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命如草芥,这个世界上最应该摒弃的便是这种糟粕。

尤其是对于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李承乾,还是一个医生的情况下,对于生命的珍视自然远超常人。

时间在一点一点的过去。

这篝火边的烤肉,味道自然非常棒。

尤其还是在大战之后,腹中空虚的情况下。

时间已经是深夜,再过一两个时辰便到了天亮的时候,折腾了大半夜无论是李承乾还是其余几人也都感觉到了疲惫。

只不过李承乾自然可以到帐篷当中歇息,至于其余那些护卫,还是要有一部分留下值夜的。

天知道那个尸公子会不会操控什么东西冲出树林子来给李承乾他们带来危险。

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所以很多事情还是要多做防备,起码要做到有备无患才行。

只不过这不是李承乾现在要担心的事情。

自然又侍卫队长去操心,要不然连这点事情都安排不好的话,李承乾要他有什么用呢?

站在自己面前当吉祥物吗?

好在,侍卫队长的能力很强,将周遭的防务安排的井然有序,不需要李承乾自己过多的操心。

接下来就是等待杜嫣然回来了。

杜嫣然是李承乾的女人,虽然这个女人尚且还没有将自己的全部都交给李承乾可后者还是信任她。

甚至愿意将自己的性命这季节托付。

躺在帐篷当中,李承乾计算着杜嫣然的行程。

最近的军营是在三百里之外,杜嫣然快马的话,一日便可以跑一个来回,但因为考虑路上可能的情况,需要两日。

不过……

李承乾并没有让杜嫣然到最近的军营调兵。

最近的章陶大营虽然有驻军两万,可领兵将领李承乾并不信任。

要说那个领兵的将领,倒是和李承乾曾经一同出现在史书上,甚至还非常有名,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叫……侯君集。

曾经屡立战功,甚至还拜军神李靖为师。

战功彪炳,位极人臣,在获罪被处死之前,始终的是大权在握。

只不过这个人……

至于为何获罪,便是参与李承乾谋反一事,还是其中的骨干成员。

只可惜后来东窗事发,谋反失败。

李承乾因为是李世民的儿子,还是嫡长子,没有被杀只是流放。

可侯君集就不同了;虽然李世民也想过给侯君集一个机会,可奈何众臣反对。

侯君集还是被李世民下诏处死。

不过说来也是让人感慨。

侯君集这个人即便是谋反,也被李世民想要竭力保全,不想让他死,最后还是众多大臣的极力反对,这才不得不下诏处死侯君集。

乃至在史书上都明确的写了,李世民在送别侯君集的时候,是涕泪横流,想来心中也是非常非常后悔的吧。

只是现在来看……

李承乾摇了摇头。

当年侯君集原本是深受重用的,曾经两次独立领军进行作战,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还曾经率军攻灭高昌国。

只可惜后来因为收受金宝,曾经被下狱,虽然很快就释放了可此后数年从来没有在被重用。

或许这让侯君集的心中心生不满了。

以至于后来与同样不安的李承乾一同合谋造反。

最终事败被杀。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

好在李世民也算重情重义,在侯君集死后并没有为难其家族,挂在凌烟阁当中的画像,也并没有被移除。

依旧时常缅怀。

可这一切也证明了侯君集在性格上有缺陷。

对于以后这位能与自己一同造反,李承乾现在心中很难说的上信任。

想来历史上侯君集愿意随同李承乾谋反,也绝非是出于对太子的忠诚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这本来是没有错的。

只可惜侯君集实在是难以让人信任。

或许不去信任侯君集,不去重用这个人,这位老陈在日后反倒是能落得一个善终的结局吧。

至于李承乾让杜嫣然去找的那个人,倒并非是如同侯君集这般的盖世名将,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军,助理距离此地差不多有五百里,营中有军士万宇,这些也都够用了。

至于为什么李承乾信任这个人,倒也简单,因为这个人曾经给李承乾在宫中做过伴读,二人的关系极好。

从出仕的那一天起,自然而然的就被人给打上了太子党的标签。

这样的人李承乾是信任的。

而且……

对于侯君集……李承乾的在心中有一些原本不应该存在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于可怕。

侯君集……侯君集……

当日那个江上的劫匪说,他们在被绞杀的时候,那些人使用的都是军中制式弓弩,那这件事会不会与侯君集有关呢?

军中制式弓弩是管制物品,可对于独自在外领兵的大将来说,弄一些这种东西并不算困难。

无外乎多报一些战损的问题罢了。

没错就是战损……

大唐虽然一统天下,并且南下最远控制了岭南乃至靠近脚趾的地方,可实际上在南方依旧有诸多的敌对势力。

蒙舍诏等国便是其中比较难缠的几个。

所以驻扎在南方的军队如同北方的边军一样,有很多实战要参加。

参战就会有战损,这战损具体有多少,就全看领军的将领上报多少了,毕竟朝廷的特使又不能真的倒战场上去一个个的数,每种武器损坏了多少。

这就给了许多可以钻的空子。

李世绩也是驻扎在南方的将领,麾下有八万军队。

他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并且对李承乾颇有好感,只可惜他驻军的地方有近千里的距离,怨谁解不了近渴。

退而求其次自然是侯君集,只可惜侯君集这个人李承乾自己信不过。

那么剩下的唯一的一个选择也就只能是自己的那个发小郭淮礼了。

堂堂太子身边竟然是无人可用,这要是说出去的话,是不是也算是一个笑话呢?

至于侯君集,李承乾觉得这件事应该好好调查一下。

要不然解释不了,江湖势力手中怎么会有那么多军中制式武器。