位火爆,电风扇卖断货的新闻。
《排队两公里!绾家百货电风扇见证商品流通奇迹》
这场数百市民参与的“电风扇抢购潮”,实则是经济发展商品流通带来的喜人变化,在百货商场一台电风扇标价160元,但在绾家百货只需要10-15元。
“抢购不是因为跟风,一半是因为需要,另一半是因为便宜。”
时节已经进入暖春,天气越来越热,到了夏天,电风扇是人人都需要的生活用品。
绾家日用百货的美女老板是个奇人,第一批一百台电风扇仅仅以十元每台远低于成本价格的方式销售,就是为了让广大市民见证新品塑料外壳电风扇的质量,绝对不亚于铁艺电风扇。在现场,记者通过砸和踩的方式验证了电风扇的质量。
而第二批两百台电风扇以十五元每台仍然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售出。
目前两百台电风扇已经售磬,但抢购还在继续,第二批电风扇还剩下一百个名额,排队的市民之需要以户口本登记,每人限购一台。
------
这篇新闻通告简直是在给姜绾打广告。
当天市民在快报上读到这篇新闻之后,很多市民都特意来到季季红广场,寻找绾家日用百货这个摊位,抢购便宜电风扇。
这时候两批三百台电风扇都已经名额抢空,第三批电风扇每台20块的价格,限量五百台,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市民前来购买。
姜绾的摊位前面依然排起长龙。不仅有当地市民的抢购,还有不少批发商从z省下各市各县看到新闻之后找过来批发。
别说对面摊位的许同林看得眼热不已。
便是隔壁商场的电器片区负责人都快得红眼病了。
这姑娘,是他们的克星啊,自从姜绾开了两个摊位之后,他们的营业额是直线断崖式下降。
而另外一边,义县。
许卓也在当天下午看到临城快报的新闻报道。
这个牛鼻哄哄的,自认为是义县地头蛇了不起的虹达电风扇合资厂的经理,在看到新闻报道中的一组照片——“某达电风扇”的生锈电机和“风临牌电风扇”的电机对比图之后,差点跟周瑜气死前那样,一口血从嘴里喷出来。
天哪,那不是他寄给姜绾,用来嘲笑姜绾的生锈电机吗?
怎么被姜绾拿去做对比,发到临城快报上去了?
但这还真是他发给姜绾的电机,这要是他去追究姜绾,就是长十张嘴也分辩不清了。
许卓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气恼。
眼看着风临电风扇厂的电风扇一车又一车的运出去。
因为姜绾卖断货,李风临也觉得铁路托运太慢,他为了趁这波快报热度,索性就自己开了货车,拉了一车的电风扇直接拉到临城季季红广场去了。
许卓阴鸷的眼睛,就差掉黑水里洗一遍。
他怎么能想到姜绾的销售能力真的那么强。
他亏大了,亏大了!
不仅亏了十万块钱,而且还输了一纸合同。
如果当初他跟姜绾签了合同,他这个销售经理拿提成都能拿到发财!
许卓气不过,当下就摇了几个人,去把已经返回到丰县的姜宝华姜宝珠二人找出来,狠狠打了一顿。
姜宝华:“???”
姜宝珠:“???”
谁打的老子?
谁打的我?
姜绾的电风扇是彻底做起来了,从清明前后一直到当年夏天,几经涨价,最后电风扇的零售价格稳定在40块上下,批发价格20。
这一年,绾家日用百货的电风扇,从一开始既定的一万台,到最后年底总算是才发现,整整售出了二十余万台。
当年z省的电风扇总销量在60-100万台之间,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绾家日用百货出去的。
老实说,这么火爆的热销,姜绾自己也是怎么都没有想到,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吧”。
重生的姜绾,无疑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无意间,让塑料电风扇代替铁艺的进程比前世提前了整整五六年。
而虹达电风扇厂的铁艺电风扇由于价格昂贵,且机器过于笨重,最后卖不出去,库存积压在厂区库房。
之后,许卓喜提姜绾回寄的包裹一个,里面没有生锈的电机,只有一双“鞋子”,谐音歇业,里面多了一只回旋镖。
许卓:“------”
许卓因为销售不利最终被撤职。
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了。
姜绾这边,因为电风扇卖得过于火爆,人手不够,又招了一名新员工来协助陈招娣卖货。
这名新员工由陈招娣管理。
而姜绾自己,大部分时间仍然在隔壁主打自己喜欢的女装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